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
積分:648 聯商幣:380
| 只看他
25樓
要看能不能過這坎啊,調整無效的話將會面臨更嚴重的問題!
| 只看他
26樓
早年國際各大百貨業巨頭搶灘登陸國土的時候,政府從政策面,業主從租約等實際利益方面給予各種大幅度優惠;隨著時間的推移,國人對外國品牌的推崇迷信,逐步變成了審慎比較后擇優選擇。租約的到期,租金上漲,人工成本,各種成本的上漲(最主要是消費者的心理他們沒有讀懂 造成了消費者的流失),使得原先憧憬中國市場成本有可能長時間不變的國際巨頭們打翻了如意算盤;這就是優勝劣汰。沃爾瑪在國際舞臺上暫時是巨無霸,但是沒有學會如何在國土上生存和鞏固壯大的方式方法。同樣是叢林,不一樣的捕獵者,他們被淘汰是時間問題。Paypal不也被支付寶化了么?步步高,永輝等說不定就哪一天來接手沃爾瑪在國土上的地區分店了噢。2014-01-06 12:43被設為骨貼,積分加20,金幣加4
退思居士
積分:2410 聯商幣:1117
| 只看他
28樓
正常的輪換調整,按照中國區的一把手的改變而改變,新上任者不要負擔前任的錯誤之處和壓力,可以按照公司的想法做些改變,例如關掉一些門店,特別是以前收購好又多的一些很爛的門店
平庸角色
積分:17162 聯商幣:5780
| 只看他
30樓
在中國大陸現時這樣的經濟大環境以及“沃爾瑪”在大陸經營了這些年的功敗垂成考慮,“沃爾瑪”首先要做的肯定是怎樣從文化、理念上作大的扭轉,使之真正適應“國情”,實際是適合中國消費者的消費之情。從一二線城市轉向三線甚至四線城市,也必須是“本質”的轉,如果僅是經營地址的“轉”,是轉不出什么大的變化的,因為三四線城市同樣會逐步有“競爭”、有“飽和”、有“成本增大”等影響甚至被挫敗的因素
| 只看他
33樓
一二線城市核心商業區區租金高漲,三四線城市正當其時,和10幾年前的一二線城市人均gdp相像,一關一張,突破超市概念,社區型購物中心,適應中國國情。
| 只看他
34樓
96年沃爾瑪登陸中國,沿用美國的操作超級市場和會員店同時發展,但當時的中國經濟還達不到會員店的發展要求,比如家庭轎車擁有量,道路的發展情況和家庭的消費習慣,還沒有習慣周末開車去郊區購買一周的生活用品,所以后期會員店發展停滯,在大力發展超級市場。但隨著這幾年,城區地價上漲,人工上漲,裝修成本上漲,又有電商的沖擊,使超市的運營成本高居不下,同時成本的增加使商品的售價無法同電商競爭。現在家庭擁有轎車已經很平常了,周末一家人外出度假、游玩也很正常,郊區的會員店就有了發展空間,所以沃爾瑪在發展重心上向會員店轉移,這是很正常的。建議國內超市也應考慮一下未來的發展,與其和電商競爭線上不如做好自己的線下實體。
| 只看他
38樓
隨著中國城市的擴大 ,城市間高速交通的增加,人們的活動半徑也在增加,有車一族慢慢不能接受各大城市中心的交通擁堵,那么在城市市郊的綜合性購物中心和奧特來斯將慢慢成為有車一族的購物、休閑首選,沃爾瑪在國外的山姆店模式在中國的市場 就成立了,10年前沃爾碼剛進中國時在城郊開店失敗是因為當時的購物習慣沒有,現在正是好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