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的那篇有關實體電商的文章“意料之中”的引起了一定范圍的關注與熱議,之所以說“意料之中”,是因為這個話題實在太熱了,所有實體人與電商人都在講,都視之為實體店的突圍稻草與o2o的進化升華,甚至一些一貫低調的業界大佬也加入了進來,著實讓實體電商更為炙手可熱。但實體電商真是實體零售的救命稻草與反攻利器嗎?我想,如果真把ta上升到如此高度的話,那么答案也許是令人失望甚至絕望的。不過,也許恰恰是由這實體電商,我們才明白了:為何我國實體店會淪落到如此地步……
如果沒有這篇文章,或許我永遠都不會知道—我們做了一件“多牛”的事情!—我們真把實體店導購變成了“電小二”。當我看到連業內資深專家都對此興趣異常甚至略帶詫異與質疑時,我才感覺出這也許不尋常,但在之前我們一直將此當作理所應當。后來經過深入交流我才明白為何如此詫異:因為我們做到了連許多觸電多年的大型連鎖集團都沒做到的事情。當我知道原因后,換我詫異了,我詫異的是為何我們能這么“牛”?!業內資深人士列出的諸如“廠家授權、拍照、百貨服飾周期短、廠/商庫存系統無法統一”等阻礙導購成為小二的問題我們都遇到過,但最后我們都解決并克服了,難道真是我們“牛”嗎?不然,我們之所以做到了主要是因為以下兩點原因:
1、無知者無畏。我們一開始接到的任務就是由導購操作所有的上品、拍照等工作,我們將之當作理所應當,只是在想怎么完成任務并沒有去想這樣、那樣的問題;
2、公司領導的全力支持。的確,業界資深人士提到的各種問題確實存在,但這些問題也都不是根本性問題,當各方看到公司領導在全力支持推進時,都逐漸的開始配合起來,店員也明白了這就是一項日常工作了,也都開始按照要求執行,“生態”就這樣逐漸建立了。
但今天我要說的不是我們怎么做到的,而是由此我看到的一些東西:
1、為什么總是認為導購當不了“電小二”?
廠家授權、拍照、周期短、庫存無法統一、培訓……這些的確都是實實在在的問題,但真的難以解決嗎?不是。這些問題中沒有一個是根本性問題,也沒有一個是無法解決的,真正的問題其實是我們的意識問題。
這些問題難道諸如淘寶、京東這些現在已成巨頭的電商們沒遇到嗎?都遇到過,而且比我們遇到的更難、更大,為何當初要啥沒啥、白手起家的他們能解決、克服、從無到有并自成體系而我們這些擁有雄厚資源、豐富經驗與扎實基礎的實體巨頭們解決不了?我想,正是那“雄厚的資源、豐富的經驗、扎實的基礎”讓我們停滯不前,我們被這些優勢困住了、局限了,在體制內消磨盡了激情,在之前看似美好的市場環境中失去了刻苦奮斗的意識,當如今整日抱怨電商的無情沖擊時,為何不反思一下是誰種下了今日的苦果,這讓我不禁想起之前知乎上一條關于“日本為何電商不行”的問題的回復——大意是,日本實體店做的太好了,太完善了,沒給電商留下任何機會,消費者的習慣已經根深蒂固,不愿去嘗試其他渠道了……
我想,我們與電商最大的差距在于:我們總是在談問題,而電商們卻總是在想辦法,如若再這樣下去,勝負已分。
2、做實體電商難道是為了銷售?
這個問題在之前的那篇文章中已談過,這里我想再補充一下:我認為實體電商絕不能用銷量來作為考核指標。實體電商實質是實體店的一種衍生品與一種增值服務,它能使實體店突破空間與時間的限制,能使消費者更為喜歡與依賴實體店,但對銷售只能起到輔助作用而不是決定作用,因為實體電商的主體是實體店,它的影響力也是自實體店而來,也就是說實體店覆蓋到哪里、影響到哪里,它的電商就有可能覆蓋、影響到哪里,很難逾越主體影響力范圍。以銀泰網為例,如果我不是從事商業,我根本就不知道在杭州大名鼎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銀泰,試問我連銀泰都不知道,我會知道銀泰網嗎?即便知道了銀泰網,我為什么要下載或登錄呢?在如今這個大標簽時代,大有淘寶、高有寺庫、甩有唯品會、還有京東、聚美等,請問我為何要再去花時間去嘗試、體驗其它家?
由此我們應該明白,實體電商的人群實質就是實體店會員與會員能影響與輻射到的人群,只有深耕會員、以服務、便利會員為全部追求、并能堅持穩健、循序漸進的發展才有機會脫穎而出。
實體電商實際就是在做圈子,維護圈子,并吸引更多人削尖腦袋進入這個圈子!
3、我們究竟應該做什么?
到目前為止,大家都在談實體電商,都在喊各種大戰略,但卻沒有一家真正脫穎而出,為何?因為這是一條新路,每走一步都是在創造歷史、每變一點都是在改變歷史,所以我們要大膽試,不要怕試錯,更不能因為怕錯而不敢去試,我們要感謝問題、感謝困難,因為是他們讓我們成長、讓我們反思、讓我們不斷修正、讓我們逐漸建立體系。我們要取長補短、學以致用,但更要堅持我們樸實、穩健、接地氣的特點,我們堅決不能如電商般躁動,他們躁動是因為如果沒聲音就會被遺忘,而我們則不然,只要店在,影響就在,怕什么!
我們要以阿里、京東們為師、更要以他們為假想敵,要把這看成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要寸土必爭、要你死我活、要明刀明槍、要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但我可以告訴你,這絕不是一場零和博弈,我們之所以這樣是為了讓市場更快的進化、完善,讓各方都不敢也不能絲毫馬虎、舒服,長此以往,中國商業必將利于世界商業之巔!
寫在最后:
結尾,我想引用7-11鈴木社長的一句話作為結尾:“造就7-11不平凡點,恰恰是它始終貫徹和積累平凡的事,終將會在某個時點到達爆發點,由平凡造就不平凡。”
我想這句話對便利店如此、對實體零售如此、對實體電商何不如此呢?
最后,我請大家看一段視頻,這是天狗網青島站首次o2o活動的微電影,每次看都有不一樣的感覺,你呢?看完什么感覺,希望能留言告訴我,這很重要!謝謝!!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I5NDc5MzQ3Ng==/v.swf
就到這吧,感謝支持!希望得到您的品評、指點!交流共進!
本文首發于聯商網,作者:吳明毅,微信公眾號:吳話不談(微信號:wuhuabt),個人微信號:mingyi-b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