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在线视频_正在播放91_精品视频999_成人国产精品视频_wwwjizz欧美_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當前位置: 聯商論壇 -  超市大家談 -  貼子
19584  |  28

主題:出生于1988年-1995年的人,哪去了?

布鞋天使

積分:905  聯商幣:716
  |   只看他 樓主

可能老了,一直生活在回憶里。。。。。。

                            ------------題記

 

上學時的一則笑話,一直念念不忘:一男生在校上課期間翻墻逃課,

被看門保安抓住問:

“為什么走后門”

該男生指了指美邦的上衣,答“不走尋常路。”

“這么高的墻,你是怎么翻過的?”

該男生指了指李寧的褲子,答“一切皆有可能!”

“剛才為什么一直跑,喊你怎么也不停?”

該男生指了指安踏的鞋,答“永不止步”

 

現在發現,這些品牌的宣傳語對我們的生活,能解決很多的煩惱或者困惑。。。。。。

作為一名超市人,我們一直在研究商品,研究顧客,研究費用,研究環境,研究線上線下,研究策劃,可我們發現了么:超市工作的人的年齡都大了?

有沒有發現,我們去超市購物,很少看到20--27歲的員工,也就是出生于1988年--1995年的這些人,哪去了?我們在超市能看到的年輕人,還是2004年左右入職的那些人,基本出生在1975—1985年的人,2015年,我們在超市也能看到那些年齡在50歲左右的大姐大哥們。

上月去百貨購物中心了,發現那里導購的年齡也比較老了,出生于1988年—1995年的人去哪了?是這些年出生的人少了么?還是他們都去開網店了?真的很少見到她(他)們。。。

2004年學校畢業就進了超市收貨部的訂單組,一個辦公室8個人只有2人新婚,其它的都是未婚,現在門店的收貨部,都是為人父母了,沒有一個未婚的。。。。。。

2004年我們門店的20、30個防損只有1、2個人結婚了,2015年的門店20個防損沒有未婚的了。。。。

2004年的賣場,主管和員工們多數也是未婚的,且超市里80%的人員都不是本城市的,都是從各個地方匯集到一起的,更準確的說是各個農村往城里過渡的人,學校往社會過渡的人。【1988年后農村已經實行了獨生子女的要求,多數人家里都只有一個兒子和女兒,現在農村發展的好了,1988年后出生的人也不愿背井離鄉的去外地打工了,曾經出去的人也會告訴他們遠方的城市沒有想象中的好,因為離家遠,離家的人一年有時還回不了一趟家。】那時候,上班的員工特別有激情:因為年輕,因為剛剛走上工作崗位,因為剛剛可以自己掙錢吃飯了。2005年我做人事招聘時,記得招聘收銀員時:年齡要求18---25歲之間。2015年再看看超市的收銀員,我店60名收銀員只有5名未婚,其他的也都30歲以上了,也有40歲的大齡姐姐,而現在的人事再招收銀員時,也限制在40歲以下了,有工作經驗的還可適當放寬。。。。。。

2004年大家在找朋友時,可能因為在一起長期工作的緣故,超市有一個現象:防損員找收銀員,理貨員找促銷員,賣場主管找辦公室文員或者洗化部的促銷員【因為賣化妝品的促銷員相對還是漂亮點。。。】,那時的很多人都很年輕,都在尋找著自己的另一伴,我也是。2015年時,超市工作的人除了2004年時的年輕人,還有剛退休和將要退休的大姐大哥,都在超市操心著給自己的女兒或兒子在找合適的伙伴。。。。。。。

2004年,那時的員工住集體宿舍,晚上一起出去玩的,瘋的,都是那么的開心,也不覺得上班累。2015年,員工剛上班就感覺累:沒有精神。工作也是在這兒混,找不到前進的動力。現在在超市上班的人,多數是為了照顧家,上早班下午輔導孩子作業,上晚班早上送孩子上學,孩子不上學可以呆到賣場玩。上班也只是混個時間,工作能拖就拖,掙著可有可無的工資,拿著超市的特價商品或贈品,慢慢的生活著,給自己找個事做。。。。。。

