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鋪管理與店長管理是零售業中兩項重要內容,現在都在講線上線下融合,只要涉及到線下商業,就繞不開這兩個問題。零售企業要想做大做強,更不能回避。
我們先來看看數據,優衣庫在中國有超1000家門店,星巴克超2000家,7-11也有近2000家,這就意味著需要2000-5000個店長。另外,以一個服飾品牌為例,假如每年要做到10億的總規模(這并不算大),而每個店做1000萬的話,也需要100個店,那需要100-200個店長。
從以上兩組數據就可以看到,零售市場對店長的需求之迫切。
去年9月,西貝賈國龍在北京發布了新品牌“西貝燕麥面”,并且宣稱要以內部創業(加盟)方式推進,幫助西貝實現全球10萬家店的計劃。而還不到半年時間,這個計劃就終止了。在我看來這是顯然的,因為他沒有可能準備好10萬個店長,沒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培養10萬個店長。
老板有激情當然好,可明明做不到的事情(10萬個店)還講出來就不好了。這樣不靠譜的說法,其實傷害的是這家企業,傷害的是員工對于老板的信心。
所以,對店長這個崗位沒有足夠的認識,就做不大也做不強零售。
店長真的這么重要嗎?
店長是一家門店開出并保持正常運營的必要條件之一,同時,店長也是企業與員工的紐帶。很多時候,員工對一個品牌的認同感是從店長開始的。沒有店長的認同感,哪來員工的認同感。
一方面,中國零售市場商業網點分散,距離總部又遠,門店與總部的聯絡非常困難。另一方面,每家店鋪的商業環境不盡相同,總部營運部很難統一管理。
所以,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認為“店長堪比CEO”。
《看優衣庫如何用7年培養4000店長》一文中提到,柳井正沒有把“店長”簡單定位于“門店經理”,他認為“店長應該是知識型的勞動者,眼界開闊能獨立思考并采取行動,追求安定的人是不能勝任店長職位的�!薄暗觊L本質是依靠自己的獨立判斷快速采取行動的商人,可很多企業卻要求店長像公司職員一樣按照本部的指示行動。”
最近我和一個全球連鎖企業的店長聊天,他們企業認為,一個門店的選址大約能決定這家門店80%的經營業績,一個良好的店長,可以補足另外的20%,一個優秀的店長,就有可能突破20%做到40%。而一個差的店長,不僅不能保證80%的成功,還有可能將經營效果降到50%。
不僅如此,一個優秀的店長還有可能帶出未來的好店長,那這個效應就無法估量了。
你的企業有培養店長的能力嗎?
前不久,我收到了一份線上生鮮品牌的落地計劃書,看后覺得可行性是有的。我有一個提議就是,第一個店必須讓他親自去做,他所有的運營計劃都將通過這個店得到驗證。他欣然答應,讓我6月份去檢驗成果。
當你作為店長親身體驗每一個環節,找到一個門店運營的關鍵點,才有可能在后期有改善與提升的能力。
也因為想做出規模和影響力,所以店長儲備非常關鍵。這就要求企業要有一套完善的店長儲備機制,包括前期的選拔、中期的培訓,后期的晉升以及總部對于各門店店長的支持等等。
前面提到的優衣庫、星巴克、7-11之所以可以做到遍布全球,而有的企業卻只是曇花一現,歸根結底,店長培養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首先,需要很強的企業品牌認同,其次,需要人力資源系統來支撐。最后,當然需要市場來檢驗。
如何才能建立有效的人力資源體系,正是我們下一期《厲玲半月談》要講的題目。
20期預告:品牌店的店長
《厲玲半月談》
在百貨業,厲玲是一個符號,她擔任杭州大廈購物中心、銀泰百貨總經理的1993年-2004年,是中國百貨的黃金十年;后來去過深圳萬象城、北京華熙長安商業,2009年開始退休。時至今日,厲玲還是那么熱愛行業,做事純粹,說話犀利,自信、勤思、健朗。
她說被別人懷念是因為“沒有停止過思考”,她說自己屬于那個“頭腦清醒”的少數派,更可貴的是,她至今還保有老派匠人那種迷之社會責任感,在該享受天倫的年紀,愿意用振聾發聵的聲音為其熱愛的行業繼續發聲。
歷史需要傳承,思想需要激蕩。
聯商網和厲玲聯手推出“厲玲半月談”欄目,期待能給行業帶去更多不一樣的思考。
欄目組E-mail:[email protected]
更多信息,詳見厲玲專題:http://www.ntjiede.cn.cn/z/lilin/?SubId=1306
(來源:聯商網/陳肖麗 編輯/李燕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