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有腿玩年(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意思,那是好事),
而我們來說說線下的“店玩天”。
這個我的自創詞,顧名思義,就是“一家店能讓你玩上一整天”。說得簡單點就是一站式購物中心嘛……
下面是思考時間,
怎樣的商場才能算入選我們“店玩天”名單?
我們用品類來篩選吧:
要有吃,包括大餐飲、小餐飲;有買,這點絕大多數都具備,但為了避免有些濫竽充數的品牌得票,我們把品牌的質量提高到至少有優衣庫、ZARA之類的快銷品牌吧;有玩,尤其是給小朋友玩的地方;有憩,咖啡店、甜品店、書店等等,可以殺時間;有看/唱,電影院或KTV等。
所以,篩選一下,雖然有些商場體驗性非常強,即使缺少其中一些元素也能玩上一天,但我提出這個概念就是想看看,我們身邊符合這些大而全標準的究竟有幾家?其實全符合的并不多,而坐落在莘莊的仲盛世界商城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之前的老東家在仲盛有主力百貨,因此,個人其實對這家店并不陌生。但近段時間卻少有機會去,標題半年去一次的說法夸張了點,但幾個月肯定是有的。一方面由于坐享仲盛社區商業老大地位,本質工作是服務于莘莊市民,我等大浦東屁民就少去湊熱鬧了;更重要的是,某周末從閔行過去吃飯,繞商場排隊停車到無可奈何離去總共花了1個多小時,這樣的情況只在八佰伴和大悅城發生過,從此不敢再去體驗周末客流。
今日有機會過去與朋友小聚,雖然整家店格局規劃沒有太大變化,但還是有些小感觸,乘還沒褪去,趕快寫了吧。
首先是,社區商業并非不能做中高端時尚。
此觀點我也是因為耳聞目染后才會有感。
高質量的社區商業絕對不再是個淘便宜貨的地方。
VS這樣的品牌,開在西藏路來福士毫無違和感,但開在仲盛也能取得不錯的業績,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早在VS進駐之前,仲盛的一眾高質量設計師女裝品牌在并不熱門的區域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initial將首家體驗店做在仲盛也很能說明問題。
VS占據了仲盛最好的入口位,也為這家店的定位提升做了基調,否則還真難以和新鴻基競爭。
高人氣加上國際品牌進駐導致的裙帶效應,就是能夠吸引到一些有品位的好品牌進駐。
很榮幸這家個人推薦的品牌能夠在仲盛開出上海第二家店,該品牌的另一家門店在港匯。
空間利用到位,布局清晰。
早在幾年前莘莊百盛可謂整家店的香餑餑,仲盛依舊在眾多空鋪的包圍中努力填洞。時至今日,商場早已開始將通道等公共區域的空間也利用起來了。
作為購物中心,公共區域的規劃更類似百貨布局,更考驗商場的規劃及設計能力,在經過幾輪品牌調整后,我們也能看到仲盛在此方面進步顯著。
在品類的規劃上,也盡可能保持一致性,將百貨的優點運用到購物中心的規劃中,就會令人感到舒服。比如這塊隱形眼鏡的區域,韓國品牌素雅,主打功能性,日本品牌華麗,主打美瞳。
又比如這塊區域,活脫脫傳統百貨布局方式。總體動線規劃還算清晰,品牌定位上也在我上次來看時進行了調整,更趨一致性。
個人認為,木九十是非常適合做在百盛的品牌,但卻在仲盛開店。可見雖然購物中心開業時,主力百貨店為其拉動了人氣,但在競爭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品牌的零和博弈也難以避免,租金還是扣點,形象還是氛圍,都會成為品牌選擇的關鍵考量標準,也是考驗購物中心和主力百貨誠意的時機。
非常有趣的是,有競爭也有融合。
仲盛在利用各種空間進行百貨式規劃,而百盛集團則也在求變,旗下的咖啡品牌作為乙方進駐到了購物中心。
同樣,百盛也在調整中引入ZIE ZAC等自營品牌,將傳統特賣場打造PARKSON OUTLETS概念。
這些都是這家目前莘莊地區的商業頭牌為鞏固自身地位所做的努力,龍之夢開業數年,尚不能威脅到仲盛的人氣和地位,但坐擁更好地段的新鴻基一出手就難說了。
莘莊地鐵區域極有可能營造出陸家嘴ifc和正大廣場的格局,對消費者來說當然是好事。
回歸正題,除了一些直觀感受外,仲盛的餐飲,兒童服務業態也一直處于品牌升級調整中,電影院,亞馬遜兒童樂園等娛樂業態最終讓其能成為“店玩天”名單中的一員。巧合的是,正大廣場也符合此條件,聽說今年會有大調改動作,我們拭目以待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