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布局調整,你有思想嗎?】
【旺季沖銷售,淡季整柜臺】最近很多客戶都在忙于調整賣場,不外乎以下方面
1、針對新開門店,特別是去年下半年開業門店,馬上根據銷售情況作賣場布局,品類調整
2、開業多年的老店,抓住淡季時間升級整改
以下一張圖紙,是最近一位客戶傳真過來,也是一位多年零售人做的圖紙,其中具體情況,整體面積1126平米(CAD圖紙測量),應該屬于食品生鮮加強型超市。
詳細圖紙規劃如下:
圖紙設計是超市最復雜的一個環節,包含太多商品習慣,顧客消費習慣,當地供應商支持體現,但是最核心要體現設計者的全局思維能力,針對這個圖紙,我們只能友善的提醒以下九點:
1.生活型超市整體面積1200M2,強制性動線真的顧客滿意嗎?入口在左邊,右邊為什么一定要擋死,一定要讓顧客進入非食品區域,走到最里面生鮮?
【建議】1200M2的店我們建議讓顧客購物更自然,舒服,其實這種類型的店顧客購物目標非常明顯,不需要太過于走強制動線,怎么舒服讓他怎么買,左右都設計入口,中間出來,買生鮮或是百貨可以選擇不同路線,就讓顧客兩個字“方便”
2.每個地堆之間距離1.2米真的舒服嗎?
【建議】地堆距離增加,讓主通更加寬松,更多優化排面重復性商品,過季商品,讓排面銷售最大化,地堆體現費用商品,A類商品
3.真的需要生鮮放在最里面嗎?
【建議】生活型超市商圈輻射力有限,顧客都是目標購買,生鮮肯定是主力,其實嘗試讓生鮮在最方便位置也未嘗不可
4.家庭用品分類面積真的需要這么大嗎?
【建議】大部分民營企業沒有足夠去考察這個分類能力,導致這個分類貨架商品重復性大,分類寬度不夠,深度有余,比如常見的沐浴花,插座,口杯,紙巾盒等,所以這個分類排面注意優化分類深度,保證品類齊全,價格帶合適即可
5.休閑食品貨架占比夠不夠啊?
【建議】參考百貨分類,這個部門商品排面數量分配值得商榷,按照季節性來說,不可能膨化食品的貨架弱于沖飲品貨架數量
6.家樂福最早就說煙酒飲料部門,為什么就不能吧飲料對接休閑食品,酒類對接保健品類,早期的分類就不能打破嗎?
【建議】企業商品組織表一定根據自己客群來分析,特別是生活超市,便利店,讓顧客方便購買是王道,單純照抄以前大賣場商品組織表,未必適合自己。舉例說明:牙簽,在大賣場屬于一次性用品,在便利店,他可以作為口腔類和牙線牙膏,牙刷關聯。更加獨特的是,有一家便利店客群都是女生,牙簽和美容工具放在一起,因為女生用牙簽作為化妝時候用。所以了解顧客最重要。
7.如果是夏季排面,糖果,巧克力面向主通道真的為了銷售嗎?可能是防盜吧?
【建議】設計者在考慮面對主通道品類設計,要充分考慮商品的季節性,包括商品的沖動型,目標性原則,才能最大化提升顧客購買頻率
8.如果是季節性排面,盒裝餅干真的需要這么大嗎?
【建議】盒裝餅干在夏季和膨化食品排面一樣大,有點……!
9.如果是夏季調整,白酒位置比啤酒,飲料都要好,真的嗎?
【建議】季節性調整,肯定要突出季節性商品讓顧客便于看到,便于買到,這個體現設計者對貨架空間、品類屬性的水平
限于時間關系,其他問題就不再一一贅述。
【針對布局觀點】
賣場布局設計是在賣場選址之后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充分體現零售人水平的試金石。
必須清楚布局沒有絕對對與錯,人人都有發言權
必須清楚便利店,標超店,大賣場不同布局的分類特點
必須清楚商品的特性,沖動型,目標性,季節性變化
必須清楚品類銷售重點,每個部門的核心品類面積規劃
必須清楚賣場位置的特性,高通過率和地通過率的關系
必須清楚賣場貨架的特性,陰面和陽面的關系
必須清楚賣場是首先提供顧客購物,其次賣場是超市的,最后才是賣場是供應商展示的
原創文章,隨意吐槽,口味不同,請勿見怪!
民營零售那些年- 該帖于 2017/7/11 14:5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