2010年的公司內部論壇還是很活躍的,很多人都會經常上論壇的,論壇的每個分類也都會每天有不少于6篇主題被不同的壇友在更新,大家會發發牢騷,爆個料,工作不會了求指教,娛樂一下,互動一下,大家還是有些想法的。2015年,論壇一個月也更新不了6篇,很少人再去看,再去關注,因為現在的員工年齡老了,不愿也不會玩電腦,稍年輕的員工也太忙了:忙著下班,忙著照顧孩子,忙著照顧家。。。。。。

一直以來,經營者也害怕超市人力的斷層,但超市的收入越來越抓不住年輕人,怎么辦呢?招聘儲干或叫MT,剛畢業的大學生提前進入賣場,百般呵護,可結果呢?本城市各大超市儲干留下的比例不足15%,即使留下的也是所謂的做辦公室的,因為采購這個詞的吸引力,采購部能多些。賣場的儲干人數占比不足5%。今年我店元月份、2月份分批招儲干35人,賣場留下2人,辦公室留下3人,賣場的1人和辦公室的1人現在也準備拿到12月份的雙薪后離職。11月我店又招了13個儲干,真不知道他們是否能留下來,能留多久?

我在想:再過十年,80后的我們也老了,還有人去超市上班么?供應商送來的貨誰會擺放到貨架上呢?賣場還有理貨員么?任何行業的競爭都是人的競爭,沒有人了,沒有年輕的人了,這個行業的明天再哪里呢?

也許我多慮了,科技的快速發展,也許會讓機器人遍布于各大賣場,顧客購物也僅僅需要在家點點鼠標,或者動動手機。超強的物流便會把需要的物品統一放在樓下的隨處可見的便利店,或者直接送到我們的家里。那時的老人也不用再去超市排隊搶特價了,只在家里利用手機或者鼠標便可購到所有的商品,如果真是這樣,每個人都可在家解決吃穿住,恐怕行的機會也少了【現在過節期間的景點排隊、高速堵車是我們不愿遠行的重要原因】。人和人還怎么接觸呢?可能聊天呀,八卦呀也都在網絡上玩了,徹底的生活在虛擬的、游戲的世界里。

以后的以后,沒有年輕的人再愿意去超市、去賣場上班了,超市的未來在哪里?超市的發展會是什么樣呢?我不知道,但李寧的品牌宣傳語應該可以解釋:一切皆有可能!

galiztb

草根零售

積分:656  聯商幣:74
  |   只看他 2樓
太有才了,兄弟我是2005年入職超市行業的,至今也都10年了

平庸角色

積分:17162  聯商幣:5780
  |   只看他 3樓
1988-1995出生的人,你們來回答一下,你們可是最有發言權啦

拈花微笑子

積分:2255  聯商幣:1600
  |   只看他 4樓
可惜俺是1984的

最愛jack

積分:477  聯商幣:111
  |   只看他 5樓

零售行業是挺辛苦的,現在88后年輕人沒以前的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更多的是好逸惡勞。而且啃老,這應該是你看到的所謂88后至95年階段的年輕人很少的原因之一吧


