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承攬元旦、春節兩大黃金假期的1月,是一年中消費最旺盛的時間,不少購物中心選在1月開業。
據聯商網&搜鋪網大數據研究中心統計,2019年1月全國新開業各類商業項目39個(單體商業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不含專業市場、酒店及寫字樓,部分為存量改造項目),新增商業建筑面積超314.49萬方,項目平均體量為8萬方。
其他未納入本次統計的新開項目包括1月25日試營業的重慶1089藝術美麗中心,建筑面積1.4萬方;1月19日重裝開業的昆山歐尚店重裝,涉及的品牌調整率達90%;1月19日開業的廣西玉林碧桂園鳳凰廣場,建筑面積1.14萬方。
趨勢分析
1.近五年開業量對比
《聯商網》統計了近五年(2015年至2019年)1月開業的商業項目情況上看,分別在2016年和2018年迎來了兩個峰值(2016年開業量最多60個,2017和2019年開業量最少均為39個),其他兩年均維持在50個左右的水平。
具體來看,剔除2015年(2014年1月無數據參照,故以0%標備,無參考意義),2016年和2018年同期保持了增加的態勢,而2017年和2019年相比同期均出現了同比下跌的情況,且2017年跌幅最明顯,達到-35%。
2.區域開業量對比
整體上看,雖然2019年1月開業數量不及去年同期,但各個區域均有項目開業,即便是開業量最少的東北,也憑借長春摩天活力城的開業幫助東北避免了“零開業”的尷尬。
華東榜首的格局并未改變,1月仍以19個開業量拔得頭籌,是當月唯一一個開業量上雙的區域;西南總體供應量9個,僅次于華東,主要得益于四川、貴州、重慶“兩省一市”的搶眼表現;華南和華北分別開出3個商業項目,位列其后;其他,華中2個、西北2個、東北1個。
城市上看,1月開業數量在2個以上的城市有上海、重慶、成都、濟南、徐州,其他在榜的城市開業量均為1個。
3.商業項目規模對比
新開商業項目中,除保定涿州君悅廣場面積未知外,其他規模在5至10萬方(含5萬方,不含10萬方)數量最多,占比約44%;2至5萬方(含2萬方,不含5萬方)占比約29%;15萬方以上(含15萬方)占比約16%;10至15萬方(含10萬方,不含15萬方)占比約11%。
可見,目前全國商業項目開發仍以涵蓋零售、餐飲、超市、影院、兒童樂園及其他生活服務的一站式中大型購物中心為主。同時,面積相對較小的(5萬方以內)的社區型商業逐漸放量,是當下典型的商業類型。
4.開業時間上看,主要集中在中下旬。具體來看,1月18日開業量是最多的,有10個;其次是上旬的1月11日,有8個;其他開業量較多的時間集中在下旬的1月25(7個)、1月19日(4個)、1月23日(3個)。
5.從開發企業背景來看,萬達、萬科、綠地、首創鉅大、東百、歐亞、世紀金源、廣百、恒太商業、奧園商業、伊藤洋華堂等知名全國性開發企業均有項目入市。
其中伊藤洋華堂由百貨模式轉變為購物中心的首個項目成都伊藤廣場正式開業,項目位于468綠地中心,不僅保存了伊藤百貨服務的標準,也體現了購物中心的模式。據悉,伊藤廣場每個樓層均設有150個休息坐位、隨處可見的熱水提供服務、自助寄存服務、自助便民服務、嬰幼兒童就餐區等細心周到的服務。
在品牌上,成都伊藤廣場引入了超過220個品牌,比如成都第4家、城東第1家尼達利家居品牌,此品牌不亞于無印良品在日本的受歡迎程度以及三圣鄉板塊的首個星巴克臻選門店、首次亮相成都的周大福自主販賣機、風靡臺灣的茶茶小王子內地首店、西南首家Adidas Running、西南首家Danish fish等。
同時,由蘭州市政府與福州東百集團聯合打造的24.3萬方的蘭州中心、山東面積最大的奧萊項目濟南首創奧特萊斯、無錫首個親子教育綜合體綠地樂和城等項目也值得關注。此外,1月新開的存量改造項目有由原華輕梅隴輕紡市場改造而成的徐匯梅隴商業中心以及由大觀園商場改造而成的濟南歐亞大觀樂活城。
附:2019年1月全國新開業的購物中心統計表
(來源:聯商網&搜鋪網 陳寧輝)
- 該帖于 2019/2/20 16:1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