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啦! “原年人”與Z世代的崛起,讓預制菜成為年夜飯新寵。
與往年預定餐廳的年夜飯不同,2022年春節預制菜銷量走俏,線下商超賣場、線上各大餐飲品牌紛紛推出年夜飯預制菜套餐。
據餐飲大數據研究與測評機構NCBD(餐寶典)的《2021—2022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會突破8300億元,其中在C端市場的規模占比將接近30%。
行業空間廣、頭部品牌缺乏的預制菜市場吸引了眾多資本入場。2021年,珍味小梅園、三餐有料、尋味獅、望家歡等預制菜上下游各企業前后獲得融資。同年,“預制菜第一股”味知香(605089.SH)和“餐飲供應鏈第一股”千味央廚(001215.SZ)先后登陸A股市場。
當預制菜賽道競爭不斷加劇,味知香和千味央廚兩位初入二級市場的“新人”,在資本市場表現各異。截至2022年1月26日,味知香報收69.99元/股,對應市值69.99億元;千味央廚報收48.83元/股,對應市值42.31億元。
「不二研究」發現,從業績看,味知香和千味央廚的營收均在2021年加速上漲,但凈利潤增速卻出現分化;從布局看,味知香以C端為主B端為輔,而千味央廚則專注B端;從產品看,味知香主攻肉禽水產,千味央廚則專攻速凍米面制品。
兩家在布局和產品都截然不同的公司,在競爭日漸激烈的預制菜賽道,誰能在最后脫穎而出?
在2021年的后疫情時代,味知香和千味央廚的營收增長加速。
據三季報顯示,味知香2021年前三季度的營收為5.70億元,同比增長23.72%;同期,千味央廚的營收為8.88億元,同比增長45.92%。
而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度,味知香實現營收6.22億元,同比增長14.76%,千味央廚則在同期實現營收9.44億元,同比僅增長6.20%。
2021年前三季度,味知香營收同比增長速度較2020年全年提升了8.96個百分點,千味央廚則較2020年全年提升了39.72個百分點。
兩者的營收增速在2021年都出現加速,但凈利潤增速卻出現分化。
據味知香和千味央廚招股書顯示,2020年度,味知香取得凈利潤1.25億元,同比增長45.00%,千味央廚則取得凈利潤0.77億元,同比增長3.31%。
而2021年前三季度,味知香取得凈利潤1.03億元,同比增長僅為9.02%,較2020年全年下降35.98個百分點;千味央廚同期取得凈利潤0.56億元,同比增長13.88%,較2020年全年的凈利潤增速增長10.57個百分點。
凈利潤分化與味知香和千味央廚的毛利率變化密不可分。據財報顯示,2019-2021前三季度,味知香毛利率分別為24.97%,29.46%,26.03%;同期,千味央廚的毛利率為24.50%,21.71%,21.84%。
顯然,從2019-2021年,味知香的毛利率在2020年出現顯著上升,主要原因在于2020年味知香原材料采購價格回落,公司產品售價調整滯后所致,2021年又恢復正常水準,因此毛利率與2021年出現回落,直接導致凈利潤增速與營收增速的分化。
千味央廚的毛利率在2020年出現下調的主要原因是2020 年公司執行新收入準則,將銷售費用的運輸費用計入主營業務成本,還原后2020年的毛利率為 24.26%。因此其毛利率實則三年間變化很小,因此凈利潤增速與營收增速可同步加速。
在「不二研究」看來,千味央廚和味知香行業受益的情況下,在2021年營收均加速上漲,凈利潤出現一定分化,但仍不該上行之勢。兩者誰將在預制菜市場脫穎而出?要看的還是雙方的渠道布局和產品。
據國海證券測算,目前預制菜行業B端和C端需求的占比為8:2,未來在B端降本增效以及C端消費習慣變革的推動下,有望迎來高速發展。預計2021-2026預制菜B端規模CAGR為14%,C端規模CAGR為25%,B端和C端占比調整為7:3。
味知香和千味央廚在布局上選擇了不同的方向,味知香以C端為主,B端為輔;千味央廚則專注B端。
味知香在預制菜行業深耕12年,打造了“味知香”和”饌玉”兩大核心品牌。
其中,“味知香”以零售渠道(經銷商和加盟店)以及直銷模式主攻C端市場,加盟店是味知香擴張C端市場的主要模式,截至2021年6月,已開設加盟門店1219家。“饌玉”則通過批發渠道輻射B端市場,主要服務酒店、餐廳、食堂等客戶。
據味知香財報顯示,味知香2021上半年加盟渠道、經銷店、批發渠道以及直銷渠道實現的營收占比分別為45.40%、17.30%、33.32%、3.97%,C端和B端的收入占比分別為66.68%和33.32%。
