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創業日記10
**23年2月17日星期六 農歷正月廿七
深夜告訴自己的話·:
從今天開始,我們認真做好身邊的每一件事,盡量把我們的本職工作做得更出色,盡量讓自己變得更好變得更寬容平和,盡量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健康,盡量讓自己每天變得更更快樂,盡量讓步自己變得更有自信,對明天充滿更多希望……
這幾天遇到了來自生存的壓力。由于自主創業,在沒有現實收入的當下。生存的壓力在我預計的情況下,提前爆發了。這對我的創業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以致于日記和創業行動中斷了這些天。
俗話說,萬事起頭難。本來要進行陌生擴展已經讓我很難受了。又加上生存的壓力讓我體會到了什么叫“崩潰的邊緣”。而我這幾天也習慣性的打開了音樂播放器。放起了劉歡的那首《重頭再來》
昨天所有的榮譽
已變成遙遠的回憶
辛辛苦苦已度過半生
今夜重又走進風雨
我不能隨波浮沉
為了我摯愛的親人
再苦再難也要堅強
只為那些期待眼神
心若在夢就在
天地之間還有真愛
看成敗人生豪邁
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我的創業日記11
**23年2月18星期六 農歷正月廿八
深夜告訴自己的話: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它現實的明艷,然而當初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冰心
今天把自己創業的微信群的名字改成了,良久闖業群。之所以選擇”闖“這個字是因為我從某
這幾天的經歷真得讓人痛定思痛。創業路上都是荊棘。或許有些工具可能幫助到我們。但要登山仍然要自己去邁開雙腿。用雙手開路,用刀砍荊棘……而之前就和自己之前爬泰山一樣,在別人開好的路上,邊走邊玩。那樣的感覺并不是真正創業的感覺。真正的創業,必須是在別人不曾走過的山坡上去尋找登頂的方法并努力地去攀登。所以,成功的道路并不是照著別人曾走過的路去走,而是,需要自己在自己不曾經歷的雜草中,努力的向上邁出艱難的腳步。而在這一過程中,流汗只是最基本的,而被割傷,摔倒,流血,以及忍受傷口上的疼痛繼續的向前,才是登頂所需要的條件。也就在這個時候,”闖“這個字自然而然的浮現在我的眼前。我在某百科里查了一下”闖“這個字:本義為馬出門貌,引申為出頭貌。另外是指一種突然而迅猛的動作,或者引申為奔走、闖練等義。
所以,要創業,那必須要去”闖“。因為,創業要的是成功,要成功只有去”闖b2li- 該帖于 2023/2/19 7:40:00 被修改過我的創業日記12
**23年2月19星期日 農歷正月廿九
深夜告訴自己的話:
生活中,不論什么人都需要努力去做有意義的事,向自己的目標進發。
如果想讓自己更有能力克服成功路上所遇到的阻礙,就必須要偹自我調節和控制的能力。
(選摘自《自控力》)
今天在**看到這么一句話,就是”創業也需要學習“。這給了我很大的感觸:這也是我在這幾天一直在做微信群推廣的時候遇到的很大問題。很多人一聽到我創業,就問,你在做什么項目,你這個項目多久能盈利?這個項目空間可不可靠?……太多的問題我都回答得非常不理想。所以,我自己才發現。之前為創業做的知識儲備嚴重不足,無法應對在市場擴展時的任何挑戰。所以,想創業就必須認真地學習。
特別是想要快速地擴展市場,必須對潛在客戶所提及的所有問題都必須有一個真實、清晰、準確的回答。而之前所接觸到的資料都是有所提及的。可惜的是自己沒有完全吃透。所以,還是要重新對每次**的培訓課,還是要做到認真聽講,做好筆記。仔細總結。
而在學習的過程中,還要做到,放空舊的認識。尤其是我們有一定職場經驗的職場人而言,經常為了盡快創造經營成果,就想快速地將培訓的知識點用自己曾經的工作經驗來進行套用。結果,當我們自己在進行市場擴展的過程中,經常出現無法應對客戶提出的問題。從而導致擴展沒法取得有效成果的書面。所以,在做市場擴展的時候,我們必須將之前的工作經驗暫時放空,盡可能地去模仿已經被市場證明有效的行動方法和策略。這才是在進行創業過程中應該有的正確方向。
我的創業日記13
**23年2月**星期一 農歷二月初一
深夜告訴自己的話:
生活的全部藝術就是“選擇”;最現實的掌握命運的秘方也是“選擇”。
所有的人生哲學,所有的關于人生的訓導,包括先哲的教誨,都只是在告訴人們生活中中應該如何選擇。
我們今天的任何一個選擇,都關乎著我們的未來。
今天是開始創業的第19天,也是正式開群的第5天。在昨天的日記的最后說得是要去模仿。而今天日記的開關卻是與之相反的表述——選擇。
