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元旦剛過,各大媒體又在著急著曬著各個地方實體假期的成交數據,憑借著各種增長比例希冀以此來證明“實體仍舊存在”的“真理”。粗略掃掃這些成績單,靖安覺得此刻關注其增長毫無意義,如果哪一個節假日出現負增長了,再關注倒還有些意義。因為,實體不會滅亡,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在新的一年里,實體應該怎樣揚帆航行更遠?
當業內人士在關注成交額的時候,靖安卻被各大外資奶粉企業叫停在華投資的消息所吸引。根據《界面》消息:外資乳粉企業們將投資的重點轉向渠道變革,在華建廠投資按下了暫停鍵,轉而依賴跨境購。這背后的原因,上述媒體分析原因大致有兩點:一是隨著電商的發展,商品流通渠道日益多元化,過去經銷商層層加價導致實體商品價格高企,消費者放棄實體消費,進而影響到外資奶企的投資熱情;二是中國消費群體對“進口”奶粉的偏愛,諸如美贊臣等品牌都選擇了原裝進口搶占市場,進而放棄在華投資建廠。
在靖安看來,該消息是繼2015年國慶節中國游客在日“爆買”新聞的進一步發酵。當時有業內人士在感慨民族品牌不夠振興,哀嘆品牌商的不爭氣。可是今天,靖安想說,實體零售更應該檢討,何以“培育”出今天的消費習慣?2016年,這樣的局勢若要扭轉,實體又應該做出怎樣的貢獻?
重塑民族品牌,實體義不容辭!
賣場、購物中心,究竟應該怎樣定位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一個購物的場所?一個休閑的地方?
是,也不完全是!他們更多時候是消費者認識品牌和選擇品牌的第一場所!無論蘋果在媒體上有著多么高大上的宣傳,品牌形象有多么完美,最后沒有一個個的旗艦店,如何才能讓品牌從抽象在消費者心中變成具體而深刻的感受呢?回顧過去各大品牌的形成,哪一個不是通過實體店的銷售讓消費認識,并最終成就了品牌的呢?或許當時實體是無意為之,可是當下,實體自身因為面臨著危機,所以既需要發揮這一功能,而且也必須盡善盡美地演繹這一功能!
面臨著商品服務同質化日益明顯的現實,消費者對品牌的態度日益失去忠誠。轉而將實現投向進口。此刻的實體,如果僅僅是將目光瞄準在跨境電商,那么只能說明經營者既目光短淺,同時又缺乏社會責任感。短淺是因為即使是跨境商品,涉足的企業多了,同質化帶來惡性競爭就在所難免,當消費者厭倦了這種模式,那么跨境電商也就到頭了,靖安相信,按照目前這個趨勢,這一天不會太遠;缺乏責任感是因為零售企業僅僅只關注自身的盈利,眼中沒有合作伙伴,要知道,當下的競爭絕非個體的打拼,需要團隊的協作,零售企業獨自飛不遠!
所以,靖安曾經提醒品牌商要做好緊跟零售商轉型的準備與步伐,而零售企業也更加需要充分利用手中最直接的市場數據輔助品牌商做好轉變,雙方深度合作,共同開發市場,打造商品和服務的民族品牌!
中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是一個全世界都矚目的市場,細化分工,研究并開發好國內市場,打造令世界矚目的品牌,在本世紀,十分迫切!否則,未來我國的零售將淪為當年歐洲那樣的日本商品消費市場!
新的一年,實體需要做好線下的真實存在感!
元旦前,聯商寄來了新年禮物:由美國經濟學家杰里米·里夫金所著的《零邊際成本社會》一書。這幾日細細閱讀,第一次讀懂了“邊際成本”這個經濟術語。在書的開篇,作者就描繪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顯著特征——物聯網的興起。其基礎就是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終將引發人們生產、消費等各個領域的巨大變化。而這其中尤其顯著的體現就是電商的發展和繁榮。經濟學家從宏觀在預測這將來的投資與回報,而靖安更關注的是實體究竟應該怎樣做好與電商的協同與分享!
關于實體與電商兩者的相互關系,經過2015年的梳理,業內人士基本認同了兩者的共享關系,O2O概念的提出,其實就代表著零售業對兩種渠道認識的轉變,由過去的敵對轉變為合作,甚至是整合。
消費呈現線上與線下的分流是必然的發展趨勢。馬遜美國電商市場現最大漲幅達到26%的實例更是在告訴著我們,電商的影響力仍舊在逐日增強。實體與電商對消費者而言僅僅是渠道的差異,最終實現的目的都是獲取消費的滿足感,猶如電路圖中的并聯電路,殊途同歸!問題是,這兩個并聯的線路如何獲取更大的電(客)流,需要做出更多思考。
電商獲取客流的動力在于如何進一步解決好物流,這個問題是電商企業現在在做的事情,也是整個世界在努力的事情,所以物流系統必將日益完善,電商也將受益于此,未來的增幅可想而知!
那么實體呢?實體背負著最原始和本真的使命——體驗!人都有一種危機意識,只是因個體不同或強或弱罷了,消費中的危機感不是消費能力不足,而是消費滿足感是否充足。而消費滿足感中第一要素就是真實感!唯品會“假茅臺”事件不僅僅是揭露電商短板,更是在提醒實體如何做好自身最擅長的工作。要知道,假酒事件其實傳統渠道售假在線上的升級而已。那么實體自身如何杜絕類似的售假事件呢?
實體能做的還很多。單品精細化管理,完善現場服務,更重要的是做好消費的引導。與電商相比,實體最大的優勢就在于能營造更完善的場景引導消費,小型的如生活館,大型的如宜家家居賣場,這些都是線下實體爭取分流的重要著力點,更是創造消費的引擎。
2016年,祝福所有零售企業能有所創新,也祝愿所有零售人士能收獲更多!
靖安先生- 該帖于 2016/1/5 8:58: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