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中國及漢族是一個具有很強“中心”意識的國家及民族。“中國、中原”響當當的名字及多年以來“緊密以XX為中心”耳熟能詳的提法,都可以看出“中心論”確實已深入“國人、國家、社會、企業、組織”的骨髓,而這一切或將隨著移動互聯的全速進化而改變。
當下的世界正在不可挽回的滑入“中心坍塌”及個體意識全面覺醒的新時代。
當互聯網從門戶網站、版主論壇、博客、社區、進化到微博、微信、MOMO時,原來的大V、博主、公知,包括權威的CCTV1七點檔的影響力都在減退……在移動互聯的世界里,每個人都是一個信息點,每個人都有多個ID,每個人的行為舉止都將被記錄,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媒介,人人都可以開公眾號,“知乎”及“知了殼”上人人都可以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來答疑解惑,原來的“中心”正在由某個個體的發號使令變成了一群人的集體思考、表達,少數人控制的“中心”正在不可挽回的坍塌。
同步時代,互聯網思維,堅定、快樂、迅速的走上“去中心化”的道路,已成多數與時俱進的公司潛意識。小米所有的產品面向用戶開發,數以萬計的“極客用戶”每天反饋各類產品功能建議給小米產品研發部門,集用戶群體性智慧不斷改進,保持每周更新系統版本的高效率,已成為小米的基因。反觀微軟、蘋果、NOKIA則是數百人的工程師團隊坐在OFFICE里“閉門搞機”,所以“諾記及微軟”正如其名,要么“落后時代”,要么真的“有點軟”;當然來自伊甸園的“蘋果”或許有上帝的助力,依然引領全球“搞機”風潮,但能持續到第幾代則是一個非常不確定的問題。
微信構建的朋友圈,圈子里所有的用戶都有均等的發言機會,互動點贊、評化、分享、很熱鬧,去“中心化”的微信一下子坍塌了以“大V、公知”為動力的中心化模式的微博的墻根兒……去中心化似乎已無可爭議的成為互聯網界的一種共識,也正因如此當下互聯網大佬或許倍感危機,雖然正值盛年,但隨時有可能被半道殺出來的“野蠻人”推倒在沙灘上。
在互聯網去中心化的潮流及趨勢,會對實體行業及社會生活產生那些影響?
1、首先是組織管理層級的最大可能的扁平化,實現信息傳遞效率的提升。
2、軍隊式的直線職能式組織架構將更多的被“項目組”矩陣式組織所替代。
3、個人或少數人的決策機制將由網格式市場接觸點的大數據信息反饋優選所替代。
4、B2C的產品生產導向及商品銷售導向變革為面向用戶需求的C2B定制模式轉變,所有的產品都將成為顧客真正需要的,價值與使用價值充分體現的“商品”。
5、基于去中心化的戰略思維,一線坐以待命的被動模式變革為應市而動,主動思考,從而孕育更多創新與機會的可能。
6、傳化的“自上而下的下行決策機制”被互聯網多觸點的大數據分析機制推動的“自下而上的決策導向”所替代。管理層不再是官僚控制體系,管層層將成為“資源調配、資源支持”經營服務體系,而一線則成為“創新單元、產品單元、客戶代表、利潤單元、決策單元”。
7、顧客與企業之間的交互變得異常的迅捷,順暢和自由,顧客需求全面、透徹的的延伸至企業組織細胞之中。
8、世界不再為少數寡頭意志所左右,將由無數個微小個體“需求及意見”的匯聚來推動社會世界走向和諧、平衡與共贏。
后記:移動互聯的確讓世界變得活力四射,捉摸不定,顛覆性的變化隨時可能在身邊發生突然發生,我們能做的就是相信群眾的力量,敏銳的感知與前瞻性的思考,然后極速行動。 (謝尚偉2014年12月15日于江北)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商業這點事兒》,分享推動進步)
- 該帖于 2014/12/16 9:28: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