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看他
4樓
哈哈,有錯別字,便利店最大的優勢是貼近消費者,大多屬消費者沒辦法才來的。
| 只看他
6樓
物流配送是一條線,便利店配送是一個訂單一個訂單地走,哪個效率高一點呢?真的要十分鐘、半小時到貨,需要幾個人來配送呢?中小城市便利店大多還是夫妻店、家里生意,很多時候店里面只有一個人值班,誰來送貨?
| 只看他
7樓
真的O2O,恐怕大超市更適合呢,畢竟貨品齊全,大超本來就是倉儲式的,反觀便利店的庫存,就很被動,
| 只看他
9樓
便利店就是便利店,是你不得不來的店鋪,我價格高,我商品少,但是我便利,我服務好,這就是你不得不來的理由。我只需來一個人就讓他下次還想來,買一個東西就讓他還想買點別的,生意逐步積累上去。如果配送增加200塊銷量,50塊毛利,一個月1500塊,我一個人3000塊,我何必要送?別人送了,如果不能及時的話,反而會把他的消費者驅趕到我這里來。與大超搶生意是很幼稚的,“買你在大超忘記買的東西”,夾縫中尋找機會,或者直接避開大超的競爭,才是明智的。我們都會說“難道買瓶水買包煙也要到大超嗎?”,可是,水和煙的毛利怎么抵擋得起動輒幾萬塊每月的房租呢?
| 只看他
11樓
華子兄弟說的有道理,符合便利店精神,能力之內,服務增值,這個我不反對。我只是反對在夫妻店主流的地區盲目發展O2O,反而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 只看他
16樓
配送可以零散外包,商品價格也可以包含配送費。有愿意出錢讓人送貨的,也有愿意給人送貨拿小錢的,看你怎么整合了。
| 只看他
18樓
便利店只是作為O2O的末端,客戶在這個終端可以方便快捷的訂購東西,合作的商家提供物流的配送,這才是O2O便利店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