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上海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拉夏貝爾”)披露招股書,公司擬登陸上海交易所,向社會公開發行不超過5477 萬股,募集資金約16.4億元,其中15.56億元用于零售網絡擴展建設項目,0.84億元用于新零售信息系統項目。
據了解,拉夏貝爾此次融資將布局兩個項目,其一,未來三年新建 3000 個線下零售網點;其二,重金打造新零售信息系統。這意味著,未來,拉夏貝爾門店將超過一萬家,這樣的門店數量在整個中國服飾品牌中為數不多。
事實上,2014年拉夏貝爾已在香港上市,吸金22億港元,在女裝市場迅速布局,但為何始終對A股念念不忘?
3月17日,拉夏貝爾發布2016年年報。年報顯示,2016年度拉夏貝爾營收為102.33億元人民幣,相比2015年度增加12.5%,年度利潤為5.72億元,下降13.1%。此外,拉夏貝爾線上收入達到10.4億元,增長超過七成,電商業績成為新亮點。
由此可見,拉夏貝爾此次融資并非單純的擴張零售網絡,而是試水新零售,打破線上與線下的邊界。或許,這將成為拉夏貝爾在服裝市場的紅海中脫穎而出的重要砝碼。
3000家線下門店和一套新零售信息系統
招股書顯示,拉夏貝爾預計將投入約15.56億元,用于零售網絡擴建項目。
具體而言,未來三年內,拉夏貝爾將利用本次募集資金新開設專柜網點 2094 個,新開設專賣網點906 個,且均以直營方式運營。
細看這份招股說明書可以發現,拉夏貝爾并沒有將重點放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而是把目光鎖定在二線,甚至是三線及以下城市。在這3000個新增網點中,一線城市228個,二線城市891個,三線城市666個,其它城市1215個。換句話說,三線及以下城市占比達62.7%。
為何如此布局?2016年報顯示,過去這一年,拉夏貝爾保持了穩定的開店擴張速度,零售網點由去年的7893個增加至8907個,其中一、二線城市4100 個,三線及以下城市 4807 個。提升后者的覆蓋面與滲透率,可以在消費需求逐步釋放的三線及以下城市占據有利的競爭地位。
零售門店全覆蓋的背后,將直接助推拉夏貝爾對O2O戰略的深度實施,即利用現有的全直營專賣店網絡,為線上業務提供上門送貨或到店提貨服務,提高線下直營專賣店為線上業務提供物流倉儲服務的能力。同時,讓線下網點消化線上業務帶來的流量。
為了配合這些全直營的零售網點,在這一輪融資中,拉夏貝爾還預計耗資約8418萬元構建一套互相協同的新零售信息系統。包括像第三方電商、門店零售系統、訂單管理系統、CRM 系統、零售管理系統及ERP系統等。
拉夏貝爾稱,這套系統將整合線上線下業務,從而構建起全渠道的零售模式。
拉夏貝爾的新零售挑戰
拉夏貝爾成立2001年3月,是一家定位于大眾消費市場的快時尚、多品牌、全直營的時裝集團,擁有像La Chapelle、Puella、Candie’s、7m、POTE、JACK WALK、Siastella 等10多個風格差異顯著的大眾時尚品牌,2015 年,它還推出了定位中國本土的快時尚品牌 US(UlifeStyle)。
從2016年年報來看,拉夏貝爾最大的亮點在于——線上收入保持超過七成的高速增長態勢。目前,拉夏貝爾的線上收入為10.04億元,占比9.8%。電商代運營工作由2015年收購的七格格所屬的杭州黯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完成。顯然,雙方的合作已經產生較為明顯的化學反應。
事實上,有多年電商經驗的七格格最初只花了一個多星期,就完成了拉夏貝爾線上的視覺定位,延續之前經營粉絲和店鋪運營的經驗,線上店鋪平均月銷售收入、利潤率、重復購買率都實現了大幅增長。
2015年雙11,拉夏貝爾單店銷售額突破1億,在天貓女裝類目排名第三。2016年3月,七格格又將自身物流倉儲能力擴大3倍,全權承接了拉夏貝爾的物流部分。此外,拉夏貝爾還將天貓集合店拆分成單品牌旗艦店,帶來了銷售規模的擴張。
但是,盡管采取了多品牌的策略,但公司大部分收入卻來自 La Chapelle 和 Puella 兩個創立最早的品牌。招股書顯示,2014年至2016 年度,這兩大品牌的合計收入占拉夏貝爾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 65.44%、58.24%和 50.15%。
對于營收的增長,拉夏貝爾坦言主要得益于零售網點的擴張,但大幅增長的門店數量,又使銷售費用和行政開支成本提高,直接影響了拉夏貝爾2016年的凈利潤。
作為傳統服裝品牌,服裝之外,拉夏貝爾試圖通過多元化的方式突破業績瓶頸,投資動作頻頻。例如,2017年上半年,拉夏貝爾先后跨界投資了意大利咖啡店TNPI、女性服裝租賃電商平臺“多啦衣夢”,以及互聯網眼鏡品牌音米。具體效果如何,還有待相關數據披露。
從招股說明書提到的新增3000家門店建設新零售信息系統可以看出,在未來三到五年,拉夏貝爾在延續多品牌的差異化戰略的同時,仍將拓展新網點,嘗試線上線下的新零售,這會是其業績改觀的一個“重要砝碼”,但此前網點擴張所帶來的庫存、運營成本等問題,是否能在新零售的構想里得到解決,依然是一個未知數。
(來源:天下網商記者 王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