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財經》雜志曾爆出,騰訊入股永輝超市。但隨后永輝方面緊接著做了相關澄清,雙方針對該事項還僅僅處于商業合作商洽階段,也并未達成上述報道所描述的情形。
但這一回應,至少證實了雙方正在商談的事實。
從阿里巴巴入股高鑫零售(大潤發)到這次騰訊欲牽手永輝來看,互聯網巨頭正在不斷謀求與傳統實體商業的深度融合,互聯網企業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大數據及社交平臺等手段,促使傳統商業更加智能化,消費體驗得到大幅提升與深化,從而最終讓實體商業獲得更多的線下消費人群,獲得商戶認可,從而提高商業價值和收益。
而合作初期,騰訊-京東-永輝的模式并沒有解決數據融合,場景貫通和交易同步三大難題,為此騰訊選擇本次繞過京東,直接接觸永輝,也是勢在必行。我們不難發現,在京東與永輝一起的兩年時間里,永輝于京東依然不過是一個大B類商戶入駐的定位,在會員、商品、服務、支付等觸達業務“人-貨-場”各個層面的關鍵環節均未貫穿打通,距離業務全面融合還相差很遠。
在傳統實體商業轉型新商業過程中,幾乎都會面臨互聯網技術及數據源如何充分參與到商業運營生態中的難題,如果沒有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以及搭建專屬的數據生態模型,就制約了傳統實體商業往現代化智慧商業的發展。高德唯斯提出的基于大數據下的智能營銷解決方案,著力為實體商業構建自己的數據模型庫(品牌模型庫、消費者模型庫等等),并通過對這些數據模型關聯規則的挖掘,實現關聯推薦上的向上營銷(UP Marketing)和交叉營銷(Cross Marketing),這樣才能有效將各業務板塊以及數字化信息技術有機融合,讓實體商業在會員、流量、支付、線上線下體驗場景上全面打通,讓智能化深入到運營生態系統之中,讓人與人,人與品牌,人與場景,品牌與場景都相互關聯。
通過對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的消費相似性的分析研究,在對消費者精準畫像的前提下,能夠真正實現通過數據去透析消費者的消費偏好、潛在興趣品牌,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內心消費需求。
同時,通過海量消費數據的沉淀、清洗和分析,將品牌與品牌之間關聯度進行有效提煉,找出依托于消費大數據的品牌關聯鏈(Brand Route)。從而洞悉品牌之間的內在關聯,實現品牌的聯合運營與調整,并有效制定經營策略。
最終,通過將消費者偏好潛在興趣品牌與品牌關聯鏈相結合,勾畫出對于個體消費者而言的最優消費路徑。
而通過以產品分析為基礎的關聯推薦和以用戶分析為基礎的關聯推薦,發現它們之間的共同點,這樣更有利于發現用戶的潛在需求,幫助用戶更好的選擇它們需要的產品,并通過向用戶推薦產品或服務,激發用戶的潛在需求,促使消費,更體現出“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
在互聯網企業參與線下實體商業發展過程中,大數據的參與應用是比較關鍵的元素,積極構建運營中的數據生態系統及數據模型,才能使互聯網與商業深度融合,在未來的發展中,互聯網企業一定不會成為整個商業的掠食者,應該成為智慧商業生態系統的構建者、參與者,去推動整個商業的發展。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