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專欄:近日,商務部發布《中國零售行業發展報告》,報告全面總結了2018年我國零售業發展情況,分析行業發展特點及環境,指出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研判未來發展趨勢。
報告中提到了行業發展的四問題:經營成本持續攀升,發展布局亟待優化,創新基礎仍待夯實,人才培養急需加強。一起來看看這四個問題:
一、經營成本持續攀升
報告顯示67.1%的企業表示經營成本上升,人力成本、租金成本和融資成本高企是普遍反映強烈的問題。這不僅僅是零售行業面臨的問題,這也是很多行業共同的問題。
之前線上零售還沒有現在體量的時候,接觸到的實體零售業者就一直在談論經營成本問題,也把這歸結為線下價格高的重要原因,但時至今日,這已經是大家共同面臨的困難,而且不少地方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改造、轉型、升級帶來的資金、時間、風險,都給零售業者帶來了不小的壓力,當然還有人力成本的上升,零售行業的特性,和現在年輕人的觀念還是沖突偏多,契合偏少的。這個問題怎么解決?
很難,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個行業問題,還是一個社會問題。
轉型、升級可以憑借強大、專業的團隊,完善的制度流程,強大的研發等各種因素全面把控,盡可能的減少風險,提升效率,但租金、人力、獲客等其他經營成本,所有行業都處于一個水漲船高的狀態。
除了持續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經營能力、提升經營效率,努力提升經營溫度,更多的注重公共關系的維護,也可能是可行的改善方法。
二、發展布局亟待優化
在闡述這個問題時,報告主要提到了傳統商業實體。
這個問題,其實也不僅僅是行業問題,也關系到社會問題,城市建設問題,作為商業實體,本身就是城市規劃、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一環。
對于未來的布局,大家會吸取前期的經驗教訓,讓規劃更具前瞻性,更合理,更有效率,但之前的遺留問題呢?
作為主管部門,有責任也有義務去引導調整,優化,但對于經營者自身來講,一方面要面臨老舊商業體內部升級改造的問題,另一方面還要面臨已經跟不上消費者需求的外部環境問題,套用現在的一句流行語:“我太難了!”
既然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是時候坐下來大家一起來討論討論了,而不僅僅是拋出來了問題,卻沒有實質規劃和落地方案,這需要管理者和零售業經營者一起來攜手解決。
三、創新基礎仍待夯實
提到這個問題時,報告提到了百貨類商品以及零售業態對自營及其他創新融合項目的開發問題。
創新基礎需要繼續夯實,但我不認為這是零售業最急需解決的困難和問題,甚至個人覺得,在創新這件事上,零售人一直在努力,對比其他行業,似乎大家還可以給自己一個微笑的回答,當然,創新這件事,永無止境,報告里提出來,也是對我們的另一種形式的激勵。
需要注意的是,零售業者千萬不要為了創新而創新,零售業不需要形式上、面子上的創新。不能今天新零售提出來了,我就打出來新零售的牌子,明天新舊動能轉化是熱點,我這零售業也打出新舊動能轉換的口號,至于實質內容是什么,為什么而做,怎么做等等全然不顧,這不僅僅是對自身不負責任,也是對行業,對各種新政策的不負責任。
報告中還提到了互聯網誠信,信用管理等問題,我想這一方面需要相關政府部門持續深入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企業自身,應當承擔起最起碼的社會責任,持續不斷的壘實工作。
四、人才培養急需加強
這確實是零售行業一直面臨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會持續不短的時間,甚至會越來越嚴重。
行業發展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但一方面零售行業特別實體業從業者年齡結構越來越大,另一方面基于零售業的特性,年輕人進入零售業特別實體業的意愿也原來越低,導致了行業人才越來越缺失。
我們提新零售,提到了很多新技術,新業務,新模式,似乎提新零售人的偏少,但實質上,所有行業的發展最終還是基于人的發展。
個人的幾點看法:
改變拿時間換效益的觀念,落到實處,持續優化;
零售管理者資歷老,但觀念特別是對人的觀念不能老,提升管理者素質,優化管理者觀念,打造新型團隊;
我們做了那么多了解消費者,了解消費者需求的工作,而且做的越來越好,那么,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拿出研究消費者的精神,好好了解我們的員工,了解其需求呢?
以上是對于《中國零售行業發展報告》中行業發展問題的一些個人看法,不知道各位零售業同行怎么看呢?歡迎溝通交流。
(來源: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 劉國正,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商立場)
- 該帖于 2019/9/29 18:4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