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呀。那我先提一個問題吧。
本超市在后臺管理系統中,設置了用積分可直接兌換商品模塊。而且該模塊正在使用中,(我在這里先做個簡單的描述,如果不明白可提出問題,我盡量詳細回復)。每到指定會員日(現我店每月有兩個會員兌換日),會員可以用指定的積分兌換商場內指定的商品。兌換商品的清單由采購部提交,經審核后公告。各部門在兌換日前一天,將指定商品交到客服中心(數量通常為幾個到十來個不等),視商品體積大小而定。客服在規定的表單上進行登記。體積越大,數量越小。然后由顧客根據積分卡上的分數選擇需要的商品進行兌換。兌換后在系統中登錄會員兌換信息,交由相關人員審核后沖減庫存。如果沒有顧客需要的商品,則積分保留至下個會員日再進行兌換。如果兌換日當天還有商品余,則由部門在登記表上領回或是客服留下做下一期兌換贈品。
好現在問題來了:1. 該流程都有哪些防損機會點?
2. 假設A商品有庫存100個銷售單位,單價為5元。按上面的流程,先將10個銷售單位轉出做贈品。此時做了競爭降價由5元調成4元。然后客服又追加了10個銷售單位做贈品。然后采購調價由5元(本店4元)調至6元。此時的提減價金額如何計算?最后客服又退回了5個銷售單位。最后的提減價金額該如何計算?
1 單據核查,贈品兌換登記,回流等。
2不考慮售價,以成本價格轉贈品,會員日的預估量 計算好,不要浪費商品正常周轉。
網購沖擊百貨類單品,也就是我們說的長尾商品,壓縮面積是最后一步,優化商品結構,做出電商不同的商品特色,體驗服務,利用微信, 020品臺,會員,百貨的單品結構定期更迭。電商沒有那么可怕。實體店現在更多關注,服務和商品,購物心情等,這些才是門店營運的重點。
去年,某店,買西瓜送勺子,是很好的關聯組合商品嘗試,日本和美國,電商比中國的做的好。他們的實體零售,還是有所增長。
市場是無形的手,也是無情的,很多門店前些年過的過于舒服,回復完畢。
2015-09-05 21:28被設為骨貼,積分加20,金幣加4你這個品質是購物環境,還是商品質量,或是消費印象。
生鮮的要點,蔬果,大肉,凍品或者水產都是人氣商品,居多。價格,品質,損耗的注意。要點在于,細節的執行,比如入庫,收貨,上架的損耗,整理排面的損耗,葉菜和漿果類的保鮮,這些 都是要關注的,溫度,濕度,包裝。果蔬類商品,傳染性很強,必須要及時分揀,及時出清。生鮮所有部類的保質期很短,加快運轉,快速銷售才是正確途徑。
2015-09-15 17:34被設為骨貼,積分加20,金幣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