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3月1日16時54分訊(記者 佘振芳)種種跡象顯示,傳統零售業正在尋求突圍。近日,重慶傳統百貨巨頭重慶百貨發布公告稱,計劃關閉達州商都、超市金佛大道店、超市經緯大道店、超市南津街店、超市龍頭寺店、超市榮昌店、超市酉陽店、超市合川濱江路店、超市回興店、超市歇馬店、超市一號橋店、超市香江豪庭店共12個場店。同時,斥資7億打造一個全渠道營銷平臺。
關店:去年關閉16家 今年還將關12家
對于本地傳統百貨巨頭重慶百貨來說,去年并不平靜。
根據重慶百貨昨日披露的2016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8.47億元,同比下降7.25%,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上升至4.19億元,同比增長16.88%。
年報顯示,去年重慶百貨已關閉新世紀百貨釣魚城商廈、璧山金山店、雙碑店、重百電器合江店(四川)、重百超市香港路店(遵義)、新世紀小苑店、臨江商場、商社電器沙坪壩商場、重百超市長壽店、新世紀建設村店、商社電器魚洞商場、超市久長路店、重百電器銅梁店、重百黔江商場、新世紀駿逸藍山店、武勝商場(四川)共16個場店,新增萬科悅峰店、巫溪店、大足商都、新世紀光電路店、巫溪商都店、華宇錦繡花城項目、武勝融恒新商場(四川)共7個場店。
同時,決定關閉扭虧無望或租約到期的達州商都、超市金佛大道店、超市經緯大道店、超市南津街店、超市龍頭寺店、超市榮昌店、超市酉陽店、超市合川濱江路店、超市回興店、超市歇馬店、超市一號橋店、超市香江豪庭店共12個場店。
此外,重慶百貨關于2016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還透露,閬中商都、巴南商都、南川商都、D7商都和陽光世紀購物中心等部分場店開業兩年以上,去年虧損超過1000萬。
為此,重慶百貨對上述12家擬關閉門店和5家虧損門店進行了減值測試。根據重慶華康資產評估土地房地產估價公司的評估,擬關閉門店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為230.59萬元,長期虧損門店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為5393.76萬元。
公告在提及本次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目的時表示,“近年來,宏觀經濟下行,消費信心不足,傳統消費市場需求疲軟,電子商務、購物中心等新興業態分流客源,傳統零售企業經營模式、業態等漸不適應消費需求變化。同時,人力資源、租金等要素成本較高,不斷壓縮傳統零售企業盈利空間,經營壓力加大。”
轉身:斥資7億多 打造全渠道營銷平臺
關店,對于重慶百貨來說,意味著斷臂求生,輕裝上陣。事實上,近年來重慶百貨積極布局電子商務、金融等新興業態,正試圖形成線下體驗和線上消費的互動融合經營模式。
重慶百貨2月17日公布的《2017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會議材料》顯示,其正斥巨資打造一個全渠道營銷平臺。
根據公告,全渠道營銷平臺主要構建三個子平臺:線上平臺、線下平臺、輔助管理平臺。其中,線上平臺和線下平臺是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的前臺,輔助管理平臺作為數據管理與決策的后臺。前后臺保持緊密合作,使整個平臺順利運行。
線上平臺主要包括商品展示、移動終端、訂單確認、支付系統、用戶中心五大功能模塊。消費者可以在平臺上進行賬號注冊,取得相應權限,獲取產品、商場、企業的相關信息,搜索所需商品,通過平臺對其進行詳細了解并購買、預購,然后通過支付系統進行在線支付。
線下平臺主要包括門店、物流配送基地、供應鏈協同系統,在線上擴展營銷模式的基礎上,整合線下資源構建而成。平臺將整合上市公司旗下的百貨、超市、電器等業態,為消費者提供線下賣場,依托倉儲基地,以供應鏈協同系統作為后臺,以整合后的賣場為前臺,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線下消費體驗。
輔助管理平臺包括七大系統:在線交易管理系統(B2C 商城)、呼叫中心、客戶關系管理、商務智能系統、供應商管理系統、倉儲管理系統、運輸管理系統。
根據公告,建設這個全渠道營銷平臺,預計總投入7.3909億元。其中,6.7億元來自2016年非公開發行股票所募集到的資金。
重慶百貨表示,全渠道營銷平臺項目實施周期為3 年。盡管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但是能夠幫助公司實現線上和線下業務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帶動現有零售業務的增長,進一步擴大公司現有零售的業務空間和運營效率,提升公司的銷售規模和盈利能力。這個項目建成后,將給重慶百貨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提升其競爭能力。
未來: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發展成為行業趨勢
對于打造這一平臺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根據重慶百貨的說法,主要是以下三大因素促使其作出這樣的決策。
一是網絡購物市場規模龐大。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2015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到3.88萬億,同比增長3.3%;網絡購物交易額達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 12.9%左右,線上滲透率進一步提高;網絡購物全年交易總次數256億次,年度人均交易次數62次,市場的交易活躍度進一步提升。
截至2015年末,中國網民規模達6.88億。其中,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4.13億,較2014年底增加5183萬人,增長率為14.3%;中國網民使用網絡購物的比例從55.7%提升至 60.0%,預計未來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二是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發展成為行業趨勢。
一方面,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等各種科技的發展,傳統零售商紛紛涉足電子商務,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實現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另一方面,阿里、京東、百度、騰訊等互聯網企業紛紛拓展線下商戶,布局零售及服務O2O領域�;诨ヂ摼W的發展戰略已成為當前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三是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互聯網經濟,鼓勵全渠道模式的發展。
2013年,商務部發布《促進電子商務應用的實施意見》,推出十大措施促進電商發展;2014年,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一批涉及到跨境電商、網絡交易、第三方支付、移動電子商務、物流快遞、網絡零售的管理辦法和積極政策;2015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意見》,提出大力發展線上線下互動,對推進實體店轉型、促進商業模式創新、增強經濟發展新動力具有重要意義。
2017-03-06 14:48被設為精華,積分加20,金幣加4與2010年數據對比,現在排名第十解放碑商都,2010年第二,是解放碑商都嚴重下滑了吧
新世紀百貨2010年消息,位于江北的世紀新都全年銷售已突破20億元,為重慶百貨店之首,西部排名第二。與此同時,解放碑商都和楊家坪的瑞成商都今年均已躋身10億元行列。而在去年,位于沙坪壩的凱瑞商都就已實現銷售上10億元。
近兩年來,在重慶主城及區縣各大知名商圈,新世紀百貨各大商都,如世紀新都、凱瑞商都、解放碑商都、瑞成商都、涪陵商都、江南商都、萬州商都、長壽商都、綦江商都等,銷售業績均列所在區域市場同業排名第一。
除了上述四個10-20億的商都外,其它許多商都的業績同樣可圈可點:江南商都2002年1月開業,開業第一年銷售13742.81萬元,2010年銷售72808萬元;銷售增長429.78%;萬州商都,1997年9月開業,開業第一年銷售964.69萬元,2010年銷售78163萬元,銷售增長80倍;涪陵商都:2004年12月開業,開業第一年銷售20978.26萬元,2010年銷售61997.58萬元,銷售增幅195.53%;達州商都2007年1月開業,開業第一年銷售11900萬元,2010年銷售32500萬元,銷售增幅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