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在雙十一期間的日均訂單量超過了京東,僅次于天貓、iDS 大眼睛兩周買了 2000 萬、蘑菇街小程序拉新數據碾壓 App,小程序電商在這個雙十一集體瘋狂了……
電商是小程序逐漸起勢最關鍵的推手,而雙十一則成了小程序電商徹底爆發的節點。
今年的雙十一貓狗大戰依舊,可硝煙下的微信小程序卻成了另一批電商的新大陸。雙十一期間,蘑菇街小程序的新客成交占比達到 App 的 4.2 倍,單品最高「種草」近 11 萬人,購買率比 App 高 16.1%;另一邊,京東的微信小程序 PV 也達到了 16371 萬,通過小程序進行福袋 SNS 傳播活動,參與人數達到 808 萬;甚至剛入局小程序 75 天的小眾精品電商 iDS 大眼睛數據也同樣亮眼,在貨源不足僅僅銷售了 10 多天的情況下,11 月的 GMV 就超過了 2200 萬……
經過雙十一的洗禮,小程序電商的成績單雖遠不能對天貓京東構成任何威脅,但已足夠吸引成千上萬中小電商的注意力。微信小程序,讓原本在阿里京東之外幾乎沒有其他通路的中國電商看到了久違的可能性。
當把目光移回小程序剛開始內測的時候,一些典型小程序已經用數據證明了社交電商的潛能。這其中一年半收割 1 億付費用戶的拼多多、All in 小程序的蘑菇街、現象級的女裝特賣女王的新款,這些案例的成功都在一遍遍撩撥電商創業者們的神經。成都微信小程序開發找成都微三云。
在這次阿拉丁發布的小程序 Top200 榜單中,工具類小程序占比為 30%,位列第一;零售類占比 21%,排在第二,相較于 Q2 的 11% 有了明顯的提升。同時在 Top 5 中,零售占據了 2 席。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點在于,從 C 端用戶訪問分布來看,零售類占比最高,達到了 24%,出行交通占比 21%,工具類占比 18%,餐飲占比 13%,生活服務為 11%。同時因為雙十一的催化,在最近兩個月的增長速度最快的 Top30 榜單中,零售更是入選 13 個小程序,獨占鰲頭。
背靠微信 9.8 億的日活,以及固有的強關系鏈屬性,這種社交電商的模式通過小程序完成了進化,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原先失控的**的窘境。
同時,隨著關聯公眾號、小程序互相跳轉、開放群能力等一系列功能的解禁,電商可以通過社交分享來裂變式的獲取新用戶。最典型的就是如今最流行的「拼團」玩法,蘑菇街女裝的市場負責人王飛也告訴極客公園,在蘑菇街已經嘗試過的手段中,拼團被驗證為一種有效的獲客和拉新手段。在阿拉丁發布的白皮書中,在零售類小程序新增用戶場景入口中,45.2% 的用戶來自于用戶分享。
而對于如今的電商領域,想在淘寶和京東平臺上獲取新用戶成本已經很高,而在兩個巨頭之外獲取電商用戶的成本更是高的沒邊,相比之下,這種通過社交分享的獲客方式成本則幾乎為零。背靠微信龐大的活躍用戶體系,電商們開始嘗到了小程序加持下社交電商的甜頭。
相信在未來一段時間,投入到小程序中的電商會越來越多。一方面微信擁有天然的用戶紅利,另一方面,微信是個抵御淘寶天貓的天然屏障,在這個生態里,傳統電商巨頭們喪失了一部分收割用戶的能力。
小程序電商的這種模式,是一種基于信任的電商,內容、朋友分享的電商。當貨架式和標準式電商逐漸觸及天花板時,這類情感電商的機會也逐漸出現。
社交電商的勢頭正盛,它已然成為了推動小程序普及的重要因素,但之后是否能有真正的突破,現在的玩法還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