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8年永嘉橋頭紐扣市場的萌芽開始,浙江省專業市場的建設就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形成一種獨特的“浙江現象”。20世紀90年代末到現在,浙江各地政府十分注重發展商品經濟發展的需求,各地不斷誕生諸多全國乃至世界家喻戶曉的專業市場“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義烏小商品市場”、“海寧皮革城市場”、“紹興輕紡城市場”等等。其中“杭州農貿市場”的建設也是一直享譽全國,每年前來杭州參考學習的領導以及管理方絡繹不絕。
為什么杭州的農貿市場可以做得如此出色?
這里有最好的政策支持
自2003年“農改超”行動的失敗,政府領導已經深刻經意識到農貿市場作為中國特色產物,生搬硬套“西方超市”的商業模式是行不通的。但是他們整潔舒適的購物環境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于是農貿市場星級化改造的方向便確定了下來。
2006-2009年,杭州啟動第一次農貿市場改造,和酒店一樣,農貿市場有了自己的星級標準。那一輪改造也誕生了浙江省第一家被官方評定的五星級農貿市場“翰林農貿市場”。在那一年,菜市場能有空調、自動扶梯、統一打碼的電子秤是非常超前的。之后為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政府起草發布《杭州市農貿市場設置與管理技術規范》,讓農貿市場設計有據可依。
2013-2015年,杭州啟動了第二次農貿市場改造,第一次未改造的市場這次統統加入改造,全面告別鋼棚市場。農貿市場檢測室和公平秤在這一次升級改造中成為重點區域。“你點我檢”、“索證索票”、“亮證亮照”、“明碼標價”、“一站式購物體驗”是這輪改造中的核心詞匯。政府也意識到在硬件提升的過程中,也需要不斷提高市場的便民性。
2018年亞運會前夕,杭州啟動了第三輪農貿市場改造。“新零售”掀起了狂風巨浪,以盒馬、永輝、京東的為首的“四不像”線上線下菜市場崛起,以叮咚、美團、餓了么為首的線上賣菜“鐵軍”壓境,以傳奇生鮮、宜品生鮮為首的社區便利生鮮門店攻城略地的圍剿,搶奪著原本屬于農貿市場的蛋糕。農貿市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政府“三保一穩”大力扶持對象,杭州政府大刀闊斧地將農貿市場安裝中央空調和信息智能化作為本輪改造重點。
政策的支持并不僅僅喊口號,而是提供真金**的支持。規范和評分標準制度的制定,隨后也在全省推廣,迎來全國省市的學習。政府投入成為杭州實行周期性改造的強力保障,使得杭州農貿市場得以一直領先全國。
這里有最好的管理團隊
農貿市場在商業領域一直被“看不起”的存在,從古至今菜市場一直都“難登大雅之堂”。古代菜市口是犯人處刑地,現代的菜市場是臟亂差,讓年輕人聞之色變。在這種背景下,自然沒有高端人才愿意進入到這里領域。試問,同樣50萬的年薪的情況下,高學歷人才是愿意去農貿市場工作還是去阿里巴巴園區工作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三分靠硬件,七分靠管理的道理在農貿市場行業也同樣適用,杭州農貿市場建設的成功不僅僅只在硬件上,管理方面更是獨樹一幟。
杭州能成為新一代的互聯網城市,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浙江人開放的思想觀念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杭州誕生了諸多優秀的管理團隊,如古蕩農貿市場總經理金長,創辦金長課堂,在全國輸出先進的管理理念。又如民營代表杭州多贏管理,開啟農貿市場連鎖化、標準化、科學化管理的管理新模式。又如杭州各級市場服務中心,各級供銷合作社等國企代表的優秀團隊通過不斷吸收年輕血液,讓管理更加年輕化。
這里有最好的智慧農貿
杭州作為互聯網之都,智慧城市。有著誕生“智慧農貿”最好的土壤,智慧農貿的概念也是在2014年,由杭州某信息化公司創始人首次提出。智慧農貿自第一次被運用,質疑聲便不曾間斷。首先在追溯上只能追溯到上一級,例如:杭州的外來蔬菜基本來自勾莊農副批發市場,追溯最遠只能到勾莊,至于勾莊市場蔬菜供應的上游無法明確,農貿市場作為下游無從所知。其次,智能化軟件是基于安卓系統開發的,前期的安卓系統卡頓,不穩定,體驗感非常差。另外,農貿市場潮濕的環境導致電子產品特別容易損壞。最后,經營戶不想被管理方知道交易數據,抵觸大數據統計,也不愿意負擔額外的運營電費。
時代的發展從未止步,科技也一直處于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固步自封必然會被歷史淘汰。智慧農貿市場經歷多年的研發和商用后越來越完善,取得越來越多的大眾好評。杭州科技公司是全國第一個做“智慧農貿”的公司,同時杭州也是擁有著全國最多專注做“智慧農貿”科技產業公司的城市。杭州經營戶對智慧農貿市場接受度是最高的,最先進的智慧農貿產品在杭州農貿市場中最先運用,然后再輸出至全國各地。杭州對智慧農貿的投入也是最大的,所以在杭州這里有最好的智慧農貿市場。
這里有最好的設計公司
城市革新,市場升級,對專業市場的設計細分也就要求越高,杭州誕生了全國首家只專注農貿市場設計的公司。針對杭州市農貿市場三輪升級改造的特點,探索新農貿的發展之路,引領著全國農貿市場行業發展。
杭州農貿市場設計公司在農貿市場的實用性研究也一直處于全國領先的地位。在設計理念上更是一直在引入全新的菜市場理念,通過不斷地向國內外優秀案例的學習,將新加坡的鄰里中心理念、香港街市的理念、臺灣菜“食”場理念,日本旅游型菜市場不斷應用于菜市場設計。
隨著第三輪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杭州成功打造出許多轟動全國的網紅菜市場。其中杭州貝諾設計參與的升級改造項目就有駱家莊農貿市、留下農貿市場、機神農貿市場、錢江苑農貿市場、王家弄農貿市場等。
(圖片來自網絡 如侵刪)
紅石板農貿市場一店一招設計的農貿市場,改造后的市場成了中國風打卡勝地
圖為杭州貝諾設計打造的駱家莊農貿市場在海產區增添了海鮮加工體驗,以親鮮多品牌聞名
圖為杭州貝諾設計打造的國內首家運用氛圍燈的農貿市場——留下農貿市場,獲得大眾的一致好評
總結
站在“新零售”風口浪尖的杭州之所以能引領整個全國農貿市場的發展方向,原因如下:
首先,作為二線城市它非常“接地氣”,不像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那樣遙不可及,對二三線城市復制性強。
其次,美院、浙傳等高校的存在讓設計行業競爭異常激烈,各公司只有不斷提升自己并向外拓展業務才能得以生存。且杭州作為沿海城市,其包容性、創新性極強。在不斷接受新事物的洗禮中吸取經驗,杭州農貿市場敢于嘗試、敢于創新故而保持領先。
最后,杭州農貿市場的建設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產業鏈,哪怕北上廣深也不能與之媲美。政府的政策支持、市場的管理運營、智慧農貿的建設、專業的農貿設計,這四者缺一不可。
杭州貝諾設計一直堅持設計與時代發展同步,始終重視創新思維,在前行的道路上不忘學習。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