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說:格局打開 隔離后雖然買不到菜 但能買到包啊
這座城市集聚中華文化,充滿超越時間的蜜語與突破邊際的能量
這是2021年全國銷售額最高的購物中心北京SKP官**掛出的一句話,用以描述SKP源起。
“超越時間的蜜語”,肥鵝沒有認知。但對于“突破邊際的能量”,好歹聽說過一點,因為這家購物中心有一個廣為稱道的特點:
店慶時買10萬以上的珠寶和腕表最劃算
這還是智族GQ在2019年11月的熱文《在北京SKP,我感受了下富豪是如何花錢的?》中所說。當時可沒有疫情,互聯網大廠與房地產也還財大氣粗。
想不到兩年后,北京SKP不但創出歷史新高的銷售額,達到239億元,與2020年相比,還同比增長35%。
真不愧是:
薪·光·天·地
眾生皆苦,唯有奢侈品例外?
原以為北京SKP銷售額增長35%已經是王者了,想不到王者之上還有榮耀。
上海的兩家購物中心2021年銷售額同比增長分別達到68%和55%。這倆頂流,一家是在陸家嘴的上海國金中心IFC。
另一家則是靜安嘉里中心邊上的恒隆廣場,老錢最愛的地段,南面是榮宗敬舊居,北面住過香港首富何東,側畔一條陜西北路,百年來就是富貴人家本家。
有錢人扎堆的地方,顯然不適合煎餅攤上,還是得靠頂流商業運營商才行,而恒隆說了:
We Do It Well
的確如此。就在一眾內房股連2021年財報都發不出來的時候,恒隆集團(00010.HK)董事長陳啟宗卻報告了一個好消息:
2021年集團總租賃收入卻創下新高,是公司史上首次突破100億元(港幣,下同),達109.19億元,預計未來集團總租賃收入也會維持在100億元以上。
恒隆地產(00101.HK)年報透露,在2021年恒隆總物業租賃收入中,其中內地市場占比達到67%,即69億元,同比增長31%;而香港市場僅為34億元,同比下跌7%。
為何東邊日出西邊雨,疫情之下,內地市場反而幫助恒隆收入提升呢?
對此陳啟宗看得明白:
內地奢侈品好賣
實事求是地說,陳啟宗說得并沒錯。
貝恩公司發布的《2021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報告》指出,預計2021全年中國個人奢侈品市場規模(消費總額)實現36%的增長,達到近4710億元人民幣。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也能間接反映這一點,2021年1-12月同比增長最高的也是“金銀珠寶類”。(唯一的遺憾是箱包沒有作為一個單獨品類列入統計數據,而是納入到日用品類,否則觀察起來更為直觀。)如果不能理解其地位,看看排在第二的是誰:
石油及制品類
就像你再瞧不起梁山CEO宋江,但一聽說二把手是盧俊義,便立刻對“黑三郎”肅然起敬,連河北首富都只能屈居于下,你有什么可豪橫的。
如果將恒隆內地租賃收入按高低排序的話,也是一種強者愈強的格局。高端商場同比增長30%,次高端商場則只有2%的年增長。
而高端商場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增長,恒隆在財報中說得很直白:
感謝路威酩軒、開云、歷峰、愛馬仕、香奈兒
靠著各路財神,去年恒隆在上海、沈陽、無錫、大連和昆明的高端商場錄的雙位數的收入增長,整體租賃收入和租戶銷售額也創歷年新高。
還有一個更直觀的數據,可以看出來上海恒隆去年的優異表現。
上海恒隆廣場去年的銷售額是集團所有香港商場總和的2.7倍。
上海恒隆,果然無愧于:
「Home to Luxury」
而除上海外,恒隆在無錫和昆明兩個商場銷售總和也已超過香港,這兩個城市的恒隆廣場去年升幅分別達40%和47%,其中昆明恒隆廣場增幅位于各恒隆商場之首。
同樣增長強勁的還有去年3月新開的武漢恒隆廣場,陳啟宗預計,兩年內武漢恒隆廣場或將超越無錫、昆明,成為上海以外銷售額最高的商場。不到10個月,武漢恒隆廣場的租戶銷售額就接近人民幣10億元,表現超出預期。
昆明恒隆廣場和武漢恒隆廣場現在都成為龍頭了。對于兩地恒隆的未來,陳啟宗頗有信心:
“就如當初的上海恒隆廣場一樣�!�
而這背后的邏輯自然也是與上海恒隆的增長邏輯一致,內地奢侈品市場勢頭蓬勃。
疫情前,內地客戶群的奢侈品消費中,內地市場只占約30%,其余70%則多在中國香港、倫敦、巴黎和其他國際市場。
而在2020年疫情爆發之后,中國境內市場在中國消費者全球奢侈品消費中的占比已經達到70%-75%,創下歷史新高。
至于2021年,貝恩認為得益于消費回流趨勢的延續,預計這一比例將上升至:
90%以上。
展望2022,恒隆集團在財報中表示:
我們將堅持不懈地為各大商場引入更多奢侈品牌
有心了,感恩。打工人終于有機會向張智霖看齊。
貝恩公司《2021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報告》還顯示,從全球范圍來看,2021年中國市場占全球奢侈品消費總額的比重升至21%左右。
同時,貝恩維持此前觀點,到2025年,中國市場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
看完報告,蓋茨比肥鵝翻了一下萬年歷,離人手一只LV逛煎餅攤還有三年:
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