AC.Tank

積分:28902  聯商幣:10493
  |   只看他 6樓
當你招人時,是不是也要想想自己有沒有辦法幫助新人從菜鳥進階為人才?被普遍認為沒有出息的人才干超市的偏見影響著,誰愿意把自己的命運壓在這上。超市苦,哪個行業不苦?只要想干,就不覺得苦。上學不苦,和看不見的無數學生,進行著提升一分干掉千人的競爭,那心情~~反正就我而言,02年入職零售時,周圍很多離職的一起來的年輕人,是因為覺得這行不能讓自己成長為耀眼的人才才離職的。上一代人經歷過動蕩,很容易接受“有口飯吃就行了”的生活狀態。現在你去告訴潛在的工作者——來吧,到我這里來你能證明你能吃苦,而且不談錢,對你大有幫助!人群當中的確有人成才的欲望不高,但是能夠寄托未來的人,你能提供何種符合他們需求的狀態。就算是吃苦,快遞也吃苦,但是待遇要高于零售基層很多,要你是一個什么都要靠自己解決,上有老下有小,未來的一切一切未知都靠自己,你選哪個。我老媽幾年前說,先在人都吃不了苦,所以不進紡織廠了,超市人說現在人吃不了苦,所以不進超市了。其實沒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一想。成不了才,又掙不著錢,能寄托對方的一生嗎?以前企業少,人多。現在人少,企業多。這個社會就到這個時間段了,人遇到的問題終歸會遇到。沒有人覺得自己不苦,苦其實是個心理上的概念。比如跑步,很多人跑步其實是享受,不喜歡的人就認為是吃苦,或者某種故作姿態,或者上面喜歡愛跑步的他才跑,我遇到無數這樣的事情。2015-11-29 13:43被設為骨貼,積分加20,金幣加4

布鞋天使

積分:905  聯商幣:716
  |   只看他 7樓
RE:出生于1988年—1995年的人,哪去了?
引用“ AC.Tank ” 發表于 2015-11-28 18:12 的帖子:
--------------------------------
當你招人時,是不是也要想想自己有沒有辦法幫助新人從菜鳥進階為人才?被普遍認為沒有出息的人才干超市的偏見影響著,誰愿意把自己的命運壓在這上。超市苦,哪個行業不苦?只要想干,就不覺得苦。上學不苦,和看不見的無數學生,進行著提升一分干掉千人的競爭,那心情~~反正就我而言,02年入職零售時,周圍很多離職的一起來的年輕人,是因為覺得這行不能讓自己成長為耀眼的人才才離職的。上一代人經歷過動蕩,很容易接受“有口飯吃就行了”的生活狀態。現在你去告訴潛在的工作者——來吧,到我這里來你能證明你能吃苦,而且不談錢,對你大有幫助!人群當中的確有人成才的欲望不高,但是能夠寄托未來的人,你能提供何種符合他們需求的狀態。就算是吃苦,快遞也吃苦,但是待遇要高于零售基層很多,要你是一個什么都要靠自己解決,上有老下有小,未來的一切一切未知都靠自己,你選哪個。我老媽幾年前說,先在人都吃不了苦,所以不進紡織廠了,超市人說現在人吃不..

一、謝謝你的回復。

二、文章做以下補充:

1、俺老師說了: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雷鋒董存瑞。超市的基層員工相對來說我感覺沒有那么的辛苦,工作也沒有多少壓力,選擇這個工作的人少了,可能因為薪資太低。

2、我不做人事很多年了,我也只是賣場的中級理貨員,我做超市的感覺和白巖松做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的感受是一樣一樣的:痛并快樂著。。。。。。

3、普遍認為沒有出息的人才干超市的觀點不是別人形成的,是我們超市人自己說的,舉一個例子:還記得幾年前家樂福熟食被記者臥底學習,參觀后曝光的事情么?還有各路記者對各個超市暗訪的事情,對超市的管理人員影響滿大的。在一個知名的企業的城市經理給超市各店長開會時說:現在年底了,我們是要為春節銷售補充人員,但是如果感覺應聘的腦子比較聰明,又特別漂亮有氣質的,這類人我們還是不要招聘進來,否則春節后就是315,把我們某一個細節曝光我們的春節績效就什么都沒有了。年輕的,漂亮的,有能力的不會來超市,因為超市的工資也只能找到各方面能力都不是那么強的人。。。。

