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賞金額:1個聯商幣 未解決
我是覺得不用質疑傳統零售還能存活多久,應該是關注傳統零售業如何與線上結合來做活,從中學習。當年“品類殺手”剛新起的時候,大家不也說傳統百貨店、購物中心要被取代?現階段互聯網+、o2o什么的是大趨勢,肯定備受關注,現代人追新、追奇,偶也喜歡隨大流,微商、電商如雨后春筍,最終能被消費者認可的有多少是未知數。而對于傳統零售也來說,能帶給消費者的“實在”的消費體驗是無法取代的——也是要放大去做的。
至于母嬰,是絕對的朝陽產業,樓主不用太悲觀。做了10年了,經驗自然是豐富的,但在過去經驗之上結合現有局面做出判斷也是很重要的。賣商品,也是賣服務,能帶上情感寄托便更好了。首先明確服務人群,每個年代的媽媽們喜號是不同的,再看到80、90后媽媽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也不同,其次,根據服務人群指定營銷方案、服務內容,特別是售后互動。以前喜歡靠發優惠券來帶動回頭客,現在一樣可行,只是看怎么包裝了。
個人一些小見解,希望能有更多小伙伴一起來討論呀
首先,母嬰行業一定是朝陽產業,大家從各自對待自己家懷孕太太及小寶寶的態度就知道,這一點毋庸置疑,樓主不要悲觀。但是的確,母嬰產品大家對于國內產品信任度不高,而母嬰店在銷售進口商品上相當于全球購等網上購物價格沒有競爭力,難做也是現實情況。但是我覺得商品絕對不是這類顧客額唯一需求,所以我建議不妨再回頭想想這類顧客的需求到底是什么:1、優質的產品;2、專業的孕期輔導、營養保健、產前知識、產后保健、及嬰幼兒撫育輔導等;3、適時的關心,而不是像醫院一樣例行的檢查通知;所以說產品只是一方面的,更多的是專業的服務。
服務不是說搞個嬰兒游泳、游樂場就是服務了,我建議樓主應該尋找專業的人員或機構來策劃針對目標顧客的服務內容,雖然醫院也有類似的檢查及輔導,但是加入感情的真誠的服務恐怕還做不到,這或許就是我們的機會。國外在這方面有專門的家庭醫生完成,讓初為人父母的年輕人變得更加從容和有責任,我想國內的年輕父母也一定渴望得到這種良好的專業的服務。然后在將需要用到的商品融入其中,產品的價格恐怕就每那么重要了。
以上拙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015-08-10 11:03被設為骨貼,積分加20,金幣加4首先,服務是有價值的,如果僅僅是商品的競爭,那你就必須具備商品的競爭力,也就是顧客喜歡的就一定要有,而且價格有競爭力。但從實際上看,這已經變成了別人的優勢。所以應該轉移到服務上來。專業的母嬰類服務,顧客一定需要,當然也樂意為此付出合理的報酬,那么利潤中心從商品轉移到服務未嘗不可,甚至這應該是努力的方向。當商品變成服務的一種的時候,商品的價值也會隨著整體服務而增加。就像你去醫院是看病而不是買藥一樣,沒有醫生的處方,質量再好的藥或者價格再好的藥你都不會去考慮的一樣。
至于什么樣的服務才是你要提供的,那就要從你的顧客處了解了。至于微商,那充其量只是一種工具,工具當然是可以拿來用的,但關鍵還是你要做什么。
想法很不錯,但這需要長時間的投入。如果沒有一定的實力,一般是很難做得到的。不知上面這位朋友是否有現實中的案例可以提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