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費導讀
在大自然面前,很多商業領域的新物種,其實并不難以解釋。
近十年來,各行各業都在感嘆,生意不如以前好做;但同時,又總會有些新鮮的企業冒頭:原來這事還能這樣干?
哪怕是在最傳統的行業,比如茶行業,這個行業長期境況是“大大小小七萬家中國茶企不敵一個立頓”,然后喜茶出現了,至少帶來一個啟示:原來茶飲還能這樣干,然后小罐茶、奈雪的茶、茶顏悅色,一次次刷新玩法。
又比如,白酒行業,日趨明顯的頭部化趨勢直接堵死了創新品牌,然后過去十年,突然就冒出來一個江小白,在夾縫中開創出一片新天地。有人甚至說它是靠一己之力給整個行業引流。
雪糕行業夠傳統了吧,幾十年來都這樣,但是突然冒出一家鐘薛高,冬天一樣賣得好;還有賣化妝品的完美日記,賣零食的三只松鼠,賣無糖飲料的元気森林……
今天的商業創新一開始總像是一場意外的戀愛。當新物種出現的時候大家都說不可能,它們在舊系統里是“異類”,但是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驗證里,漸漸好像越看越順眼了——有了自己的生態位,成了新的經典。
那么,商業的邏輯真的變了嗎?沒有。
當你換個世界,用大自然里的動物仿生學去看商業,你立馬會變得通透。
從本期開始,我們試著用源于自然界的動物仿生學去看各行業的新物種,而第一站,我們選擇白酒行業,因為這個行業夠大、歷史夠長。我們分析的對象是江小白——過去十年里這個行業里唯一出現的一個全國化品牌。
猴子挖井
非洲大草原的旱季長達半年,為了生存,動物們不得不四處尋找水源。
一路上,小動物們要避開更強大的動物,好不容易找到了未干涸的湖泊,卻又發現湖里蹲守著其它更兇猛的動物。不喝水,會渴死,去湖泊里,難免引來其它動物圍毆。
怎么辦呢?
這時候,猴子另辟蹊徑,找到了活下去的辦法:它們在湖邊的低洼地帶挖出洞穴,越挖越深,湖水慢慢滲透過來成為一口井,猴子便有水喝了。而且,猴子是從地下把水挖出來的,它沒有搶占別人的生存資源,并且在生態里創造了增量。
猴子挖井有點像江小白這9年的寫照。
9年前的白酒行業是怎樣的?
那時候,江小白本質上就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老弟,論資源論資歷它都非常不起眼,白酒行業大哥們太多了,等級森嚴,頭部化趨勢明顯。作為nobody想要喝到水,這背后涉及一個如何看待并使用動物仿生學的問題。
一開始,江小白在主流市場的邊緣挖什么,市場看不懂行業也覺得沒戲。但等那個名為“白酒年輕化”的井口越挖越深,大家才意識到,原來在既有的湖泊之外,其他地方也有水!
這口井,是中國白酒少有嘗試的領域。大家都圍著湖泊找水喝,沿著既有路徑向上走,沒人會想著換個方向,去滿足一群看似不能成為消費者的人做情感和精力的付出。
于是,這個湖泊生態長期彌漫著“年輕人不懂白酒”,“等他們長大了自然會喝中國白酒了”等觀點,但等來的,卻是外來酒種對新生代消費方式的穿透性打擊。
而江小白挖的這口井,其實是對消費者生活方式變化的適應性行為,至少為白酒業的未來發展增加了一種可能。
這個可能就是在既有的湖泊之外,挖出一個之前不曾出現的地下水源,補足一塊拼圖。湖泊里的既有生物們高興,因為江小白并沒有搶占他們的生存資源,與之同時還自己單獨挖了一口井。
湖里的老住戶們可以來逛逛,同時井里的水也可以作為湖泊生態的補充,不然湖泊遲早是要干涸的。所以江小白挖井,一方面是在為了自己挖,另一方面也是在為行業挖,誰會傻到去阻止這種在湖泊之外做新水源引流的活雷鋒呢?