4、超市的核心管理者也認為賣場的一線員工不需要什么技能,只要能按要求拉貨,上貨,賣貨就行了,不需要什么技能,能2000元找招聘一個人來干活就不會出2100元來招聘另一個人;事實也是這樣,理貨員讓40歲的人干和20歲的人干好像是沒有什么區別的,貨都拉的動,都能整齊的擺到貨架上,但時間長了管理者就會發現:20歲的人對賣場是有想法的,會想怎樣會更省人力,怎樣把貨賣的更好,會去別的地方學習,如果適當的引導,20歲的人會更有工作的激情。40歲的人已經習慣了這樣,上級讓怎么做就怎么做,思想相對比較成熟,想法也比較固定。



布鞋天使- 該帖于 2015/11/29 17:35:00 被修改過

AC.Tank

積分:28902  聯商幣:10493
  |   只看他 8樓
呵呵,問題都差不多。不同的地方各有特點。在寧波時,理貨員和我媽基本同歲,能搬動貨就已經很吃力。回到家鄉,都是年輕人干。而且不同的地方隊年輕人得看法也不一樣。我記得有個日本人再哪里賭咒,我再也不聘用30以下的人,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不過現在的年輕人,壓力也不小。京東送貨小伙應當就是你說的這個年齡段的人。去哪里了,扛活的不就是想去收入高一些的地方。而且我發現他們工作態度都很謙和,極少遇見他們情緒不佳的時候,他們的管理者可能要比傳統超市的管理者更為會理順員工情緒。情緒好,效率質量都不用刻意追求,自動就上來。這個不是喊幾句我們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情緒,就有好情緒的。

佛洛伊德的困惑

積分:76  聯商幣:33
  |   只看他 9樓
87年人,08年進入超市,從儲備到店長,到區域經理,到鄉鎮事業部經歷,到人力資源部經理。年輕人已很少會選擇進入超市行業了,薪資低于其他行業且發展前景模糊。公司1千多人年齡25歲以下的連10%都不到。

仔仔

積分:732  聯商幣:341
  |   只看他 10樓
工資低、工作沒有技術含量,既然60歲大媽都可以做,干嘛非要找20多歲的祖國花朵呢。不要問為啥別人不愿意來,先問問你給人家多少錢。

金角大王

積分:44  聯商幣:16
  |   只看他 11樓
個人拙見,還是覺得除去薪資待遇之外,國內的超市環境與文化氛圍還確實達不到年輕人或者說年輕的人才的標準。記得在臺灣上學的時候,遍布臺灣的便利店,里面全部都是年輕人,也只能是年輕人,因為很多的事務,不像樓主和其他朋友說的上了年紀的一樣做,沒什么能力的一樣做得來的。我不知道究竟指什么吸引這么多年輕人投身于零售行業,可能是臺灣最低薪資標準22K,更有可能的是企業的文化,工作的環境,以及自身的夢想為支撐的吧,線下不會倒,線上也沒辦法稱霸,時間會證明一切的!2015-12-02 09:56被設為骨貼,積分加20,金幣加4

金角大王

積分:44  聯商幣:16
  |   只看他 12樓
RE:出生于1988年—1995年的人,哪去了?
引用“ 金角大王 ” 發表于 2015-12-01 17:01 的帖子:
--------------------------------
個人拙見,還是覺得除去薪資待遇之外,國內的超市環境與文化氛圍還確實達不到年輕人或者說年輕的人才的標準。記得在臺灣上學的時候,遍布臺灣的便利店,里面全部都是年輕人,也只能是年輕人,因為很多的事務,不像樓主和其他朋友說的上了年紀的一樣做,沒什么能力的一樣做得來的。我不知道究竟指什么吸引這么多年輕人投身于零售行業,可能是臺灣最低薪資標準22K,更有可能的是企業的文化,工作的環境,以及自身的夢想為支撐的吧,線下不會倒,線上也沒辦法稱霸,時間會證明一切的!

錯誤語句,應該是大陸的超市,臺灣是中國的,不好意思!