而千味央廚則專注B端市場。以直銷渠道綁定大B客戶,經銷渠道下沉中小餐飲客戶。在直銷渠道方面,千味央廚主要銷售定制產品給連鎖餐飲及連鎖商超等大B客戶,百勝中國、華萊士、九毛九、真功夫、海底撈等均為其客戶。經銷渠道則多為通用產品,主要依托經銷商對餐飲商戶、團餐食堂、酒店、鄉廚等終端客戶進行銷售。2020年經銷渠道和直銷渠道占其營收的比例分別為64.26%和35.74%。
「不二研究」發現,2020年,千味央廚經銷渠道占比大幅上升。2017-2020年,千味央廚經銷渠道營收占比分別為59.41%,59.31%,58.98%,64.26%。2020年經銷渠道占營收比較2019年上升5.28%。
其中核心原因除了2020年大B用戶受疫情影響較嚴重導致需求下降外,千味央廚經銷商個數的快速上升亦功不可沒。據其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2020年,千味央廚經銷商數量由521個迅速攀升至907個。
「不二研究」認為,預制菜C端和B端需求都在不斷釋放。
C端的需求來自于年輕消費者消費結構的變化,年輕家庭的做飯技能相對更低,在做飯方面投入的精力相對更少,且有往小型化發展的趨勢。這樣的趨勢使得快捷方便又比外賣相對健康的預制菜更受歡迎,C端的需求將不斷放量。
B端的需求則更多的來自于餐飲端對降本增效的需求。餐飲行業的競爭一直都是尤為激烈,各項成本的不斷攀升以及連鎖餐飲對口味的一致性需求不斷促進半成品菜品的發展,且外賣、團餐、鄉廚市場的發展使中小餐飲店亦需要預制半成品菜取得降本增效的效果。因此,B端需求也在不斷增長。
味知香和千味央廚恰好分別踩上了C端和B端的快車,味知香以加盟店模式,廣泛分布于華東各大農貿市場,在C端競爭力優秀;千味央廚經銷模式快速發展,疊加大B客戶穩定客源,B端競爭力亦充足。但,此賽道已引得多方資本和巨頭布局,未來如何,尚未可知。渠道的鋪設必不可少,但產品品類也是競爭力中不能割舍的存在。
除了截然不同的渠道布局外,味知香和千味央廚的產品布局方向也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味知香的產品以肉禽水產制成的肉食類預制菜為主。據其招股書介紹,味知香將其產品分為肉禽類和水產類產品,其中肉禽類產品包括牛肉類、家禽類、豬肉類產品,水產類則包括蝦類和魚類。牛肉類產品為味知香主要產品品類。
據其招股書顯示,2020年味知香牛肉、家禽、豬肉、蝦、魚、其它類產品取得營收分別占其營收比例為49.52%,13.48%,7.11%,11.25%,14.49%,2.90%。
而千味央廚的產品則以速凍米面制品為主。據其招股書介紹,千味央廚將其產品分為油炸品、烘焙類、蒸煮類、菜肴類及其他四大項,2020年這四大品類所取得營收占其營收比例為55.22%,19.86%,19.44%,5.26%。油炸類產品為其主要業務。
除了產品分類外,產品SKU應該更為重要。
在味知香的招股書中,并未詳細說明其產品SKU情況,僅說明了其截至2020年擁有200+不同產品。且目前在研的新產品有三大系列,分別為高端火鍋食材系列,地方特色食品系列,煙熏風味食品系列。
而千味央廚則公布了其詳細SKU分布,2020年度共擁有368個產品品類,包括95個油炸類產品、56個烘焙類產品、166個蒸煮類產品、51個菜肴類及其他產品。
「不二研究」認為,味知香和千味央廚產品分別布局肉禽水產和速凍米面。從SKU來看,千味央廚比味知香更為豐富,但味知香也在不斷擴充自身產品品類。在吃貨遍地的中國市場,預制菜企業想要生存下去并脫穎而出,對產品不斷的更新是必不可少的。
據企查查數據,2020年我國預制菜縣管企業達7.2萬家,新注冊預制菜企業2019年和2020年均超1.3萬家,預制菜行業熱度高漲,風口已成。
作為2021年踏上二級市場的公司,味知香和千味央廚分別布局C端和B端,產品則布局肉禽水產和速凍米面,在預制菜行業中SKU優秀。
但是,預制菜風口的到來,使半成品菜上下游老牌企業紛紛布局,未上市的明星企業們也虎視眈眈,風口過后,味知香和千味央廚會淪為摔死的“豬”,還是騰飛的龍?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
1.《誰是預制菜產業鏈龍頭:2B、2C還是賣鏟人?》,第一財經
2.《預制菜風口來臨,群雄逐鹿藍海賽道》,國海證券
3.《上市募資糧草先行,新渠道新市場市場漸擴張》,國元證券
4.《餐飲工業東風起,B端藍海乘風上》,國元證券
作者 | 熊生
排版 | 藝馨
監制 | Yoda
出品 | 不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