企鵝為什么沒有滅絕?你看它的腳
你知道嗎,企鵝這種生物在南極已經生活了1.46萬年。
酷寒的環境下,企鵝看上去總是笨拙地搖搖晃晃,但最終南極的其他哺乳動物都消失了,企鵝們還能繁衍。
它們的秘密是什么?企鵝長著鰭狀翅膀、肥厚的毛皮,外形上傻乎乎的特別滑稽,但當你視線下移,你會發現企鵝原來長了一雙黃色的大腳鰭。
不是開玩笑,我們甚至覺得企鵝的大腳里藏著這個物種跨越千年的生存秘密。
用今天的生物學研究說,企鵝的大腳掌有著獨特的血液循環系統,可以降低與冰面的溫差,所以不怕凍;更重要的是,那雙腳掌的抓地力,配合著搖擺的行走姿勢,在滑溜溜的冰面上也能特別穩。
簡單講,外界看到你認為你動作滑稽,只有你自己知道有沒有走穩的能力。
今天的白酒市場,類似于寒冷的南極冰川,江小白另類的打法看上去就像企鵝一樣的搖搖晃晃,而不一定被人所注意到的,是其走遠路的腳下功夫。
比如圍繞全產業鏈的超綱超配。
借助江小白單一品牌,這家企業迅速發展出了江記酒莊的硬核產能和研發能力。哪怕是在起步階段,墊著腳也要布局全產業鏈,在高瓴等投資機構加持后,將全部融資砸入到重資產領域,看清楚了白酒行業未來十年是規模化優質產能的競爭,在清香型白酒領域里直接做到了領先的釀酒規模。
有媒體報道說,今天江小白年原酒產能逾5萬噸,從上游高粱種植到下游配套產業布局已經完成,以占地760畝的江記酒莊為圓心,上游是5000畝高粱種植示范基地,未來將輻射近10萬畝種植面積;此外5位白酒國家級評委、12位高級品酒師、8位高級釀酒師,這樣的綜合配置和技術儲備,其實已經達到國內一線酒企的水準。
也就是說,在進化的方向上,這幾年江小白至少干對了幾件事。
①保持低調的狀態下把生產基地搞得很重,腳下功夫很扎實很穩;
②保持自己的走路姿勢和節奏。前三年打透樣板市場,緊接著全國化、國際化、產業鏈,出招堅決。
③極其看重人,拉隊伍的能力很強,哪怕創業初期也想盡辦法提高人才密度。目前,在釀酒、技術、品牌和銷售等領域的人才密度都很高。
企鵝要在南極活下去,一雙大腳至關重要;新物種要在舊生態里持續創新,硬核的根基很重要。外界認為江小白能做起來靠的是營銷,就像認為企鵝能夠在南極活下來靠的是可愛,這世界哪有那么簡單。
關于品牌的“水豚共情”
一個簡單的道理是,今天的品牌不能再當“霸總”,一味地秀肌肉,總是想向外界證明我有多牛逼。而是要當“水豚”,成為體貼的朋友,情緒的知己。
水豚是什么?這是一種近年來在互聯**備受喜愛的網紅生物。堪稱動物界最好相處的動物,水豚與烏龜、鳥禽、兔子、松鼠猴,甚至是它的天敵鱷魚,都能和諧相處。
之所以能當“萬人迷”,很大一個原因是水豚情商高,體型比它小的動物可以隨意在它身上睡覺或是跳來跳去,鳥兒棲息在它身上,也會幫它吃掉寄生蟲。鱷魚兇猛,但只要不是攸關生死的捕獵時刻,也能佛系相處。
我們把水豚這種能力,稱之為“水豚共情”。
共情就是有同理心,“水豚共情”對于企業的啟示是,一個品牌所能引發的情緒共鳴,以及正向的精神主張,是公司最高的資產。
江小白其實是一個有趣的探針。當你把它這9年來很**作連起來,你會發現這個品牌的魂,其實就是做好了這個時代小人物小老弟的共情。
不得不說,今天中國社會還是按資排輩的。以圓桌為代表的中國式酒局中,小老弟們從上菜口的位置一路坐到席桌的主位,其實就是一生的成長曲線。
面對這樣的約定俗成,這樣的按資排輩,年輕人作為小老弟心里輕松嗎?不一定。
江小白的主要消費場景,打透了三五好友小聚小飲的方桌場景。因為它知道,在意味著商務宴請、公司應酬,意味著有更權威的人在場的圓桌場景之外,小老弟們需要一方天地,去尋找朋友、與兄弟交心,甚至尋找自己,可以放松地與自己展開對話。
事實上,從悅人到悅己,是新一代消費者共同的心理。通過“小聚小飲,小時刻,小心情”的四小場景,江小白傳達的是沒有身份負擔,想喝才喝,愉悅自己的飲酒文化。讓白酒從家國情懷的文化格局上稍微走下來一點,去浸潤個體的生活情緒。
有媒體報道,今天江小白每年的銷量已經達到兩億多瓶,2019年,江小白合并銷售收入也達到了30億,這樣的量級已經構成了江小白作為國民小酒的底色。
挖井的能力、站穩的能力、共情的能力,這是我們從猴子、企鵝、水豚身上得到的啟發,如果用這種動物仿生學的視角再看看其他行業異類呢,你還希望我們講誰,告訴我們。
來 源:新消費內參
作 者: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