Evan

積分:86  聯商幣:39
  |   只看他 13樓

超市工作,環境雜,人員素質不高,即使店長級別也是罵罵罵罵,其它更不用說了,這種環境下,剛畢業的大學生很難會適應得了的。

而且大學生和高中生在超市基層幾乎沒什么優勢,超市現在又不景氣,工作又臟,累,苦,所以現在年輕人很少會進超市了。

吳龍

積分:1068  聯商幣:-179
  |   只看他 14樓

AC.Tank

積分:28902  聯商幣:10493
  |   只看他 15樓
呵呵,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既然實踐了,并且,掙著錢了,我就是真理啊。以掙著錢了為成功的標準,還是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成功標準,前者是比較容易看到的。很多時候,即便是沒有達到顧客的期望,但是顧客的選擇也不多。當生意難做時,第一線面對顧客的人的能力就重要起來了。提供什么,和誰一起提供,對客人的理解是基礎。

虧本安居

積分:200  聯商幣:610
  |   只看他 16樓

87年人,進入這個行業也才3年多點的時間。

說點自己的感受吧,這個行業就像樓主說的一樣,賣場確實年輕人少,為什么呢?賣場的基層員工薪資待遇是低,而且說實話還是很辛苦的(我是生鮮)主要看到的都是生鮮的工作。門店上的基層工作,公司也不會開出多高的薪資來招攬人才的,所以基本就是一些大姐大媽來混點社保,照顧照顧家里。所以工作也不會上心的,經常在賣場會看見員工和顧客吵架,員工的抱怨,其實我覺得這真的就是一個惡性循環。現在的零售行業,我覺得服務是越來越必不可少的。所以員工的服務態度很重要,如果公司能開出比較合理的薪資,以及關愛的企業氛圍,我想還是能留住一些年輕人的。但是超市這個行業的工作氛圍我是真覺得不怎么樣(只是個人感受我們公司,其他公司不知道哈)。作為一個87年的人,現在我也有了小孩,需要養孩子了。目前的工資待遇捉襟見肘啊。這段時間也在考慮是不是換個行業試試,或者自己去做點小生意吧

AC.Tank

積分:28902  聯商幣:10493
  |   只看他 17樓
找工作就是找個地方退休,這種思維就是徹底擊潰經濟的思維。是我個人的感受,幾十年從事最為簡單的工作,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對工作也談不上有卓越的奉獻,沒有創造價值的同時,也不敢消費,害怕花掉的賺不回來。我對“經濟學家”開出的藥方向來不以為然,是我父親下崗后總結的。中年的時候以為自己這輩子定了,就不再愿意學習,學習也是因為學完了能評職稱。這種狀態脫離還需要很長時間。公司的管理者們認為自己把什么都考慮好了,下面只要按部就班走來回就行了,也是計劃經濟為主的時期形成的思維定式。我有一個親戚曾經這樣說,想那么多干什么,老板都想完了,按部就班就行。要是老板能保證我獲得那種“一輩子聽我的就行",還可以考慮。不過我不相信有這種狀態。言而莫予違,也是我極力避開的環境。

Danna

積分:46  聯商幣:17
  |   只看他 18樓
RE:出生于1988年-1995年的人,哪去了?
引用“ 平庸角色 ” 發表于 2015-11-28 10:33 的帖子:
--------------------------------
1988-1995出生的人,你們來回答一下,你們可是最有發言權啦

很高興認識大家,這是我的第一張帖子,也是進入零售業的開始。以后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我是1993年的   算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以下說的話 純屬站在我個人角度 進行分析,所以不夠全面,但是代表了部分的意見而已(歡迎大家批評)

應該我哥哥是89的,所以我應該沒有記錯的話,在本應該好好接受教育的時候,88-91這一部分的年輕人應該將本該認真學習的青春奉獻給了電腦,這直接導致,在他們心中,去超市上班是絕對不可能做上什么管理層,因為他們知識結構不夠,對于他們而言去超市就是賣苦力,算到現在他們正值生活的發展上升期,讓他們去超市上班的時期,應該也是不夠;

而在92-95這一代,手機占據我們的大部分時間,加上互聯網高速的發展,網絡科技的就業形勢相對比超市對我們更有吸引力,這也直接導致了我們這一代人不愿意從事這一類型工作。

