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誰啊 要分析這么全?總經理?分析多了你腦子還清醒的了么?如果要是我的話我會有選擇性的分析,僅供拋磚頭的.....讓大家見笑了
1.中類銷售分析:中類銷售排名前五名的中類說明了你的客層的大概年齡段。
2.小類銷售分析:以中類銷售前五名為基準線細分小類得到的具體數據可以比較精準的得知主力客層的年齡段和喜好。
3.從滯銷商品分析中分析商品陳列是否有問題,到底是選品的失敗還是陳列方面出了毛病。
4.商品周轉率的快慢決定了你的資金的占用是否出了問題,同時還是一個門店店長經營狀況好壞的晴雨表。具體周轉時間你問別人吧,不同業態周轉天數不一樣。
5.商品排行榜-_-||:你自己查資料看看二八法則去,這里我就不臭貧了。
6.市場占有率:.......沖您問這問題,您那單位短時間內用不到.....
7.人效分析:這個問題很殘酷。涉及到開源節流節省費用,合理的利用員工發揮最大的實際工作效率,同時還需要合理的給員工開出一份滿意的工資。現在的時代不再是計劃經濟的年代了,同樣也不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的年代了,多勞多得。一個蘿卜可以很多個坑的。打個比方,我們這里促銷員也會收款,當然能收款的促銷員會適度的收取保證金的,同時監管制度是起到保障作用的。
基本上這些數據你能用心分析出來了,也就沒人能蒙的了你了。
最后提醒你,數據是用來分析的不是用來看和匯報的。如果我們的上級需要我們匯報這些那一定是因為他們極度不信任你。為什么不信任你?這里肯定有必然的原因,那就是我們沒有合理的運用使其發揮到極限,如果發揮到極限沒有起到效果,請參考:人才市場招聘指南。
個人意見
坪效:一般不同業態很難對比,比如小店的坪效一般比大賣場高(只是一般而言,因為通道小)。這樣主要指相同類型的門店。當然主要是布局問題,也有商品陳列問題。如果認真去對比的話,就可以發現一些問題,從營運來看,比如堆頭陳列商品不一致,端架陳列商品也不一致。也會會出現不一樣的。同樣的堆頭,不同的商品,銷售效果是不一樣的。
品類(單品)同比環比分析:同一類商品或者單品,去年銷售的好,今年為為什么銷售的不好,這個應該管營運的人來匯報。很多原因。
人效分析:別人日均銷量20萬90個員工可以搞定,某些店20萬100人還沒有搞定,還缺員。如果標準配置是100人,應該獎勵90個員工能搞定的店。而不是去減人或者處罰。
滯銷品分析:滯銷最后庫存變化日期,未達到多少天的商品。如果食品有保質期,很容易過期。有的百貨兩年也許也沒有賣動一個。 對于營運來說,可以合理建議調整排面,擴大暢銷或者毛利高的商品。(主要看營運和采購職責)
客單分析:有整店客單,部門客單價,大類客單價。整店客單主要用于活動,部門客單在選擇驚爆的時候有點用。大類客單-價格帶、商品結構、商品陳列等都有關系。
商品周轉率分析:就是合理的庫存和資金利用。就算是代銷,也要倉庫位置和人員盤點。
商品排行榜:這個就是重點商品關注,說到重點商品就知道了,保證庫存、保證訂貨、保證陳列、保證。。。等等
供應商排行榜分析:重點供應商關注。知道了也可以做很多事情,客情、訂貨、支持與合作等
市場占有率:你在這個區域的面積、銷售占比。有了這個的時候,很多廠家、供應商就會有更多的支持!
2014-01-14 08:51被設為骨貼,積分加20,金幣加4- 該帖于 2014/1/13 20:00: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