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如果我是三家以上的總部采購,每家門店蔬菜銷售要三噸以上,是可以基地直采的。前面三個月不要怕虧損打開了市場之后,經常和基地保持聯系。然后就可以和批發市場的批發大戶口談合作了。談的技竅之一:老板,我一天能銷10噸大白菜,我兩合伙拉菜吧,我分擔你的費用,你天天賣新鮮菜,賣好菜……。 技巧二:老板,你這菜進得好呀,就是你的店位置不好。你看你前天的菜還有這么多。這樣吧,我們合作。你每天拉菜幫我一起拉上,我給你算運費和辛苦錢。
帥哥,你是生鮮采購就明白,外地菜批發有三種模式批發戶:一種 專業做一種菜的批發戶。比如黃瓜季節來了,就來一車黃瓜。大白菜季節來了,就裝一車大白菜。這種批發戶口就走量。 一種是專業只賣幾樣的。比如說這個批發戶就只做大蒜。或土豆或茄子。一種是做得豐富,菜品每天換的。 最后就是挑擔三輪車的本地菜葉菜為主,我就不算批發戶口。那么這三種批發戶,那些走量為主的批發戶是最好商量的,因為走量,一來一個單品可能就是一大車幾十噸,這種批發戶投機性最強。碰到那天運氣好,同品的大車沒人發貨,價錢賣得好,他就一車有可能賺幾萬元。如果運氣不好,來大車貨天氣不好,菜又儲不了,就有可能虧本幾萬元錢。這種商戶最好談合作。一車你要了一半,他怎么不高興。他每天賣新貨才好。第二種是那種專營的,這種客戶做一般是比較好收儲的菜。比如,南瓜,冬瓜,土豆等等。這種批發戶如果你不了產地價格和他就談不下價格。第三種那種菜品豐富的批發戶,可以做為我們常規菜的供應商。 所以,基地直采就和我們食品進貨的操作是一樣的。如果供應商給我們的價格達不到我的要求,我就到外面采貨或是串貨,搞死市場,我看你和不和我談價。現在的蔬菜市場可是不會代理權的。 所以,只要生鮮采購一知道那家批發商是走廣西菜{茄子,西紅柿,蔥蒜},哪些菜是云南菜{各式鮮辣椒,豆角,土豆……},哪些菜是山東菜{芹菜,西蘭花等},然后你要是再能跟著混一兩回基地,認識一兩個基地發貨的人,呵呵……。你就好操作了。
所以,基地直采和本土批發市場批結合起來,才能完全可以控管好庫存和損耗的問題的。 所以,合力在市場上拿貨是正常事,至少生鮮采購有本事。你以為一天賣5.6噸土豆還要保證蔬菜有16%僅憑批發市場的批來的價格能做到?每天幾噸的土豆可不是普通家庭消費者能消費的。你是生鮮采購就知道那些小飯店和小工廠的采購員可都是批發市場的常 客,如果沒有優勢這些人可是精得鬼一樣。所以你說的這個問題不是說批發價比你們少一點的問題,是絕對有一個合作在里面。
云燈曾經睡在蔬菜批發市場達二十多天,還曾經和我們湖南的廣西幫{到廣西靖西}拉菜的產地去過,親眼見他們從田間到地頭,什么上田價,會么上車價,什么批老葉價等等流程和落地到岸加價方式。批發如果不是損耗性太大的蔬菜,秋冬可能附除掉費用批發商要賺30%,如果是損耗大的蔬菜批發商就要翻倍{當然還取決于當天整個市場到貨量有多少}也可能要加一倍或是更多。
所以你看到的合力在蔬菜批發市場拿貨可能是拿常規菜,如果是大貨,可能要想別的辦法或是與批發商合作,不然撐不起16%。
2014-07-07 10:03被設為骨貼,積分加20,金幣加4- 該帖于 2014/7/4 22:4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