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已經悄然到來,近期網絡上流傳著幾張全國商場業績的報表,大多數據來自聯商網和業內知名組織“零售男人圈”,雖然圈內人對某些商場的數據準確性看法不一,但大部分還是有參考價值的。
前十座次貌似已然塵埃落定
(備注:該表中的新光天地的數據和聯商網獲悉的數據有所出入,聯商網的統計數據顯示是69億)
在“零售男人圈”提供的150家重點商場的業績報表基礎上,又增加了34家業內關注度較高的商場(詳情見頁尾表單中的藍色字體)。在這份包含184家商場的表單中,排行前10中的9位已經連續三年穩居前十。
其中,新光天地以領先亞軍近15%的優勢占據霸主地位,南京德基上漲明顯,其2014年業績較2013年上漲12.7%,筆者認為這與二期項目開業將近兩年,逐漸步入成熟、貢獻更多業績有關系。
廣州天河城和南京中央百貨在2014年有略微的下滑趨勢。另外,南京金鷹購物中心雖然二期項目已經開業,但總業績已經被武漢國際廣場超越。
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商場人士看到廣州正佳廣場的業績,紛紛感到驚訝,有些甚至感嘆要反思自己的定位,因為正佳廣場的定位并不高,而且自去年7月主力百貨友誼商店閉店換位置后3個月再重新開業,同時正佳為了引進海洋水族館,整個商場多個樓層大面積停業改造,在這種傷筋動骨的大調整下,依然能夠保持高位增長,絕對值依然超越杭州大廈和深圳萬象城,實屬業內罕見。
過半項目,呈現下跌趨勢
附件列表中的184個商場中,有95個項目的業績是負增長,比起2013年增加了近一半。下滑較明顯的以傳統百貨居多,比如天津友誼、太平洋百貨、東方商廈、福州東百、世紀金花等。傳統百貨因業態單一,早先過于依賴打促銷買贈的方式提升業績,但這個優勢在電商風靡時代已經不再明顯,不過也有少部分傳統百貨業績呈上漲趨勢,這與商業項目運營策略有關,比如清晰精準的定位、品牌組合的差異化等等。
據分析,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可歸為以下幾點:
陰霾中也有陽光,逆勢中也有增長
以下是2014年增幅前20名的商場,值得說明的是,一些增幅較大的商場,可能是因為前年的基數不高,另外一些則是因為經營策略穩健而帶來的收益。
逆勢增長的三大關鍵因素
縱觀2014年,商業項目的供應依然旺盛,電子商務的增長依然迅猛,各大商場如何在競爭逐漸加劇的格局中守住原有的江山,生存、轉型并發展,是整個行業面臨的大話題。
下圖附表:一部分的數據來自于iziRetail進行的行業調查,另外一部分的數據來自于業內組織“零售男人圈”發布的信息。(藍色字體為在原表基礎上新增的商場)
�。╥ziRet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