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絲逆襲——記雙十一前夕我在實體店里購物
今天我購物了,買了一雙天美意的鞋子,在一家商場,8、9月份時我就看過這雙鞋子,但當時沒買,因為是現在這個季節穿的,那時的價位有點高,也穿不上,就決定等過段時間再來看看。在網上看到了雙11的預售價是四百多,就是半價活動。而武漢的商家基本上這類品牌都會到12月底的時候半價銷售。網上也沒有多少優惠。今天逛到一家商場,意外發現那雙鞋只要309元,剛拿起那雙鞋,導購熱情的說今天做活動,再減60元,249元,果斷買下。以前在武漢sogo購買天美意秋季皮鞋時,基本上沒低過這個價位,一般都是等店慶做活動時買,也就對折,最后一次參加sogo店慶購物時,看中一款鞋,從十一等到店慶做活動,到了店慶活動時,那款皮鞋還從2百多漲到了三百多。送券收券意義不大。當時為了湊券還買了另外的一款鞋子,結果活動一做完,沒幾天,另一款鞋子立馬降價一百,真是白湊券了的。天美意和另一款鞋子都是百麗旗下的品牌,百麗旗下的鞋子到處遍地開花,每家商場都有,這種聯營專柜的價格在每家商場基本都差不多,這也是當時一些商家經營的一個縮影。而且打對折的活動一般都是在圣誕節,元旦,春節期間做活動,算是活動力度最大的。但今天的購物,我覺得現在線下經營的優惠比較多,推出的時間也比較早。想想今天的購物比雙11天貓的優惠價還便宜了210元,心情很好,雖然還是用去了249元,雖然在現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下,覺得真是只要買對商品,錢還是值錢的,至少比我以前在商場里購物便宜。我相信價格體系的轉變,也是未來商品流通的一個趨勢。
今天看看商場里面,還是有一些人流量的。上次寫的時候還寫掉了一點,就是實體店短期內不會全軍覆沒,還有一個原因是都在網上銷售,沒有了實體店,人們在哪里去試衣服,試鞋子呢?今年我看一些天貓的旗艦店推出網上購買線下提貨的標示。既方便大家購買,也為線下積攢人氣。今天的購物經歷就說明了實體店也在找生存的辦法,同時說了有一部分商家在網店里還是墨守成規。或者利用網絡熱鬧的平臺,并沒有給消費者帶來多少實惠。
另外我以前曾經寫過我國目前的商品價格有點高,有的還只是貼牌生產的,進了商場價格就翻番。曾經聽武漢sogo的一個導購說他們柜臺的衣服都是老板從漢正街進的貨,然后換個牌子,價格翻番,別看打三折,一千多的衣服只要六百多,到漢正街批發時估計就一百多。而且還起個花里胡哨的洋名字,其實就是漢正街的貨。這樣的服裝除了進武漢sogo外,還進了新世界中心店,還有其他什么店,我現在忘了。說真的,我以前不知道這些內幕前,我是覺得有些服裝賣的很貴,但質量,面料,款式什么的看著并不好,看著偶爾還有人購買這些商品,我還以為我的欣賞水平有問題。很多人在網上寫海外購物經歷,都說國內的商品買不起,太貴,又不是什么名牌,到了國外,看很多商品跟國內一比較好便宜,就什么都想買。還不是指奢飾品,就是還比較有口碑的日用品、服裝,鞋子等之類。所以我曾經說過我國這些年來的商業發展是有點畸形的,就像曾經看人寫的一篇文章寫到貧困山區的兒童把方便面當成美味零食,還不是能經常吃到的,因為這來一桶在城里大概就3元多,有時還做活動,在貧困山區的鄉間小賣部還買到5元多,有時會更高。而且鄉間小賣部也沒有更多的商品可供選擇。城市里生活水平,薪金水平比貧困山區要高一點,但貧困山區的商品沒有城市里豐富,方便面還比城里賣的貴。我國今年以前包括今年的商業物價結構和國外比較起來就跟這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實際生活中,我發現也是這樣,去年年底在上海時發現那里衣戀旗下的女裝品牌,像SCOFIELD、E∙LAND、TEENIE WEENIE、PRICH在有的購物中心當季的冬款直接打5折銷售,去年的款直接打三折銷售,在無錫看到八佰伴的天美意有的鞋子直接打5折,還有的直接打三折銷售。營業員說有的打三折的也是今年的款。而在武漢,我看到的是商場里面衣戀的女裝品牌做活動,基本上時滿200減100時,被一些女人圍的人山人海,都是以前的款才做這樣的活動,平時這些柜臺對當季商品都會擺出一副高貴的姿態說我們不參加商家的活動,我們不打折。在上海看見這些品牌的衣服比武漢賣的價格便宜多了,但沒看見這些柜臺被女人們圍得人山人海。很平常的樣子。天美意這類百麗旗下的牌子到年底做活動也一般都是對折,沒見過對當季冬鞋打三折的。上海的平均工資水平要比武漢高,但這些在上海和武漢的商場都有專柜的品牌,上海的價格就相對便宜點,還有其他一些小商品,我在武漢舍不得買,在上海還挺豪氣的買了兩份,因為和武漢的價格比較起來很劃算。在武漢的沃爾瑪的都樂菠蘿賣8-9元一斤,有時漲到10元以上,在上海的超市,都樂菠蘿總在5元多\斤的價位,在街邊的水果攤只要3.99元\斤。還有好多好多都比武漢便宜。在上海在一定時間內公交工具轉乘可以優惠,公交車一般兩元的票價,轉乘時優惠一元,一元票價的公交車,轉乘時免費了。武漢是出了名的工資低物價貴,這也是一種畸形發展,但很奇跡的是就這樣的收入與支出畸形發展的社會經濟結構,還支撐了武漢商業很多年,還締造了武商集團這樣的商企,武漢人真的生活的很頑強。