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聯商圖庫
聯商專欄:無人店的風口似乎已經過去了,但又從北方刮來了一股強勁的“便利店妖風”。之所以說是“妖風”,那是因為不知道此風是怎么形成的。
去年北京市出臺了扶持便利店的19條政策,有些人說“力度很大”。其實,用力度很大的行政辦法推動便利店的發展,反而會造成競爭的不公平,甚至抬高租金,不利于便利店行業的有序良性發展。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不是沒有人、沒有資本去發展便利店,主要是便利店的發展受到我國特定的市場環境、消費習慣、競爭格局以及各種現有政策的限制,便利店發展的營商環境也存在較大問題。
所以,用資金與補貼的辦法推動便利店發展,不應該成為當前政策的主流。
今年以來,商務部似乎“著了魔似地”關注起便利店來。先是到地方搞調研,后是召集企業進京匯報,還有收集典型案例,發布推進通知,最過分的是要求各地制定相應的推進政策。
8月20日從上海連鎖經營協會獲悉,本月22日上午,上海市商務委要召開一個座談會,討論《關于進一步推動本市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發展的工作方案》。我問這個方案的文字稿有沒有?回話說:領導還在核,會上會統一發給參會者。我曾聽說,上海不會單獨出臺“推進政策”,如今大概是迫于上頭的壓力,不得不出臺“政策”。
今年7月1日,商務部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推動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發展的工作通知》,在第一大點“一、高度重視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工作”中明示:“便利店是最貼近老百姓生活的零售業態,是滿足人們便利消費需求、服務民生的重要載體。”
便利消費與服務民生沒有錯,但“最貼近老百姓生活”的零售業態肯定不是便利店,應該是菜場、生鮮超市與藥店。人為拔高便利店的社會功能,硬性要求各級地方政府出臺相應的推動政策,他們到底是怎么想的?
也許是上級領導有“批示”,不得不這樣做,過去有關零供關系問題的處理,也是因為領導有批示,所以才不得不做。
其實,領導往往看不到全局,領導批示尤其是高級領導批示,風險極大,有時候危害也很大。領導批示應該納入法制軌道,把它“關在籠子里”。
了解我國便利店發展歷史的人一定會記得兩個例子,都是教訓。
一個是早期的例子:我國現代意義上的便利店起于20世紀90年代初,后來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各種形態的傳統小店紛紛改名為便民店、方便店、便利店,卻不具有現代便利店的基本功能。
實際上,靠政府和領導長官們的主觀意志推動發展起來的便利店幾乎沒有一家是成功的,其它業態也基本如此。即便現在成功,將來也一定要失敗;即便真的成功,成本和代價也一定很高。
這正如顧國建教授所說,1995年政府部門在很短的時間里在全國的糧食系統掀起了一場將糧店改造成便民店的高潮,到1997年年底為止,糧食系統大約改造了2萬多家,投入的資金約20億元。然而,這場便民店連鎖經營的發展最終是失敗了。
另一個例子是:有一年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全國流通工作會議,會上領導們對上海的“易購365”模式非常贊賞,并試圖大力推廣,可后來這個品牌不見了。大凡政府大力推廣的零售項目,常常是短命的。
兩個例子說明了同一個問題:對市場問題,政府不要太多情,以運動的形式、領導的長官意志與政府推動相結合來發展經濟的辦法,在特定時期特定區域內是有效的,但如果作為一種“常態”,其結果常常是:巨大的浪費!因為沒有人負責任,像運動那樣搞經濟,這是“大躍進”的后遺癥,吃苦的最終是老百姓與企業。為了不吃“二遍苦”,決不能這樣瞎搞。
有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半數以上被調查城市的便利店增長率超過10%,烏魯木齊、西安等城市的增長率甚至超過25%。
在這些高增長表象背后,至少應該看到五個問題:第一,調查樣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第二,哪些便利店在增長?是類似小超市的便利店還是以即食品為主導的便利店?第三,便利店增長的城市,超市的發展是不是相對滯后?第四,大城市便利店為什么會發生持續的巨額虧損?第五,便利店真的是最貼近老百姓生活的零售業態嗎?
我認為,最貼近老百姓的零售業態絕對不是便利店,更不是含糊不清的“便民店”。便利店不是什么風口,也沒有政府所描述的那樣美好的風景,在那里只能看到辛勤耕耘的“地主”與“農夫”,地主就是加盟主,農夫就是私人加盟者。
這里特別應該指出的是,我國特許加盟法律法規應該修改,要允許私人加盟,而不需要成立公司。只有把總部與門店兩個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便利店才有盈利的可能。
在到家服務、外賣餐飲、深夜外賣、食品專賣、超市餐飲等大發展的背景下,留給便利店的生存與發展空間并不是很大。夜間便利店的生意則會越來越冷清。
如果政府能適當放寬對現場制作食品的管制,便利店的轉型發展也許會更加豐富多彩,因此更有可能提升消費者對便利店的依賴程度。對便利店實施補貼政策還不如改善便利店的營商環境,如證照辦理兩周內,門頭不要統一做,禁停黃線應取消,新增項目要簡化,法人簽字要減少等等。
便利店的發展絕對不要看政府臉色,自己好好做品牌做口碑做會員做產品做服務做特色做業績,那才是真道理!別被蠅頭小利迷惑了發展方向,打亂了發展步調!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本文系聯商網特別策劃“便利店的下半場”系列報道,文/聯商高級顧問團主任,上海商學院教授周勇,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商立場)
- 該帖于 2019/8/22 9:39: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