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注:8月7日,高鑫零售如期披露了今年上半年的經營業績。相比之前,今年的兩份財報(半年報,年報)顯得尤為重要。
有兩個原因:一是在整個大賣場行業遭遇瓶頸的情況下,作為行業老大,高鑫零售的發展情況更加值得去關注;二是高鑫零售在2018年財報里首次提出重構大賣場,成果如何,究竟能不能為行業找到突破口。
為此,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從經營業績、門店拓展、業務進展等多個維度,對高鑫零售的成長、盈利、運營等三大能力進行全面解構。
核心觀點:
1、同店銷售不斷下滑的頹勢,致使高鑫零售在規模發展上趨緩;
2、毛利率的不斷改善,成為高鑫零售財報中最大的亮點;
3、在門店布局上,高鑫零售變得更加審慎,同時未來將向低層級市場下沉;
4、到家業務模式的跑通,有望給高鑫零售在渠道創新上打開新的思路;
5、重構大賣場初見成效,新型大賣場模式將有效提振行業信心。
一、經營業績
1、收入構成
高鑫零售的收入來源主要包括銷售貨品以及租金收入,上半年銷售貨品產生的收入為485.2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7.0%;租金收入為20.6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8.8%,該部分增加主要是租戶組合管理改善帶動來自現有門店的租金收入增加,以及來自新店的可出租面積增加所致。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家電部門業務模式自2018年8月起從自營轉為由蘇寧代銷,因此,高鑫零售在2018年年報中,首次加入了總銷售營收(商品銷售總款項)指標,通俗來講就是在高鑫零售賣場銷售產生的現金,該指標包含了來自商品銷售、代銷銷售以及租金收入的總款項,而家電銷售產生的收入則為傭金收入。
2、營收凈利
從成長能力方面來看,高鑫零售上市后的前三年是加速成長階段,其營收和凈利均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2011年和2012年的凈利增幅甚至超過50%;2014年成為轉折點,營收凈利增速均出現明顯放緩;2015年凈利首次出現下滑;2018年營收凈利首次雙降。
一個很明顯的特征就是,過去連續八年里,營收一直處于增速放緩的趨勢,而這正是大賣場行業過去幾年發展的一個縮影。
今年上半年,也未能止住這種頹勢,甚至營收有進一步下滑的趨勢。不過好在凈利方面有了明顯改善。
3、同店銷售
同店銷售增長情況更加直觀地體系了這一特征,2010年-2013年,高鑫零售同店銷售呈現正增長趨勢,而此后的連續五年時間里,同店銷售均處于下滑態勢。
有意思的是,2017年的同店銷售增長,在剔除家電品類銷售前后,分別為-0.98%和-0.26%,這說明家電品類對于同店銷售增長明顯是拖累的。
今年上半年同店銷售依舊下滑了1.76%,對此,高鑫零售解釋稱,一方面,由于大潤發和歐尚雙品牌從年初開始整合,對業績產生影響,從目前進度來看,整合已大致完成,預計門店業績將于下半年重回正軌。另一方面則是非食品類面臨不同渠道的競爭,業績明顯承壓。
4、毛利率
盡管成長性上趨緩,但高鑫零售在盈利能力方面一直在明顯提升,這也是高鑫零售近幾年財報里的一個最大亮點。從2011年的20.35%,到2018年的25.28%,過去八年時間里,高鑫零售毛利率提升了近5個百分點。
而今年上半年的24.20%,較去年同期又增加0.3個百分點。對于毛利率的不斷改善,高鑫零售表示,主要歸功于不斷優化商品組合。
5、運營成本
高鑫零售的運營成本主要體現在門店以及B2C業務的運營上。今年上半年運營成本為95.6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0.6%,這主要是門店擴張以及B2C業務發展,需要投入人力成本等所致。其金額在上半年總銷售營收的占比為17.6%,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6、現金流