這幾天費了很大的力氣,也才建了**個人的群。5天才讓我產生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我身邊的熟人不愿意給自己多一個選擇的機會?我一直在復盤著自己自從離開世界最大零售企業開始的所有市場擴展的經歷。無論是從消殺公司的業務,再到保險代理,直至安利的直銷。自己遇到最多的就是被人拒絕。而這種被拒絕的感受,對我而言就是一種煎熬。
就在剛剛和上級領導的復盤視頻中,我能明確的感覺到,對“建團”進度的不滿意。所以,是不是自己做得還是不夠?還是說,自己對未來選擇的不確定而產生的恐懼?或許這也是在我面對潛在客戶時,他們的心態吧。
要是真得和上面設想的一般,那就說明,是我自己把對未來選擇的不安全感傳遞給了那些客戶。所以,要達到目標則需要我自己在面對“選擇”的時候,必須要堅定著自己創業的信念。讓身邊的朋友相信,想要改變自己的未來,就要改變自己在面對未來的選擇時,要相信自己的信念。就像自己在今天上午發的晨早寄語中提到的:世上所有困難最大的敵人是人的自信。自信讓人產生強烈的成功欲望,并因此加倍努力去爭取。因為自信,我們會覺得渾身充滿了力量;因為自信,我們會藐視一切暫時的艱難險阻;因為自信,我們的生活會更幸福;因為自信我們的生命會更精彩。
我的創業日記14
**23年2月21星期二 農歷二月初二
深夜告訴自己的話:
不因幸運而故步自封,不因厄運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強者,善于從順境中找到陰影,從逆境中找到光亮,時時校準自己前進的目標。——易卜生【挪威】
今天是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在福建和廣東,今天又可以稱作“頭牙”。這對于粵閩地區做生意的家族而言,也是“拜土地,敬財神”的大日子。年輕的時候,一直認為這是種封建迷信活動。可是,經過昨天晚上和拍檔的視頻復盤會議后。我突然間有了新的想法。
在昨晚的復盤溝通中,有提到,創業必須要對自身的情況,社會經濟的整體情況及發展趨勢做出正確的判斷,在對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中,尋找自己所期待的結果。并將該結果轉化為自己的行動目標。然后再由目標倒推出行動文案及步驟。再形成書面的行動計劃。最后落實在行動上。而這不就是之前所學的目標管理法的基本原理么。
而在這些步驟中,最關鍵的在于對自身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的判斷。對前者而言,重點是抓住自身的優點,并將其轉化為可調動的資源。然后將資源落實在行動并將其轉化為經濟成果。對后者而言,就需要我們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識和眼界,并運用自己的經驗和知識來提高對判斷未來發展趨勢的準確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把握大趨勢”。
而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對行動和目標進行定時且不斷的復盤,在復盤中要隨時肯定自己的進步,并隨時對不符合目標的行為做出相應的調整。
我的創業日記15
**23年2月22星期三 農歷二月初三
深夜告訴自己的話:
大多數人㯺 擁有自己的事業有三個理由:第一,賺錢。同時品嘗伴隨金錢而來的喜悅;第二,不想接受他人的支配;第三在主持事業時感到非常興奮和具有挑戰性。——查司特菲爾德【英國】
今天之前有意向一起創業的阿聰來找我,想要我幫到尋找一處可以售賣生鮮海產的地方。他也非常關心我創業的情況。并且提到了我目前開發市場的效果不理想。
我必須承認,對于業務擴展一向是我的創業短板。在今晚和拍檔的溝通中,他也強調了當前市場擴展的工作量嚴重滯后。我也試了很多辦法,由于現在的項目是基于微信私域運營。所以總結下來,我接下來的任務就必須是擴展當前自己在微信中的“私域”范圍。而我之前邀請進群的基本上都是和我聊得來的朋友。陌生擴展基本上沒有太多進展。
我之前已經通過微信附近的人來擴展,但基本上都沒有獲得反應。倒是在微信朋友圈,有一個做“拼夕夕”建群,機器人售賣的朋友。在看到發在朋友圈的創業日記后,主動加我。這個算是我第一個擴展的陌生市場。可是他在向我推銷了他的產品后,也就再不給我回應了。由于沒有聯絡下去,所以,我也不敢把他拉到我的群里。這又成了無效擴展。
當和拍檔討論到這個問題后,我灰心了。我真得很努力的在想辦法了。可是始終在陌生市場的擴展方面沒有成效。究竟該怎么辦?
