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沒拍過那兒的照片,隨便在網上找了些。
1、這個是效果圖,地球人都知道,效果圖是超越現實的,:)
2、這個是實際圖
3、這個可以看出通道設計比較寬,不要嫌寬,高峰的時候才知道.說樓主分享的市場管理未必規范是因為有些鋪的陳列已經超出陳列警戒線。
4、高峰的時候,一般陳列貨量不會有這么大,貨主要放在鋪內的保鮮冷庫,更多的庫存在附近冷庫里。
5、二樓的干雜貨區
6、菜區,陳列不會那么豐滿,現場感覺會好一些。供貨量是不用太擔心的。
7、這是小鋪的樣子,一般的商鋪背后的那道卷閘門,打開后可以與貨柜車直接對接。第一張效果圖里顯示的各個區域之間之所以這么大,主要是用于讓貨柜車可以直接與商鋪對接,另外還可以停社會車輛。
海吉星的合理性,主要是在整體運作,(國內其它大批發市場應該也不差,不過比較大的批發市場,我只看過深圳平湖海吉星和廣州江南市場),可能圖片沒樓主分享的好看,但是有些是拍攝問題,近距離拍批發市場的商品,絕大部分商品一般都會比較好看,畢竟比零售市場要新鮮,而且商家會打理。
2014-10-21 11:36被設為骨貼,積分加20,金幣加4另外,我個人看待專門的批發市場,未必需要特別好看,整體規劃便于批發商收、發貨、倉儲和店鋪批發。
至于商品,大多都包裝標準化,但是商品標準化,這個困難太大,倒不是批發商做不到,關鍵還是零售環節不買帳,要不,能賺更多錢,誰都肯去賺。國內生鮮商品標準化困難源頭在零售環節,如果消費者愿意買單,自然會牽動批發商和上游農產品基地,比如,真正做供港貨(有些是打招牌的)的標準化程度會比較高,即便有的菜源是從菜農手上收購,但是經過精加工過程后,貨物就可以做得很漂亮。
海吉星設計的商鋪一般比較小,因為,商家一般經營的品項也不會太多,小件商鋪直接成交,大宗會走倉庫。別小看這些小鋪子,我曾經被一個不起眼的小鋪的人帶到附近的公司,應該占地有近萬平方米,辦公室,大型冷庫,加工區域,一應具全。
2014-10-21 11:36被設為骨貼,積分加20,金幣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