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零售業、電商業已從過去的賣方市場進入買方市場,正邁向顧客參與價值共創時代,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過去依靠低價低質競爭的淘寶等電商及實體店將會大受影響。一方面實體零售業為應對電商業沖擊而展開反擊進入電商業,另一方面電商業面對同業更為激烈的競爭而紛紛線下開實體店,不管是O2O還是O+O,目前中國零售業與電商業都面臨極為艱難的生存環境,大家的競爭戰略還是同質化競爭,只不過是從一個紅海跳進了另一個紅海。中國零售業、電商業大多采取的是極端營銷、促銷、刷單等手法誘惑顧客,而不沉下心來抓精細化管理,但沒有好品質價值的商品吸引,顧客根本沒有忠誠度,看見哪里有促銷就往哪里跑,促銷變成企業吃的毒藥,不吃也不行,吃了又傷身。
大家都在感嘆是否中國經濟危機即將來臨,消費疲軟導致單店同比業績紛紛下滑。其實中國經濟根本沒有發生危機的跡象,我們一線的樓市還在增長,我們的二胎政策下人口還將繼續增加,我們的政策基本面也遠遠好于日本90年代經濟危機破滅時的形勢,最壞的結果,即便我們的經濟危機爆發了,還有巨額外匯儲備的政府會出臺救國政策。不管經濟危機是否來臨,老百姓對衣、食、住、行的需求必然存在,即便總需求量減少了,但對有品質有價值的商品依然會渴望追求,這就好比中國高考擴大招生比例后,貌似考大學更容易了,但要上重點大學的考生競爭依然十分激烈。
我們來看看日本零售業應對經濟危機的做法是否值得我們借鑒。日本零售業在90年代經濟危機發生后,單店同比銷售額一路下滑,至今下滑為96年最高點的一半。但日本零售業采取的應對策略就是開發自有品牌商品,競相站在顧客的立場,為顧客開發差異化競爭的商品及服務(中國零售業競相比拼極致營銷),以競爭最為激烈的便利店行業來說,7-Eleven、羅森、全家等便利店都有取悅顧客的特色盒飯、面包等PB自有品牌商品,伊藤洋華堂、永旺等超市也紛紛效仿開發自有品牌商品,7-Eleven自有品牌銷售占比將近60%,故被稱為制造型零售業。
那到底如何才能拯救中國的零售業、電商業呢?筆者認為只有日本7-11集團會長鈴木敏文創立的“單品管理”哲學才能救中國零售業、電商業。何謂單品管理,即把IT當成核心業務去經營,借助強大的IT信息系統的數據分析,時刻分析每一個單品的銷售動向,搞清其暢銷、滯銷的原因,并以假設的方式進行合理備貨或訂貨,等上架銷售后驗證當初的假設是否正確與否,等下次備貨時再調整未來的假設方案,循環往復地假設-驗證,才會讓參與商品開發及銷售環節上每一個人都能找到暢銷品,及時排除滯銷品。單品管理不以競爭對手為學習對象,而以自己為競爭對手,日益精進超越自己。優衣庫、無印良品等其他零售業都紛紛在學習“單品管理”。
為了研究“單品管理”在不同行業的影響魔力,筆者自2005年師從原日本7-Eleven常務董事CIO碓井誠以來(碓井誠對于日本7-Eeleven關于IT經營的貢獻等同于大野耐一對豐田汽車的關于精益生產的貢獻,IT就是零售業的生產力),一直在探索單品管理在百貨、超市、服裝、餐飲、食品、醫藥、家電、家居等不同業態應用,仍不能理解其全部的精華,只能邊學習邊實踐,并成立了以碓井誠先生的姓命名的精益零售研究中心(上海碓胤精益零售研究中心),把“單品管理”與“IT經營論”總結成“精益零售”思想,下面就把我的研究心得簡單分享。
1990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耗時5年耗費500萬美元將豐田汽車“JIT即時生產”總結成精益生產理論;西班牙Zara借鑒豐田汽車開創了需求拉動柔性供應鏈,Zara的IT系統都是豐田汽車協助開發的;美國丹納赫集團借鑒豐田汽車研發出DBS精益業務系統成為世界500強;日本7-Eleven學習的也是豐田汽車JIT即時化管理思想。造就豐田奇跡的是美國戴明博士發明的PDCA質量管理體系,即計劃、執行、檢查、反饋,7-Eleven創始人鈴木敏開創的“假設-驗證”方法來源于PDCA,但又總結升華超越了PDCA,目前日本零售業廣泛在使用“假設-驗證”方法,關于兩者的對比可以參考我之前在我公眾號(公眾號:精益零售leanretail)寫的文章《7-Eleven的單品管理如何活用到其他行業》。
“精益零售”源自日本制造型零售業7-Eleven創始人、日本新經營之神鈴木敏文“單品管理”哲學及碓井誠“IT經營論”,已廣泛應用于日本零售業、電商業、服務業。日本7-11在1991年收購美國7-11后,碓井誠作為重建美國7-11的負責人,導入“單品管理”思想將瀕臨破產的美國7-11救活了,2002年碓井誠負責北京7-Eleven的籌建,也帶來了“單品管理”思想;鈴木敏文在1992年擔任伊藤洋華堂超市CEO后導入“單品管理”,讓已衰退的伊藤洋華堂重獲新生;現任職于7&i(7-11母公司)常務董事的大久保恒夫于1998年為優衣庫、2002年為無印良品進行了改革指導(參看大久保恒夫出的書《世界最賺錢零售店的經營課》);曾在伊藤忠與7-11聯合開發產品的澤田貴司于1998年加入優衣庫后將7-11團隊MD商品開發體制導入,成為了優衣庫副社長;出身于IBM曾擔任優衣庫社長的玉塚元一現擔任羅森便利店社長。
鈴木敏文簡介:被稱為日本新經營之神,1932年出生于日本長野,1956年畢業于中央大學經濟系。1963年成為洋華堂公司的職員,1973年創辦日本7-Eleven,1990日本7-11收購美國7-11,成為全球門店數最多的連鎖企業(5萬多家店),2005年出任7&i集團會長兼CEO。其主要貢獻是創立了假設-驗證型“單品管理”經營哲學,已被日本零售業廣泛學習效仿。日本7&i集團簡介:亞洲最大零售集團,旗下擁有7-Eleven便利店、伊藤洋華堂超市、崇光&西武百貨、 Good day服裝、丹尼斯餐飲、Seven網購、Seven銀行等多業態子公司,集團年銷售額超過10萬億日元。主要出書《零售圣經》、《經營的原點》、《一位經營鬼才的自白》等。
碓井誠簡介:1945年生,曾在日本7-Eleven工作25年至常務董事信息本部長,建立了信息復雜度僅次于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全球零售業最高水平的7-11信息系統,被譽為設計和建成了支撐7-11事業基礎的第一人。并領導了美國7-11重建的業務改革與系統改革重任以及北京7-11的創設。在碓井先生幫助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把7-11的成功事例作為經典案例來學習。在2003年碓井先生代表7-11日本,歸納了7-11的戰略·IT和系統實績,獲得了哈佛大學商學院波特教授頒發的波特獎。主要理論:IT經營論。主要著作:《制造型零售業7-Eleven的服務升級》。
- 該帖于 2016/1/4 9:22: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