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費下,所有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包括本地生活。
即時配送需求興起后,本地生活就已經在“重做一遍”了:從直播結束后才遲遲發貨到抖音、東方甄選紛紛布局小時達;從手機新品發布會過了好幾天線下才能嘗鮮到一開售就可以線上購小時達、24小時送貨上門;從生鮮24小時內線下自提到下單后一小時就配送成功……始于應急、興于便利的即時配送正在從速度和服務等方面重新定義本地生活。
本地生活的下半場,即時零售無疑已成為品牌新的流量引擎,一批即時零售服務商也迎來了自己的“順風局”。
近日,順豐同城發布2023年全年財報,全年收入123.87億,同比增長21.1%,總單量同比增長超三成;全年毛利同比大增近1倍;更是成為行業首家實現全年盈利的第三方即配領軍企業。
群狼環伺的即時配送領域,率先實現全年盈利的,為什么會是順豐同城?
大環境得了個感冒,身處其中的人就會打噴嚏;大環境回暖后,很快就會迎來新的風口。
2023年,盡管國內經濟復蘇的態勢明顯,但是,因為謹慎的需求釋放和部分行業產能過剩之間出現倒掛,消費市場的興奮點并沒有完全激活。
即時配送消費是個例外。
在線上流量紅利見頂、增長成為老生常談話題的基本語境下,即時配送作為少見的滲透率低的領域,順應了95后、00后為代表的新生代消費者更愿意為省時、便捷的生活方式買單的需求,發揮出履約時效性和場景靈活性的優勢,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
即時配送需求的持續釋放,驅動著即時配送的市場規模不斷增長。
沙利文研究發布的《2023年中國即時配送行業趨勢白皮書》指出:2023年中國即配行業訂單規模在餐飲服務和零售復蘇的基礎上實現了較為明顯的增長,全行業訂單規模達到約408.8億單,同比增長22.8%,過去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1.4%。
國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持續“助攻”,更是為即時零售的未來發展指出了清晰的方向。
比如說,2024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通過了《關于促進即時配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肯定了即時配送在促進消費、保障民生、擴大就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強調國家層面要對即時零售加強鼓勵引導,持續提升行業發展水平。
在可預期的市場增長和政策利好的交互“刺激”下,一方面,以即時零售為代表的新消費形態一片火熱;另一方面,流量多極化趨勢下,越來越多不同類型的玩家,包括美團、阿里、京東、抖音等在內的流量平臺,以及麥當勞、瑞幸等選擇以私域(小程序等)布局本地生活賽道的品牌都在提供O2O服務。在此過程中,順豐同城配送作為中立開放的第三方即時配送商,可以有效承接和滿足上述商流的即時配送需求。
可見,順豐同城的全場景模式,一方面成為集團增長的驅動力之一,另一方面,也編織出一張越來越大、越來越嚴密的配送服務網絡,推動著即時配送服務越來越精細化和個性化。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做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系刪除。)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