聯商專欄:市場上有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新零售正搞得熱火朝天,但真正開始跟阿里合作搞新零售的上市公司,無不是面黃肌瘦的屌絲樣,說好的新零售要統治世界呢?說好新零售的美好未來呢?咋完全沒法從資本市場上看到一丁點希望?三江購物從去年高點到現在差不多跌去60%,08年金融危機也沒這么慘;聯華超市、新華都早早打回原形,辛辛苦苦一整年,一夜回到解放前。難道跟阿里合作的公司都沒有好下場嗎?看看跟京東合作的永輝、沃爾瑪天天創新高,馬云跟劉強東做人的差距咋就這么大呢?
有超市便利店業務的上市公司整體負債率都相當難看,19家主要上市公司有11家資本負債率超過60%警戒線,占比57.89%;資本負債率超過50%的高達17家,占比89.47%。那些資本負債率在60%以下的都是什么鬼呢?排名第1的永輝超市拿了牛奶國際和京東共兩輪融資,熬過來了,不然資本負債率也是在倒數的位置。排名2、3、4的上市公司是不是感覺很眼熟,我就看不出來跟阿里有神馬關系。第5的高鑫零售剛剛停牌,第6的步步高去年拿了一輪定增,雖然很憋屈,降價都沒人要,最后大股東自己掏腰包買入,總算把負債給降下來了。
超市類上市公司絕對是純屌,別看外表油光滿面,其實家里窮得叮當響,就算拿喜兒出來抵,也換不了兩個銀子。為啥人家開個便利店都能隨便拿個上億美刀,上市公司想融資下米卻那么難。以至于有人感嘆,什么時候商超開始不談銷售談市值了?
零售業經營無外乎流量、資金、技術、場景、風控等,市場上的流量沒什么區別,別人有的,你也可以有,無非就是多少錢買入而已,無非就是多少錢,無非是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哎!想想都心塞。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錢是十萬能,百萬能的。也許太抽象不容易理解,但有錢就能跟女神一起唱歌,是不是很HI,要不立馬去咪噠來一首?
神馬科技零售、場景零售、大數據之類亂七八糟的,有錢咱也來個無人機溜溜,弄個機器人耍耍,問題是沒錢。大部分公司欠了一屁股的債,還想出來得瑟。當你想去融資時,找銀行,市值低,抵押不了多少錢錢,一旦跌破平倉線,還得隨時準備找錢來填;找機構,嫌七嫌八,還打壓估值,就是不貸給傳統零售,你愛咋咋地。永輝定增每股就只值3、4塊錢,還有很多協議限定;步步高談了幾十家,最后打折就兩家跟投點零頭。步步高之后,超市類上市公司再融資幾乎成了絕唱,沒人鳥了。
在最困難的時候,總是會有救世主降臨,這時候阿里帶著錢錢過來了。來來來,想要錢的,都來排隊,都有機會臨幸。阿里的錢拿不拿呢?拿,股票賤賣不甘心;不拿,零售寒冬凌烈。外界都在高喊新零售,搞得火燒火燎的,跟或不跟?跟,有錢燒不;不跟,整個消費升級,跟時代對抗?
賣,還是賣,還是什么時候賣?阿里不僅給錢,還外帶盒馬全家桶,分量夠誘惑的吧。雖然盒馬不一定是最佳的新零售樣本,可盒馬拿阿里的錢錢出來作戰,總要符合阿里的條條框框,不可能完全按自己意愿來玩。關鍵是人家拿完阿里的錢,還能玩得6。盒馬一出場就自帶流量,而且流量質量還不錯,不需要太依附于阿里。于是乎,我們看到一場一場的阿里選妃記。三江、新華都等都是負債率不高的品種,靚女先嫁,率先進入阿里法眼。
進入阿里系后就能吃香喝辣嗎?這些上市公司首輪暴動后并沒有太大的提升,為啥?阿里是沒有維護這些公司估值的動力。阿里收割才剛剛開始啟動,特別是大公司收割還沒開始,站隊公司估值越高,對于相關上市公司的估值就會產生推動,未來收購成本就會越高。對于上百億規模的上市公司,估值稍微跳動一下,可能就是幾十億的價差。從阿里收購的案例來看,基本上收購前,相關公司股價都被打壓到階段低位,隨后停牌,阿里入局,股價爆發,再度打壓,接著收購下一家公司。阿里收購幾家小咖后,就缺一家大卡司,如果能夠順利收購一家大卡司,其余小咖負債率高且議價能力弱,相信阿里對于站隊公司估值就會有新的想法。
注:文章成稿后局勢出現變化,阿里入股高鑫零售,總體來說不影響本文看點。
- 該帖于 2017/11/20 14:2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