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從博大精深的中國歷史文化發掘動漫題材
缺乏題材一直是困擾中國動漫創作的難題,很多作品盲目模仿國外動漫,以“仙子”“精靈”“圣斗士”之類作為題材,既不符合中國文化實際,也難以被觀眾認可。還有一些作品以低幼化的動物故事作為題材,雖然在一定范圍內受到幼兒歡迎,但因為過于簡單幼稚,難以出現精品。
中國傳統文化流傳久遠,其中很多故事和人物早已深入人心,有著數量龐大的粉絲,也能讓觀眾更容易進入劇情,完全可以從中取材。從《大圣歸來》到《哪吒》,基于優秀傳統文化題材的動畫作品近年來明顯增多,中國動畫**以優秀傳統文化為主要取材源泉的創作體系正在逐漸形成。
中國動漫影視完全可以更廣泛地從《山海經》、敦煌變文、唐傳奇等取材,擴大動漫人物和故事體系,打造自己的“動漫宇宙”。從傳統文化取材,有兩個問題需要注意。
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經過幾千年發展,其中難免泥沙俱下,存在封建迷信等糟粕內容,需要創作者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確保動漫作品內容健康向上。
二是在充分尊重原題材的基礎上,可以進行適當改編,尤其是當代人難以理解的部分,可以通過現在的語言和方式進行表達,使之 更適合觀眾欣賞。
1.2將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融入動漫價值觀
中國近幾年的動漫佳作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也是融入了傳統哲學思想,如《哪吒》的核心思想“我命由我不由天”來源于道家觀念,與“后羿射日”“精衛填海”等神話人定勝天的 思想也是一脈相承。《哪吒》還包含著傳統的陰陽辯證統一哲學觀,靈珠與魔丸、哪吒與敖丙就是陰陽相生相抗,而最后聯手對抗雷劫時,使得陰陽互通,才能在最后留得一絲魂魄。這些影片正是因為融入了被國人廣泛認同的理念,才引起強烈共鳴。
在動漫中運用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一定要深度融入,使其真正成為作品和人物之魂,切忌拿來當作裝飾甚至噱頭,以至于誤導觀眾或者引起反感。近年來連續翻拍的真人版《封神榜》存在的問題值得思考,這些作品沒有悟透原著的思想內核,更多在請演員、設計造型上下功夫,將其拍成了偶像言情劇,以 至于口碑不佳。這對創作者的傳統文化功底提出了很高要求,既要能真正理解傳統哲學思想,又要能以精彩的方式進行解讀呈現,而這類人才正是目前動漫影視界所稀缺的。
1.3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設計中國風格的動漫人物形象
中國五千年美術發展源遠流長,早期中國動漫就成功運用了多種傳統美術形式,如《九色鹿》美術設計取材于敦煌壁畫。中國動漫美術設計要想走出一條有特色的發展道路,就必須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吸收傳統繪畫及戲曲等民間藝術進行動畫創意和造型設計。
隨著時代進步,現代網民和觀眾擁有了更為多元化和更為包容的審美情趣。青少年作為動漫影視作品觀賞和消費的主力軍,“個性”“酷炫”“有型”的動漫人物形象更容易受到他們青睞。
1.4用中國民族音樂增加動漫作品的美感
音樂是動漫的重要組成元素之一,優美、適合的音樂能夠為動畫渲染氣氛,引導劇情發展,帶動觀眾情緒,極大增強動漫作品的魅力。
中國民族音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旋律優美多樣,而且有著深厚底蘊,從最初的生產生活到后來的祭祀慶典,都和民族音樂密不可分。恰如其分用好民族音樂,可以為作品營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意境,使觀眾感受到濃厚的文化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