b2li- 該帖于 2023/2/23 1:53:00 被修改過我的創業日記17
**23年2月24星期五 農歷二月初五
深夜告訴自己的話:
堅持是世界上最簡單同時也是最困難的事情。因為人人都可以做到,卻未必人人都能做到。只有那種即便是一件簡單事都能堅持做到底的人,才可能有所成就。
在昨晚和拍檔的視頻復盤時,我們發生了爭執。又一次回到了原點。結果又是推倒已經安排的步驟,又要重新開始學習操作流程,又是要從第一步開始。再次重新學習了
都說”溫故而知新“。在復習項目的背景資料的時候,有一段讓我反思:“……首先,我們絕對不是隨便拉個群。……真誠得一對一得介紹和分享……給到我們的朋友……重視群得文化建設,用心把社群經營得有溫度,有人情味。……我們喜歡呆在得群是樣子呢?我相信一定是比較紅火而且比較有溫度,比較有人情味得群里面”。
想到這里,我似乎感覺到了問題:由于我的個性過于耿直,也很理想化。總是希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弄得越簡單越好。所以,我一向交友的原則是:簡單+純粹。所以,我之前很難交到我理想中的朋友。尤其是現代商業發達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已經不再純粹了。好朋友之間也慢慢的摻雜著各種各樣的利益。
而這或許就是我沒有經營好之前微信群的緣故吧。畢竟是我沒有真正的理解“人情”和“利益”之間復雜的關系。而正是由于沒有理順這兩者之間的關系,那就更談不上平衡這兩者之間的沖突。所以,我也沒有找到能讓“人情”和“利益”和諧共存的邏輯。這就造成了去年年底在微信群做兼職推廣失敗的情況。所以,這應該是接下來應該優先解決的問題了。
b2li- 該帖于 2023/2/25 3:01:00 被修改過
我的闖業日記18
**23年2月25星期六 農歷二月初六
深夜告訴自己的話:
學會接受他人的好意并適時給予回報,是做人必須具備的素質。另外,做人細膩入微,做事才可能近乎完美,這兩者是相輔相承的。
今天又重新復習了如何建團的標準步驟和注意事項。這又讓我有了新的感悟。在資料里有要求做好自己的微信人設。這個要求是在我之前的職業生涯中第一次遇到的。聯系到昨天日記中提到的如何經營好微信群的問題時,讓我不得不承認,我之前的職業規劃中,明顯是忽略了這個環節。畢竟當今社會的經濟環境,已經不再是“酒香不怕院子深”的時代了。如今的經濟環境,要求是包裝和營銷。
自己沒有在實體零售中生存下來的根本原因是自己的職業人設不完整。畢竟年少的自己狂妄地認為:只要做真性情的自己,一定能出人頭地。嚴重的忽略了老祖宗的那句話:“在商言商”。而自己在之前做項目的時候,依舊沒有重視這個問題。要知道,商品經濟的本質就是“利益的交換”。而自己在職場上的付出,純粹是為了“感動自己”而做出無法產生效益的行動選擇。從而導致了之前所有的創業項目的“失敗”。
我的闖業日記19
**23年2月26星期日 農歷二月初七
深夜告訴自己的話:
生命是一次次的蛻變過程,只有經歷各種各樣的折磨,才能拓展生命的厚度。只有一次又一次地與各種折磨握手,歷經反反復復幾個回合的較量之后,人生的會在這個過程中日積月累,不斷豐富。
這段時間建團過程非常不順,在這幾天深夜的認真復盤,才發覺問題的根源就是緣于自己的自以為是。
老話說:情理不順,氣死旁人。做人做事,“得人心”才可能順風順水。與此同時,人活在世上,難免自私。而人類又是群居生活的。人與人之間自然就有了利益上的糾葛。是我自己沒有真正明白上面這一點,才把自己的人生走到了現在這一步。所以,必須要去學習如何與人相處。
與人相入,而這卻是我年少時不屑一顧的。簡單的認為對人真誠就能“真心換真心”。卻也忘記人人性也有黑暗面。特別是在我建團的這段時間,我才發現,自己的社交圈子和他人相比幾乎成了“孤家寡人”。所以,想要成功的建團,我只能放低自己的身段,丟棄自己的無用的清高,才能擴大自己的社交圈。打通自己在社會上的人脈。從而開始闖出新的天地。
我的闖業日記20
