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行業是滿足顧客即時性需求+沖動性需求+應急性需求類型的門店,是零售業最基本的業態。一家標準的便利店店內商品的SKU在2500-3000個左右,其中還有一部分是需要每日訂購的速食類商品,如果能做好便利店單店的商品訂購和管理著實非常不容易。我們現在就來說明一下店面訂購時容易忽略的問題。
01,產品到貨日的天氣與溫度
我們大部分人都習慣早上看一下今天的天氣預報,根據天氣冷暖為自己增減衣物。但是如果我們經營著一家店鋪的話,就不能早上看當日的天氣和溫度了。你比如說:下雨天辦公區下面的便利店,銷售額就會有非常大的提升。因為下雨的時候顧客一般不愿意往遠走,就到店內購買速食蒸包、盒飯、關東煮等作為餐食。國內的大部分便利店都是今天定的貨今天晚上到貨,在第二天進行販售。所以如果你是當天早上看的天氣預報知道今天要下雨,根據天氣情況進行訂購,那么這就晚了。勢必會造成銷售機會損失!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要看到貨日當天的天氣預報。到貨日當天有雨或是溫度產生變化,那么和雨相關的產品就要根據門店的實際情況進行備貨,除了速食類商品外還有雨傘雨衣等。并在收銀區域或是門口進行展示陳列,提醒顧客購買。
這里有一點非常重要的是,在關注天氣的過程中,很多從業者經常忽視的細節就是體感溫度。什么是體感溫度呢?體感溫度(或叫感覺溫度、舒適度)是指人體感覺到的環境溫度高低。人們的體感溫度往往與實際天氣預報的氣溫感覺上不一樣,為什么會有這種落差呢?天氣預報中的氣溫僅僅代表空氣的冷暖程度,并不能完全表示出人體對環境的冷暖感受,在相同的氣溫條件下,人們還會因空氣濕度、風速大小、著裝顏色、日射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冷暖感受。例如在氣溫30℃的環境中,空氣的相對濕度在40%-50%左右,平均風速在3米/秒以上時,人們就不會感到很熱;然而在相同的溫度條件下,相對濕度若增大到80%以上、風速很小時,人們就會產生悶熱難熬的感覺,體弱者甚至會出現中暑。
冬季和夏季,人體對溫度的感受是有所區別的,主要是人體通常環境的習慣性不同和空氣濕度不同影響。你比如像冬季<4℃人就會感覺很冷,極不適應;而在夏季13~18℃時,人就會感覺很冷(會冷死人),無法忍受。
在實際的經營中,氣溫驟變或是季節轉換都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比如春轉夏天時,外面已經很熱了,但是店員在室內感覺卻很涼。這個時候你就需要考慮的是顧客的體感溫度,而增加冰鎮飲料的陳列面積和品種來滿足顧客的需求;相反,現在是秋轉冬天的時候。室內可能挺暖和,但是室外的顧客已經感覺到很冷了,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增加熱飲的曝光度,來引導顧客購買增加銷量。
02,“銷售一空”是應該高興,還是應該反省
“銷售一空”真的是值得高興的事嗎?如果站在我們做買賣的角度,貨都賣完了,肯定是應該高興的。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一款商品暢銷,對于買到的顧客來講,是很滿足的事。但是對于買不到的顧客,來到你的門店看到空空的貨架。如果你是顧客你會怎么想,你會想“哇塞”這個商品真是暢銷啊!還是會想這家店這么暢銷的商品還能斷貨是不是管理不好,到別人家去買吧。如果你的店總出現這樣的情況,極有可能出現會出現客流流失,所以“銷售一空有的時候≠好”銷售一空等于賣方的滿意等=買方的不滿。如果我們站在顧客的角度去思考:顧客來光顧消費,我們卻無法滿足他們的訴求,很明顯就是自己疏忽了。所以其實賣方的方便就是買方的不便,買方的方便卻是賣方的不便。在當前消費升級零售業舉步維艱的時候,顧客可以做在多渠道獲得自己想要的商品,流量瞬間而來,又瞬間而去,我們必須調整腳步,滿足好顧客任性。
著名的7-11便利店創始人鈴木敏文先上管上面這種現象叫做“商機虧損”或是“商機損失”是指如果顧客光臨你們門店的時候,如果有那件商品本來是可以成交的,卻因為缺貨而產生了損失。我們可以轉念想一想,如果當時店內有這款商品,或是別人家沒有而你有。那么對于顧客來講意味的是什么呢?意味著你比你的競爭對手更能滿足他們(顧客)的需求,你就更有競爭力,你的流量就會越大,銷售額也會越高。所以銷售一空=機會損失。
03,缺貨、不及時拉排面、陳列不豐滿等于賣剩下的貨
在巷口商學院中曾經有這樣一個事例:有一位店長先前在一個大型超市擔任店長。由于想挑戰自己,所以經營起了便利店。讓他意想不到的是,他大賣場經驗卻與便利店格格不入。他在大賣場的時候最大的苦惱就是報損問題。每晚一打烊,如果報損過多,就表示業績不好。即使現在經營起了便利店那個記憶仍未抹滅,結果就是為了控制損耗消極的訂貨
他那家店位于商業街,附加還有單身公寓。以單身人士和學生居多。原本以為能買好的漢堡、速食盒飯等。卻毫無起色。越怕報損越不敢訂貨,每次就定個三四個,貨架上就有少量的產品孤零零的擺在那里。顧客見到貨架上零星的幾個,就會反射性的認為“這些不會是賣剩下的吧?”所以就很難激發顧客的購買欲望。最終導致越不敢訂貨怕損耗,銷售越不好的惡性循環。
那么,這家門店的問題到底出現在哪里呢?與其說是報損,不如說是由于消極訂貨導致的更大的商機損失。其后,總部給與了這個店長熱心的建議,老板的心態轉為積極,大幅的增加了相關產品的訂購。也增加了陳列牌面。結果,營業額飛速上升,此后就沒有下滑過。所以對于顧客來講,哪一種才是令人滿意的狀態呢?答案自是不用多說。
結語:經營店面是個特別是便利店是非常冗雜的工作,門店之內沒有小事,我們必須做好各個環節的細節工作才能在這復雜的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戰勝你的競爭對手!
眾便利-零售從業者內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