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來的全國團體冠軍,到現在進入虧損狀態,究竟表現出怎樣的趨勢呢?”
01
—
剛剛5月底,大潤發的母公司高鑫零售(含大潤發、歐尚超市)公布了2022財報,它的主體實際上就是以原來黃明端董事長為創始人團隊帶領下的大潤發。他們的財年時間是這樣規定的:就是2021年的3月31號到2022年的3月31號,這個年度叫2022財年。高鑫零售公布了 2022財報顯示全年的銷售收入達到了881.34億元,同比上個財年下降了5.3%,毛利下降了11%,可見毛利率也是下降的。當然其他企業都差不多,包括永輝超市最近公布2021年財報的毛利率也是下降的。高鑫零售凈利潤虧損了8.26億。是大潤發、高鑫零售建立25年來首次虧損, 同比去年下滑了136.01%,所以確確實實是個大冷門。我們行業內一直看好大潤發, 也一直認為大潤發是超市連鎖經營行業的標桿和團體冠軍,經營管理比較全面,各方面都做的非常好。可是做的好不好,最后還是要業績來說話,你一年虧損了八億兩千六百萬,確實是大跌眼鏡。大潤發的經營理念是堅持多業態、全渠道的發展戰略,不但有大賣場,現在也在開設中潤發、甚至于小潤發(跟盒馬鮮生一起探索),成為生活的好幫手、社區的好鄰居。我認為大潤發這個發展戰略定位非常清晰,也符合我們大多數區域性連鎖超市發展理念。
02
—
從大潤發、高鑫零售2022年財年進入了虧損的模式,我認為從全國團體冠軍到現在進入了虧損的狀態,究竟表現一個怎樣的趨勢呢?我們來分析一下:第一就是大賣場輝煌時代恐怕已經過去。實際上大賣場時代從2017、 2018 就已經開始慢慢進入衰退期,大賣場的風光不再。原因是什么?因為大賣場購物不方便,它的動線是強制動線,一般的賣場有三層,一層全部是招商的,你要先到三層百貨區,然后再到二層生鮮區,然后再到收銀口,然后收銀完了以后拿著東西,還要逛一逛商店街,強制動線,隨著人力小時工成本的提高,這個大賣場你的優勢就自然而然缺乏了,再加上咱們中國電商發展特別的迅猛,購物已經多樣化、多渠道了,沒有必要一定要來擠大賣場,你停車難、付款難,付款得排隊,那這個恐怕也是一個原因。然后呢,大賣場本身也就是過剩的。有的城市, 馬路對面就是大賣場,這邊是沃爾瑪,對面是華潤萬家,一公里外是樂購超市,再過去500米是世紀聯華。這樣的競爭肯定是有問題。我到過日本、 美國、 臺灣、 歐洲,發現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大賣場都是在郊區的,而且他的設點都是有規律的,我記得一個大賣場能夠管到多少人口呢?至少20萬人口。臺灣有2,000多萬人口,據我了解整個臺灣大賣場只有120多家,這120多家大賣場管到2356萬多人,那平均就是20萬人。我們中國大陸呢?每10萬人就有一家,這么多的大賣場啊,競爭加劇了,所以導致了大賣場的營收就是每年都下降,連作為行業團體冠軍的大潤發2022財年銷售都下降5.3%,那你其他排在后面的連鎖超市企業呢?那肯定比他下降還要厲害。
第三個:我認為時勢造英雄。大家都知道大潤發是由臺灣人黃明端25年來帶領團隊一步一步發展起來,他原來還不是從事商業的,是從事工業生產的,確實是厲害,把大潤發帶到了最輝煌的年代。可是林小海接他班以后,第一個財年就造成了8.26億的虧損,這確實是個冷門。黃明端去年7月份已經當選了蘇寧易購的董事長,那么,我們接下去會有機會對蘇寧易購的經營來一個剖析。蘇寧易購的虧損這個不得了,所有的連鎖虧損企業當中,他是虧損的大戶,那么 黃明端董事長能不能夠帶領蘇寧易購走出困境,我認為可以拭目以待。所以我始終認為時勢造英雄,你在這個時代你成為英雄,但是過了這個時代,恐怕你也難以把這個局面挽回來。當然黃明端董事長確實是非常厲害,我們可以期待,黃明端董事長怎么帶領蘇寧易購走出困境?大潤發現在換帥了,阿里巴巴副總裁、零售通事業部總經理林小海接任董事長,第一個財年就虧損了這么多,其實,也不是說他不努力,也不是說他沒本事,其實恐怕是因為大賣場時代過去了,從我的角度看:大潤發高鑫零售在經營過程當中還是無可挑剔,只因為大賣場時代過去了,他490家大賣場銷售下降5.3%,因為5.3%產生的毛利你交稅以后實際上就是利潤。所以可以預見接下去大賣場銷售還要面臨著下降的局面,大潤發的林小海董事長能不能夠帶領大潤發重走輝煌之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