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的這朋友對法律還是不太了解。就算是有這兩段視頻,但這個視頻也無法證明,我們沒有售賣過期商品的證據。因為要證明是否售賣過期商品,法律要求是舉證倒置。也就是說,只要消費者拿到過期商品和售貨小票即可證明銷售方出售過期商品。銷售方要證明自己沒有銷售過期商品,只提供這兩段視頻是沒有用的,還要提供該商品的進銷存記錄,以及進銷存臺賬等相關證據并形成證據鏈后,方能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樣的舉證成本極其高昂,除非遇到天價索賠,且對公司聲譽造成嚴重的打擊且沒有其他選項時的最后手段。
更不要說,CCTV是否有足夠的容量來保留前一次的購買時的影響還是個問題,畢竟當今社會還沒有哪個人能預測到有哪個顧客會進行如此惡意索賠。而提前把相關資料做保留,更不可能永久保留所有顧客的購物影像數據的。
或許大家會說,那對這樣的顧客就沒辦法了嗎?我想說,環視全世界的法律,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做到一點法律漏洞都沒有。如果單就此案例而言,我只能說,是無解的。但這并不表示沒有解決的辦法。可以在本公司系統內建立“顧客黑名單”的方法進行解決。就是對向店內進行惡意索賠的顧客進行影像記錄。并對他們的再次購物進行二次確認。也就是在買單的過程中,進行一對一的保質期檢查,并在小票上注明,小票上的商品還在保質期內。以此來杜絕惡意顧客的“天價索賠”。
樓上這位看來對消法還是不太了解吧?小票在法庭上是鐵證。如果銷售方拿不出過硬的證據,工商和消協都會以售貨小票做為銷售證據。來對銷售方進行處罰。
對于樓主所說的問題,基本上屬于小概率事件。除非有明確的證據證明,顧客如樓主所描述的上述行為。否則,作為銷售方除了自認倒霉外,是不可能讓消費者取消索賠的。
明確的證據應包括,該顧客的購買該商品的兩次全程視頻,商品的進銷存的相關數據及單據,商品保質期的管理流程、文件及相關檢查記錄。如果超市方能提供上面的所有證據。且能證明在執行了保質期管理后,沒有發生過有關保質期的任何投訴等等的相關證據鏈,并被工商、消協以及法庭接受后,才有拒絕理賠的理由。但要提供到以上證據的企業和組織,個人認為沒有幾個。
但這也提醒了我們,在銷售過程中的漏洞。因此,我們需要做以下補救措施。一是全面型補救:即是規定收銀員在為顧客結算商品時,需要也顧客對已經掃描的商品進行保質期的確認。這樣的優點是從此杜絕了顧客保質期問題的產生。缺點是這將大大降低收銀員的工作效率。二是,由于該事件是為小概率事件,如果按第一種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的降低我們的顧客服務水平。所以建議對類似情況就建立一個顧客黑名單制度。對于第一次這樣做的顧客,給予退賠。但必須要做好其個人信息的搜集存檔。對于該顧客進行重點跟進:即當該顧客再次來店里消費時,對其購買的商品100%做保質期檢查,以杜絕此事的發生。
2015-12-24 09:25被設為骨貼,積分加20,金幣加4能協商當然是最好的,但結果基本上都是以滿足他們的愿望為基準。弄得不好反而賠償金額越來越大。協商通常只能在零售商和供貨商之間進行分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