今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24.3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達到49.5%,不過這其中的13.30億元與受限制存款有關。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10.8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0.3%,這主要是發展新門店、改建現有門店及新增無形資產的資本開支8.78億元以及結算2018年產生的資本開支4.46億元。
融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20.3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9%,仍維持穩定水平。
二、門店拓展
在門店拓展方面,高鑫零售上市的前六年基本保持著穩定的擴張速度,從2017年開始,在門店布局上,高鑫零售變得更加審慎,近年來新開店數只有此前的一半左右,今年上半年也僅僅只在華東地區開設兩家大潤發門店。
除了擴張放緩外,高鑫零售近年來也開始進行關店調整,加上今年上半年關閉的一家南昌門店,目前已經累計關閉門店7家。
截止今年上半年末,高鑫零售在全國的大賣場門店數達到485家,其中大潤發409家,歐尚76家,遍布29個省市233個城市,總建筑面積達到1300平方米。其中約70.0%為租賃門店,29.8%為自有物業門店,及0.2%為承包店鋪。
區域分布上,華東地區(上海、浙江、江蘇)門店最多,為192家,占比達到40%;華南地區(廣東、廣西、福建、海南、云南、貴州)其次,為89家;華中地區(安徽、湖南、湖北、河南、江西)為75家;東北地區(吉林、遼寧、黑龍江、內蒙古(北))和華北地區(北京、天津、山東、河北、山西、內蒙古自治區(西))分布為52家和51家;而華西地區(四川、甘肅、陜西、重慶、寧夏)最少,只有26家門店。
從城市分布來看,門店中約8%位于一線城市,16%位于二線城市,46%位于三線城市,22%位于四線城市,8%位于五線城市。
門店儲備方面,透過簽訂租約或收購地塊的方式,高鑫零售物色并取得了49個地點開設綜合性大賣場,其中40家在建。高鑫零售也表示,鑒于公司將于較低層級城市開設更多新門店,因此將提升選址標準,以確保門店質量。
三、業務進展
在財報中,高鑫零售提及了B2C,B2B,重構大賣場,雙品牌整合等四個方面的業務進展。以下數據值得關注:
B2C業務:2019年3月底,所有門店完成3-5公里擴區;2019年6月,店日均訂單突破700單;6.18大促,線上店日均訂單突破1000單;線上生鮮業績占比超50%;顧客差評及客訴率低于0.3%,送貨準達率達到99%以上。總結來看,一小時配送到家模式基本成型,今年下半年將加速擴大規模,提升日均訂單量。
B2B業務:已覆蓋所有門店;截至2019年6月底,大潤發e路發擁有超過50萬注冊用戶;客戶開發主要集中在門店20公里輻射范圍內,最遠可觸及100公里;2019年年底,B2B業務將實現營收增長50%。按照高鑫零售的說法,大潤發e路發目前已位列B2B行業第一梯隊,明年將躋身百億大軍行列
重構大賣場:重構商品的品類及陳列,補強了中高消費人群及適合線上銷售的商品;第一家改造的上海門店業績實現正增長,增長率超出其它未改造上海門店近10%,其生鮮部門的同店實現雙位數增長。按照規劃,今年將陸續啟動40多家門店的改造。
雙品牌整合:2019年2月底,成立聯合總部,現總部已整合完成;2019年4月中,所有歐尚門店IT系統升級整合完成;2019年上半年,調整歐尚的商品結構、陳列區塊及門店組織架構、清理庫存、整合物流中心;歐尚門店線上業務逐漸步入正軌。未來,整合重心將是提升業績及毛利,降低門店可控費用和總部費用。
首都經貿大學陳立平教授不久前接受《聯商網》采訪時曾表示,大賣場在中國的衰落主要是在一線城市,在三四線及以外的地區還是有很廣泛的空間的。
這基本上與高鑫零售未來的發展方向趨同,不過,按照高鑫零售“2018年是基礎設施年,2019年是規模提速年,2020年將是收成年”的發展基調,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里,高鑫零售需要做出的改變或許還要更多。
(來源:聯商網 崔旭升)
- 該帖于 2019/8/9 18:39: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