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刷抖音的話,肯定能看到最近各路明星開的火鍋店的視頻。例如,陳赫的“賢合莊”和鄭凱的“火鳳祥”。
除了火鍋店,還有燒烤店和奶茶店,比如黃曉明的“燒江南烤肉”,關曉彤的“天然呆”奶茶。
這些店鋪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和網紅的合作。
美食博主、汽車博主、手表博主等只要有流量的達人都被邀請到明星店“互蹭”流量,炒熱度。
開火鍋店已經成為明星從事副業的首選。除了陳赫和鄭凱,還有很多明星開火鍋店。
那么,明星為什么要聚在一起開火鍋店呢?他們做這個生意背后的邏輯是什么?產品外表下的本質是什么?
今天我就和大家說說我的觀察和想法。
主要有兩個原因。
1、餐飲市場大,火鍋標準化高,毛利率高。
據說明星搞副業60%都選擇了餐飲,大多開火鍋店。
火鍋的關鍵在于鍋底,鍋底決定味道。食材基本不需要烹飪加工,所以不需要廚師。沒有廚師,一方面節約了成本,另一方面也為標準化提供了空間。
只要提供口感好的火鍋底料,保證穩定的菜品供應鏈,就能保證火鍋店開店。不像其他餐廳,廚師決定口味,味道差別很大。
另外,根據我在**找到的數據,火鍋類的毛利率可以達到56.46%,超過了包括凈利率在內的其他餐飲類。
2、明星的流量效應加上火鍋的社會屬性。
明星自帶氣場和流量,給自家的店引流造聲勢是順理成章的。另外,吃火鍋的人都是小群體,社會屬性可以進一步催化二次傳播。
而且明星吸引的是有一定用戶特征的年輕人,他們的消費能力、頻率、二次傳播帶來的新用戶都是相似的用戶。
這些數據稍加信息化建設,就可以由火鍋店收集分析,然后完成下一步的營銷操作。
很簡單,無非這兩點。
01、流量的極度利用以其自身的光環效應為營銷打開了道路。
02、賺錢。
明星的職業生涯是有生命周期的,真正長紅的明星很少。所以很多明星會選擇在名氣最大的時候從事副業,高效利用資源。
最后,如果把明星辦的火鍋店當成一個產品,外表下的本質是什么?
對于明星來說,后端供應鏈的管理不用擔心,做好前端營銷就好。
另外,明星火鍋店的商業模式不是toC商業,而是一種通過toB賺錢的模式。
陳赫的“賢合莊”是加盟模式。僅加盟費就需要48萬,另外還需要5萬作為保證金。
如今,賢合莊在中國至少有500家店鋪,僅加盟費就接近3億元。
餐館的倒閉率很高,就連明星店也難逃這個魔咒。你以為蹭明星流量開店,其實是MCN通過明星光環賺你的加盟費。
借助新媒體平臺的流量和明星的號召力,以及MCN提供的后端能力,整個產品的前端邏輯是完整的。
網紅的加持進一步催化了營銷效果的擴大。
明星搞副業,MCN借助明星賺錢,網紅蹭明星流量,平臺獲得用戶關注。
你看,這是一個多贏的生意。
為什么說要看模式和邏輯而不是外觀?這是背后邏輯真正有趣的部分。
事實上,這樣的MCN公司不僅僅是做渠道加盟,他們會根據明星和粉絲用戶的特點進行選擇,這一切都取決于數據。
除此之外,他們選擇誰,開什么店也會有協同效應,都是靠數據。
現在做生意不是像以前那樣憑感覺,而是科學操作的結果。其實我們看到的很多現象和事件背后,都是在策劃。
下次看到一些現象,不妨深挖一下背后的邏輯。這個過程可以幫助你提高分析能力,當然也會很有意思。
以上就是攬客魔課堂的全部分享了,希望對你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