其實在我心中,有一點我覺得是導致會出現超市出現斷層的主要原因:超市管理層、員工對于自身工作的非理性認識和惡意的批評。當你對自己所屬的環境都能進行惡意的評判的時候,你怎能求得這個行業的良性發展。

就我聽到的,和看到的,大家都認為超市內部的很多工作,無論哪個人都可以做,但是實際上,如果大家都能夠考慮到很多事情不同人做效果不同,思想不同,產生的結果也是不同的應該就不會出現那么多的人才流失的情況。

有句話說的好,看到別人說的再多還不如自己親自去做,付出不一樣,收獲的車子會不一樣,選擇自己喜歡的狀態,就可以了。

因為我抱著這樣的心情,所以我想加入零售業,我想去做,明年就正式上班。

偶然看到這個論壇有這么多的零售業的高手,以后就可以更好的做好這一行了。

2015-12-03 08:54被設為骨貼,積分加20,金幣加4

安東尼羅賓

積分:206  聯商幣:158
  |   只看他 19樓
還真的有感覺以前遇到的都是哥哥姐姐,現在看到都是比我小的,我倒是想知道那些比我老的人都哪兒去了。

龍的傳人76

積分:4267  聯商幣:1192
  |   只看他 20樓
RE:出生于1988年-1995年的人,哪去了?
引用“ 虧本安居 ” 發表于 2015-12-02 13:36 的帖子:
--------------------------------

87年人,進入這個行業也才3年多點的時間。
說點自己的感受吧,這個行業就像樓主說的一樣,賣場確實年輕人少,為什么呢?賣場的基層員工薪資待遇是低,而且說實話還是很辛苦的(我是生鮮)主要看到的都是生鮮的工作。門店上的基層工作,公司也不會開出多高的薪資來招攬人才的,所以基本就是一些大姐大媽來混點社保,照顧照顧家里。所以工作也不會上心的,經常在賣場會看見員工和顧客吵架,員工的抱怨,其實我覺得這真的就是一個惡性循環。現在的零售行業,我覺得服務是越來越必不可少的。所以員工的服務態度很重要,如果公司能開出比較合理的薪資,以及關愛的企業氛圍,我想還是能留住一些年輕人的。但是超市這個行業的工作氛圍我是真覺得不怎么樣(只是個人感受我們公司,其他公司不知道哈)。作為一個87年的人,現在我也有了小孩,需要養孩子了。目前的工資待遇捉襟見肘啊。這段時間也在考慮是不是換個行業試試,或者自己去做點小生意吧

請問一句:什么樣的薪資是合理的?在打工者看來,工資當然是越多越合理。在投資方看來,工資和福利是越低越合理。所以那些所謂的“中庸”者就會說,現在這樣就是最合理的。

可是,我們有沒有認真的想過,顧客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員工(內部顧客)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中國的思維方式基本上都是少數服務多數。一旦發現自己處在劣勢時,一定會去尋找自己認同的多數并成為其中的一分子。說到底,其實就是當今社會缺乏了一種對弱勢群體的最基本的尊重。這也是東西方文化差異所帶來的沖擊。也是胖東來,海底撈能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的根本原因。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回頂部

  快速回復 高級回復
用戶名:   密碼:   [注冊]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網站簡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ICP證:浙B2-200701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成人在线 | 久久一 | 日韩欧美专区 | 一级毛片观看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国产精品x99av | 91精品一区二区 |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超碰在线 | 蜜桃视频一区 | 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免费av毛片| 日韩免费区 | 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在线暖暖韩国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 | 一区久久 | 亚洲成人二区 |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 国产成人av综合 |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更新时间 |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一区二区黑人欧美xxxx | 国产美女永久免费无遮挡 | 男人的天堂亚洲 | 在线欧美亚洲 | 91看片|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黑人 |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 | 午夜寂寞少妇aaa片毛片 | 午夜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 |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 午夜男人视频 | 9久久精品|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 | 国产成人在线视频 |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 九九热在线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