在看到一些商家三天兩頭忙裝修,隔幾年就升級裝修的時候,在上海看到的是利用當地的老廠房改造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既保留歷史建筑,又結合一些老廠坊的特點,周圍環境的特點,進行因地制宜的改造,形成新的商業板塊,也改善周圍環境,也給周邊居民購物帶來方便,不用購物都往南京路,也不用為了便宜都把折扣店開到周邊郊區或縣城。與現在一些城市千篇一律的圈地建廣場,今天這里一個廣場,明天哪里一個廣場,建來建去都差不多,就連購物中心了的租賃的也差不多。當然上海也有的商家也沒有什么優勢,有的東西也賣的老貴。我看里面人流量也不多。在上海乘坐地鐵等交通工具時,耳邊總響起廣播里播放的這里是上海,這里是東方明珠,那種自豪感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確它有它值得驕傲的地方。
真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啊。
看到亞馬遜加入到海外直郵的消息很高興,不過進入網站還沒發現這項新業務。曾經買過的商品也沒做什么活動,以前在亞馬遜上購物覺得亞馬遜真是很低調的實實在在的讓購物者很實惠,很喜歡它家的自營系列做優惠活動,而且有的是垮品類的聯合優惠活動。我覺得它家的優勢跟淘寶天貓比較起來在自營系列方面做整體優惠活動很實惠,淘寶因為都是商家單體入駐,就像一些物業出租給各種各樣的零散商戶一樣,都是自己推出活動,了不起就是在某個特定的日子大家一起做活動。這也是亞馬遜吸引人購買的地方,想著是自營的應該對正品有保證。盡管有很多商品比淘寶上的貴。更高興的是覺得亞馬遜能聽取消費者意見。
曾經在亞馬遜上買過一件小商品,宣傳頁上寫的是國外進口的,在商場里也有,也曾在商場里買過,但亞馬遜上做活動,差不多對折,但拿到商品后發現產地是中國分裝的,但仔細對比了一下,發現兩者還是有一定的差異。估計亞馬遜在中國的自營的商品也是從中國代理商那拿的貨,于是寫商品評論一件說,沖動是魔鬼,以后不能看到便宜就想購物。然后寫了網購的商品和在實體店里的差異,覺得這次購物很失望,同時也建議亞馬遜既然在很多國家都開有網站,也有自營商品,為什么不直接從國外進口呢,利用海外集中采購,從國外的生產廠家直接進貨,以物美價廉的商品吸引消費者,這樣才有競爭優勢啊。
我不知道亞馬遜是否重視每位消費者的都購物的評論,還是看淘寶引進海外直郵而學著的,反正不管怎樣,都是推動我國商品流通朝好的方面發展,讓消費者享受到物美價廉的商品,推動社會發展的好的因素。
去年到上海時,遇上一出租司機,司機聽說我是武漢來的,說武漢啊,這個地方就是對外交通方面不怎么方便啊。大意就是武漢地處偏遠,影響了其經濟發展。我當時覺得司機有點孤陋寡聞,誰不知道武漢有九省通衢的說法。但后來從上海坐動車或高鐵到上海周邊的城市瀏覽觀光,才發覺原來武漢真的不方便啊,特別是昨天我坐公汽坐了一個小時,還沒出武昌,還是在武昌中心區域內,還不是到光谷,魯巷,關山等偏遠地帶。坐在公交車上一面感嘆都一個小時還沒出武昌,在上海坐動車或高鐵一個小時都可以到杭州了,半個小時到蘇州,4、50分鐘左右到無錫了,兩個小時到南京了。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可我現在坐車一個小時連個武昌都沒出,甚至都沒轉遍。僅僅只走了武昌的一小部分。
從上海為圓心購買周邊城市動車票時,才發覺原來上海真的很方便,去周圍一些城市,而且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些中國江南名城,這么快就到了,因此票價也很便宜,動車就二十幾,四十幾,就算坐普快也晚不了多少時間,也幾元錢。真的很方便,很多人從上海出發白天去游玩一下,晚上就坐動車回上海了,也免了住宿費,在武漢打的,如果遇上堵車,也要大幾十元呢。上海周邊都是些什么城市?武漢雖然被稱為九省通衢,但看看同樣的時間內周邊都是些什么城市包圍?從武漢到南京坐動車要四個小時,中間經過的大城市也就是合肥,我見識的市面少,不知道合肥有什么好玩的,從上海到南京,經過蘇州,無錫,常州,鎮江等歷史上的名城,經過這么多城市到南京只要兩個小時,票價比武漢到南京便宜一半。我現在才明白難怪別人說武漢交通不方便。
出國的人越來越多,去國外購物的也越來越多,因為國內和國外的商品在質量和價格上有差異,所以人們才喜歡購買,試想一下如果沒什么差異,大家何必大老遠的背那么多東西。高鐵或動車的發展,讓城市與城市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如果高鐵或動車的車票再降降,或再提速,說不定垮城市購物也會很常見。
還有其他武漢和其他城市的差異,我不想再浪費筆墨寫什么了。杭州也是個好城市,物價也比武漢便宜。至少在吃的方面,什么外婆家啊,綠茶啊,白鹿啊,還喜歡吃知味觀的貓耳朵。啊,好好吃啊。
2014-11-03 16:07被設為骨貼,積分加20,金幣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