2023年2月27星期一 農歷二月初八
深夜告訴自己的話:
命運沒有人能夠真正捉摸得透。然而,這不是要我們悲觀放棄,聽天由命,而是要做好自己該做的那一部分。剩下的才交給命運來審判。如果沒有做到“盡人事”,那么就是失責,對自己的人生沒有負責。
要如何才能正確地與人相處呢?尤其是在面對著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糾纏的情況下,該如何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快速聯系?
在昨天的日記中,有提到,只要能“得人心”,就可能順風順水。在現實中,一般有四種方法來獲取人心:一是”以力服人“;二是”以理服人”;三是“以德服人”;四是“以情服人”。
自古以來,憑武力(當今社會就是資本和權勢)來征服他人是世間生存的最基本法則。但也是比較冒險的事,畢竟折服不是心服口服。更何況人外還有人。所以,當今社會,以力服人,只能要求于自己的能力提升。而不能直接適用于人與人之間的相處。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理走天下。在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懂道理也講道理,而卻也大多流于形式上的道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道德綁架”。只有把道理實踐于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才是“以理服人“的意義所在。尤其是在自己的利益與他人或集體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
當我們在利益沖突的情況下還能踐行”以理服人“。這便是“以德服人“的至高境界。畢竟道德超越道理。”以理服人“是征服人心,”以德服人“是感化人心。后者的層次高于前者。
當今世界能做到”以德服人“的至高境地的人是屈指可數的。而我之前卻把這個奉為自己的”交友原則,從而導致了我人脈的缺乏。所以,以我現在的能力,根本就無法做到以德服人。
畢竟當今社會的各種利益錯綜復雜。不要說解決各種利益的矛盾了,只要能做到把各種沖突中的利益給理順了,這樣的人就能開拓自己的人脈圈。從而達成事業上的成功。而這就是我該做到的”以情服人“。
我的闖業日記21
2023年2月28星期二 農歷二月初九
深夜告訴自己的話:
道理也好,道德也罷,為了幫助我們更好 的生活而避免沖突。但通常只有圣人才能達到”以德服人“的至高境界。但情感卻是可以超越道理甚至道德的束縛,讓我們直接感受生活的美好,并能有效的在利益關系復雜的局面中消解紛爭。或許,“以情服人”才是最切合實際的征服人心的方法。
突然發現,自己是不是進入到了某種“誤區”了?必須承認,在這個利益紛雜的現實社會里,要理順各方的利益真得非常困難。可是,作為一個沒有人脈的創業者來說,“利益紛雜”卻是一個偽命題。自己都沒有人脈,也就是說,自己所面對的所有利益,只不過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生存能力而已。
所以,在創業的時候,我所需要做的,并不是去理順或是丟平衡利益關系。而是要為他人去創造符合他人利益的條件。而真正要做的是讓,得到他人信任。因為,當今社會的經濟關系,說穿了就是“信用關系”。只有建立了信任,才能產生正常的交易行為。
但是,當今社會上由于部分急于追求短期經濟利益的民間資本,在資本剛出現在中國大地上的時候,那些掌握“資原”的人利用信息的不對稱,破壞了最脆弱的“信任”。所以,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我該如何去重建屬于這個項目的信任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