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是今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熱詞之一,與會各界都對云計算、大數據等驅動經濟數字化轉型因素表達了高度關注。2018年,各種規模的組織將會探索數據驅動業務決策以及如何改善盈利的多種方式。那么2018年大數據會有什么發展趨勢呢?
01
數據可視化將成為企業必備的手段
如今的組織正在接受分析文化,需要數據來支持他們的一舉一動。然而,傳統的商業智能(BI)方法往往無法釋放數據的力量,因為它們往往太復雜、太僵化、速度太慢。
數據可視化或商業智能儀表盤將會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因為它們可以幫助人們快速接受和消化最相關的信息。將圖形和圖表與功能強大且易于使用的業務分析相結合,意味著每個部門的用戶不僅可以看到他們的組織如何實時執行,而且還可以采取必要的行動,防止小問題變成更大的問題,并挖掘新的機會。
02
數據可視化將清理“臟數據”
由于數據來源越來越多,企業還將重點放在開發和驅動業務和營銷戰略上,清潔數據的需求越來越重要。但是,根據調查機構W8Data的研究發現,只有35%的組織定期進行數據清理。而很多企業還保留了大量的不完整的、不正確的、不一致的,以及重復的數據,而這些將會導致企業損失收入,浪費營銷工作,錯誤的決策,以及企業聲譽的損害。
03
數據安全性將會提高
數據只在可訪問時才有用,但數據訪問和安全性之間必須保持平衡。工作人員可能使組織的數據安全面臨的最大風險,其責任將超越其領導團隊。隨著黑客利用向工作人員使用自助服務數據的轉變,企業將再次成為網絡攻擊的對象。
企業會采取傳統的商業智能方法,嚴格控制數據和報表,但這會導致分析的采用率降低,從而導致不明智的決策。現代商業智能將越來越受到青睞,因為它促進了數據治理,并有助于為自助式分析創建安全可靠的環境,從而產生準確、可訪問和審核的儀表板和報告。
04
首席數據官將被裁減
雖然有些人聲稱首席數據官(CDO)將會興起,但人們可能會看到相反的情況。隨著所有人都可以通過商業智能儀表盤進行數據分析,首席數據官(CDO)可能會變得多余。
數據可視化工具不僅易于提取和學習,還可以根據個人需求定制數據,因此每個成員可以關注部門至關重要的細節,節省了時間和精力。每個獲得這些工具的用戶都可以在一個操作視圖中實現報告和預測的自動化。以這種方式清楚地呈現信息,將使決策者能夠深入了解他們所需要的信息,并用它來繪制績效圖,確定趨勢,并幫助預測未來的機會或要求來改變優先事項。
05
大數據細分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大
大數據相關技術的發展,將會創造出一些新的細分市場。例如,以數據分析和處理為主的高級數據服務、基于社交網絡的社交大數據分析等。
06
大數據一體機將陸續發布
在未來幾年里,數據倉庫一體機、NoSQL一體機以及其它一些將多種技術結合的一體化設備將進一步快速發展。據了解,中國的華為、浪潮等公司今年將在大數據一體機上有更大的動作。華為IT服務器產品線總裁邱隆表示:“華為服務器在自身高質量、創新、高性價比的基礎上,致力提供一個開放的計算平臺,通過和業界主流大數據廠家合作,面向客戶提供最佳性價比的大數據解決方案。”
07
大數據與云計算將深度融合
云計算為大數據提供彈性可擴展的基礎設施支撐環境以及數據服務的高效模式,大數據則為云計算提供新的商業價值,大數據技術與云計算技術必有更完美的結合。
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總裁胡曉明表示,2018年將是云計算與產業深度結合的元年。人們將看到各國的基礎設施越來越緊密地和云計算結合起來,更多的制造企業和金融機構開始用“云”,云計算將促進科技金融提高效益。
08
更智能的醫療方案將出現
現在,大數據被用來制定醫療方案,但或許也將重塑人們就醫和支付醫療費用的方式。新的可穿戴技術能追蹤用戶的健康狀況,使**和診所得以改善醫療質量。聯網設備可以提醒**服藥、鍛煉和注意血壓的劇烈變化。
0909機器學習繼續成為大數據智能分析的核心技術
機器學習將成為核心技術
大數據和機器學習是目前信息行業快速增長的兩大熱門領域。從過去的信息閉塞發展到現在數據爆炸,各個領域的數據量和數據規模增長速度都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統計,互聯網每天處理1826PB字節。
截止2011年,數字信息在過去五年已經增長了九倍,而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會達到35萬億千兆字節。這種數字的數據規模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變革潛力,可以利用這些數據的完整性等優勢在各行各業幫助我們更好的作出決策,在科學研究中轉變為數據驅動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1010
個人數據隱私會更加重視
在互聯網時代,我們一邊享受著大數據帶來的紅利和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驚喜,一邊也不免擔憂,隱私泄露事件頻現,大數據挖掘個人隱私的邊界在哪?在我國新出臺的網絡安全法當中,對于個人隱私數據的保護已經大大加強,例如規定基礎設施運營者在中國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當在境內存儲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本文轉自:八爪魚大數據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