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對伊甸的預期十分看好。目前這款軟件已在沃爾瑪的 43 個、三分之二的分銷中心使用,沃爾瑪負責供應鏈科技的副總裁 Parvez Musani表示說,它已經給公司省了 8600 萬美元,并聲稱自己是第一個將此流程數字化的零售商。
伊甸是沃爾瑪“鮮食商品團隊的工程師之間友好競賽、黑客馬拉松的結果”,工程師在六個月的時間里搜集了美國農業部制定的食品相關規定,并加入沃爾瑪自己的產品分類標準,將這些信息和超過 100 萬張蔬果照片的資料庫結合起來,創建出一種新鮮度的算法,來調控易腐商品的流動。
Parvez在一篇博客中寫道,他跟資深體驗設計師 Josh Bohling 替沃爾瑪申請了兩項專利,員工們則能使用擁有機器學習技術的伊甸 APP 簡化自己的工作流程,用軟件代替過去人工檢查蔬果新鮮度的流程,監控從配送中心到商店的蔬果。
以沃爾瑪美國門店里最暢銷的水果——香蕉為例,沃爾瑪的香蕉貨源來自拉美的七個國家,配送至美國的 4000 多家門店。在如此漫長的道路上如果貨柜、物流中途的溫度出現波動,香蕉的成熟速度可能就會出現復雜的變化,這和包裝食品出廠設置的保質期完全不同。
Parvez 表示,未來伊甸能夠重新計算蔬果的新鮮度,為每一批貨設計物流動線和最終運送的目標門店來降低蔬果的損耗,比如當系統檢測到某輛貨車的溫度上升,它可能會改道前往更近的門店,阻止貨品進一步被催熟。他舉了個例子來說明:一輛從加利福尼亞州到德克薩斯州的卡車,如果產品暴露在高溫下,伊甸可以發出指示,讓卡車司機去更近的亞利桑那州。
▲伊甸顯示界面
除此之外,伊甸將能夠在供應鏈的每一個節點抓取和捕獲實時數據信息,對于配送中心的視覺檢驗流程,以及質量和新鮮度把控方面的決策制定將有改善和積極影響。
這意味著該技術全面鋪開后,沃爾瑪有能力以更低的價格提供更新鮮的蔬果產品,這對于被亞馬遜收購后立即降價的生鮮食品超市 Whole Foods 來說也是一種挑戰。
在一段時間訓練數據庫后,這項技術未來還會延伸到沃爾瑪的農場和供應商端,“我們配備無人機飛躍農場,以檢測溫度和其他因素�!�
不過目前來看,這項技術還處在初期階段,只能應用在蔬菜水果這類能通過表面檢測新鮮度的產品上,至于檢測肉類、海鮮的技術可能還沒有被開發出來。
在另一次接受超市新聞(Supermarket News)中,Parvez也提到說,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也是伊甸“生態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每個托盤上的傳感器,可以從貨物的產地、天氣等多項因素判斷其新鮮程度和保質期。伊甸可以通過不斷傳輸的數百萬張照片和數據庫不斷進行學習,從而逐步提高產品判斷的準確度。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讓沃爾瑪員工的培訓成本降低了不少。不過 Parvez 在接受 Business Insider 采訪時說道,該技術并不會取代工人,人類將始終參與確定食品質量的過程,“我們引入這些高科技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更好的為我們的消費者服務,機器只是幫助加快工作速度。”
來源:Business Insider
翻譯:零售大長腿
以上內容由中國零售業博覽會獨家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