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面對行業急速發展來帶的競爭壓力,云集擁有領先的業務戰略,持續聚焦SKU,加強供應鏈優化。不得不說,云集確實是家堅持長期主義,具有長遠目光的公司。未來可期!
文| 李成東、朱柳香
來源| 東哥解讀電商(ID:dgjdds)
北京時間8月22日晚間,會員電商平臺云集(Nasdaq:YJ)公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報。財報數據顯示,云集第二季度GMV達82億元(約合12 億美元),同比增長46.4%。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今年上半年實現盈利394.8萬元。
云集作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會員電商平臺,未來發展趨勢也備受關注。
►業績概要
Q2的GMV同比增長46.4%,從2018年同期的56億元人民幣增至82億元人民幣。Q2總收入為30.64億元(約合4.46億美元),而2018年同期為32.55億元。主要由業務模式轉變導致,自營轉移到第三方銷售的商城業務中。商城業務的GMV增加,其以凈收入為標準計入收入,并為商城業務收入做出貢獻。
與此同時,云集會員數持續保持穩健增長,并在二季度實現付費會員數超千萬,達到了1077萬。
截至2019年6月30日,付費會員從2018年6月30日的463萬人增至1077萬人,同比增長132.1%。
►從自營轉向自營+POP組合,優化購物選擇
平臺化成為云集業務重要趨勢。
2019年Q2 GMV和2018年同期56億元相比,增長46.4%至人民幣82億元。2019年年初,云集啟動了商城業務,上半年貢獻了25.23億GMV,成為了整體GMV的新增長點。
按年份數據來看,2019年上半年同比增速已達到64.6%。
數據來源:云集財報
云集的“精選”策略和打造“爆款”的能力讓其從“傳統電商”豐富的SKU中突圍。在這種模式加持下,云集“特賣”就能在極短時間內創造極高的脈沖式流量,以帶動巨大的商品消費,促進GMV的增長。例如今年3月份,云集自有化妝品牌“素野”創下單品牌單日銷售3億元的紀錄。會員們強大的購買力,暗示中國市場仍有巨大空間。
另外,今年5月份的云集四周年活動也為Q2的GMV加碼。其中,周年活動首日成交額超過10.8億,三天總成交額同比2018年增長70%。
增長數據背后,云集更追求長期健康穩定的增長。在補貼打擂的電商圈,云集創始人兼CEO肖尚略也強調,不會盲目參與618電商大戰。電商的年中大促需要花費巨額補貼,帶來的新用戶質量卻不符合云集標準,并且作為一個會員制電商,大量低質量用戶的涌入對于云集運營和服務商資源是一種浪費。
類似516周年慶這種獨家大促活動帶來的強勁增長,充分顯示了云集會員對于高性價比產品的購買欲與購買力,展現了會員電商的勢能。
►付費會員漲幅132.1%,會員突破千萬
截至2019年6月30日,云集付費會員數同比2018年上半年的463萬人增長到1077萬人,漲幅為為132.1%。
數據來源:云集財報
交易會員從2018年上半年的366萬增至823萬人,同比增長125.1%,會員基數實現穩定增長。
數據來源:云集財報
云集董事長肖尚略說:“隨著不斷優化的新商城業務模式,云集通過調整供應商協議,最高限度地為會員提供更豐厚的會員價值”。云集精選新品牌,以最符合會員需求、最具競爭力的價格為會員提供優質商品,其會員數量在第二季度穩步擴展。而用戶代表未來,其業務進展和會員收益能逐步展現財務業績。
作為會員電商的核心,用戶的增長,也為云集增大了費用支出。為了擴大與其它競爭對手的差距,也容易理解云集在市場營銷的正常持續投入,當然也會影響當下云集的盈利表現。不過對于云集這家會員電商來說,為云集會員提供持續的價值是第一要務。
►長期主義:All in商品供應鏈,著眼長遠利益
面對行業急速發展來帶的競爭壓力,云集擁有領先的業務戰略,持續聚焦SKU,加強供應鏈優化。
會員電商、社交電商如火如荼,阿里巴巴等巨頭加入,加劇了行業競爭。這其中,用戶增長是重點。差異化競爭的核心在于用戶的產品服務。雖然模仿云集模式的類平臺很多,但在實踐上還是有非常大的差異。云集更多做類似于Costco精選SKU模式,即保證單品量足夠大,保證產品價格較低,以持續吸引用戶消費。通過與“雀巢”等TOP品牌合作,開展品牌活動日等,保持核心用戶群的粘性,吸引新客加入。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的過去12個月里,云集平臺上33個品牌銷售額過億元,展現了云集在爆款打造上的巨大優勢。
所以云集持續升級供應鏈,通過減少供應商數量,孵化自有和優質品牌,形成有限充分競爭,持續在獨家專供和自有品牌上投入更多運營支持。例如,就在財報發布的8月22日云集“認養一頭牛”超級品牌日中,該品牌的牛奶產品單日銷量高達1845萬元,折射出消費升級時代用戶青睞創新品牌的同時,也凸顯了云集對創新品牌的賦能。
上市后第二次披露穩健中保持自身業務節奏,保持優勢。盡管成本有所增加,長遠利益價值更高,這是云集的長期主義。
►Costco的“中國學徒”:持續關注商品服務
Costco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會員制零售公司,從1976年成立至今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是美國第三大、全球第九大零售商。持續專注于為會員提供超高性價比的商品服務,是Costco長久競爭力的根本所在。
Costco在2018年的財報顯示,4500多萬會員直接帶來的會費收入是31.42億美金,但是這一年的稅后凈利潤只有31.34億美金,年利潤基本上來自于會員費。財報公布,會員的續費率超過90%,在用戶忠誠度上Costco首屈一指。這對于國內一大批的學習者,包括云集在內,學習的內核還是在供應鏈產品和服務上。
雖然云集作為最早的線上社交會員制電商,借力社交模式快速獲取了千萬級的會員,但在供應鏈產品服務方面,依然還有較大提升空間。這個與云集本身的規模話語權有很大的關系,與供應商的合作也需要日積月累的提升。如何把Costco模式的精髓做到位,還需要做很多工作。比如,還需要更多的知名品牌合作,提供更有力的價格。而在自有品牌方面,也需要加大比重。
云集學習Costco的精選SKU路線,大規模采購帶來的進價優勢和低倉庫壓力,可以為親民價格制造了便利,也才能吸引更多付費用戶加入,以及持續的消費。這也是云集區別于其它社交電商的經營戰略的本質差異。
年初招股書顯示,2018年云集66.4%的交易額由會員完成,云集用戶的復購率更是達到驚人的93.6%,付費會員毋庸置疑是消費主力。
云集仍處于早期成長階段,供應鏈是云集在會員電商這條賽道最核心的話語權和優勢所在,供應鏈的升級將換來長遠利益。用戶作為會員制平臺的未來,云集的高用戶參與度以及合理利潤率比規模增長更有價值。優化營銷策略,以改善選品并增加用戶流量,通過商家的“精選”增強用戶參與度,再利用更高效的用戶流量回饋成商家參與度,讓業務持續良性發展。云集穩健增長的會員數量,清晰的供應鏈升級戰略,讓其未來可期。
云集已經率先IPO了,對于其它沒有上市的社交電商公司來說,既是榜樣,也是壓力。
當年,唯品會先上市了,其它品牌折扣的電商基本就都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