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在线视频_正在播放91_精品视频999_成人国产精品视频_wwwjizz欧美_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當前位置: 聯商論壇 -  博文選編 -  貼子
1644  |  1

主題:騰訊C2B一年后,金融云如何突圍?

科技響鈴說

積分:11018  聯商幣:5558
  |   只看他 樓主

微信圖片_20191113195956.jpg

文|曾響鈴

來源|科技向令說(xiangling0815)

騰訊剛剛發(fā)布的Q3財報中,云服務無疑最為惹眼,季報單獨披露其季度收入為47億元,同比增長達80%。

47億元,從數字上看,該季度收入已經超過2018年全年收入的一半。

一方面,騰訊云在頭部云計算廠商中增速處于領先位置,另一方面,從絕對值上看,其與阿里云的差距也有較大幅度縮小。

單獨披露云服務營收,顯示騰訊在執(zhí)行C2B戰(zhàn)略一年后的自信,而從具體業(yè)務來看,這一年來騰訊云服務中,金融云無疑最先實現了某種屬于騰訊的“突圍”。

從金融云一角,我們或也可以瞥見騰訊云服務收入整體快速增長的原因和過程,它顯然不是一帆風順的。

微信圖片_20191113194533.jpg

金融云——一塊騰訊啃起來更硬的“硬骨頭”

時間回到3個月前。

2019年 8月 16日下午6 點,農商行第一股張家港行掛牌停業(yè),48小時后,張家港行完成了數據庫割接,最終將銀行核心系統(tǒng)跑在了新的數據庫上。

原本傳統(tǒng)銀行搞一點現代金融科技的變革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但張家港行這次升級有兩大特殊之處:對核心系統(tǒng)的替換,以及這種替換的“國產”化。

銀行的信息系統(tǒng)十分復雜,但可以總結為核心系統(tǒng)、外圍系統(tǒng),核心系統(tǒng)執(zhí)行所有涉及與“錢”有關的操作,而外圍系統(tǒng)則是我們日常接觸到的手機銀行、貸款、網銀、ATM等應用,每個部分獨立,發(fā)生業(yè)務最后都到核心系統(tǒng)上核算、清算。

過去,傳統(tǒng)銀行的改造往往都集中在外圍系統(tǒng)上,核心系統(tǒng)因為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很難被觸及,而這次張家港行的升級改造直接在核心系統(tǒng)上進行,其采用的Sybase數據庫已經面臨舊架構的瓶頸,高峰時段已無法滿足用戶請求量。

而張家港行采取的升級方案,一改過去國內銀行都采用外國產品的境況,采用了來自騰訊金融云的產品,即分布式TDSQL數據庫解決方案。

微信圖片_20191113205900.jpg

如果不是長期關注金融科技發(fā)展的人,肯定會對騰訊云把金融科技這件事做到銀行核心系統(tǒng)上頗感到意外,畢竟,從2018年到2019年,從《騰訊沒有夢想》到《逃離溫室騰訊》再到《誰在殺死騰訊》,騰訊“爆文”不斷,伴隨而來的,還有對騰訊這家長年ToC的公司到底能不能把ToB這件事的質疑。

現在來看,騰訊C2B轉型一年后,至少,金融云這件事不僅做了,還一次性做到了較深的地步,實現了相對于業(yè)界預期的“突圍”,這個過程顯然并不容易。

金融云這件事對整個云計算領域來說都是十分難啃的硬骨頭,對騰訊而言,從To C轉向To B,舊有習慣、模式帶來的負面影響讓其啃這塊“硬骨頭”時感受會比別人更硬,面對質疑的騰訊會比別人付出更多。

1、大家都難:用云改造傳統(tǒng)金融這件事,太“硬核”

因為原生,互聯網金融、保險與云業(yè)務結合十分平滑,甚至一開始就可以架設在云上。所以我們看到,云企業(yè)們往往都喜歡做互聯網金融、保險案例。

但“傳統(tǒng)金融”就沒這么好命。

如果說互聯網金融模式+云計算是“平地起高樓”,那傳統(tǒng)金融因為舊有系統(tǒng)的積累和模式的成熟,歷史包袱重,其改造過程如同“一邊居住一邊重建”,面臨無數的兼容性適配問題。

在銀行領域,涉及核心系統(tǒng)的更如同在高空給高速飛行的飛機換引擎——稍有不甚會導致全行業(yè)務中斷甚至癱瘓。

所以,傳統(tǒng)金融企業(yè)上云難度更大,對技術和綜合方案能力要求高。

2、騰訊早期更難:“新人入場”、“調性不符”

客觀地說,作為行業(yè)后入者,騰訊金融云無論在市場知名度、經驗上都不具備優(yōu)勢,巨頭品牌無法帶給騰訊更多價值。

當騰訊去年開始大力介入金融領域時,大眾過去的那些質疑也顯得“不是沒有道理”。

最典型的是,長期做To C生意的轉頭來做To B,面臨適應性問題。

在C端,騰訊是規(guī)則制定者,但在To B業(yè)務上,例如給金融機構提供技術改造,客戶往往只考慮提自己的實際需求,不會去考慮背后的實現難度,能做就做,不做拉倒,反正原本的系統(tǒng)也湊合能用,不行還能找別家。

一個有意思的事是,騰訊員工有時候轉不過彎來,出現過產品經理在面對銷售帶回來的需求時,不是想著怎么去“執(zhí)行”和“滿足”,而要對客戶的需求評頭論足一番,想著客戶能不能先改改自己。

除了意識問題,內部溝通的方式方法、流程的效率都影響金融云業(yè)務的開展,一個C端需求可以研究很久,而B端客戶要個東西就限定那么幾天,內部體系必須跟得上。

此前,自媒體人“半佛仙人”曾如此點評,跨行業(yè)經營相當于重新創(chuàng)業(yè),To B到To C的跨模式經營相當于重新投胎,騰訊想要ToB,想要滲透傳統(tǒng)金融市場,比別人更難。

但是,反過來來看,越難啃的骨頭,能夠啃下來則形成的競爭壁壘也越高。

啃下金融云這塊硬骨頭,騰訊云同時走了三條都不容易的路

無論如何,從張家港行案例可以看出,早期在金融云這件事上更難的騰訊,確確實實做成功了。

從客觀結果推原因,參考過去一年來各個案例,騰訊云靠的是三條路同時走,它們都在業(yè)務邏輯上發(fā)生根本變化,改變了過去的業(yè)務方法論,拋棄了To C時代主導權下的“溫床”,轉而從不同角度切入傳統(tǒng)金融真實的需求,并集中精力將之滿足。

1、造出標桿——傳統(tǒng)金融很現實,有好案例才會相信你

阿里云當初的“飛黃騰達”主要靠的是中標12306以及一些大型政務合作的單子,產業(yè)知名度上來了,市場就隨之而來。

在傳統(tǒng)金融市場上,客戶們因為更加謹慎,對已有的實際案例更加信任。

騰訊云要啃硬骨頭,得先把最硬的那一角啃下來,剩下的才是自然而然的事。

2019年4月,中國建設銀行與騰訊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雙方要共同搭建金融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在這之前,騰訊云傾全力在短短40多天的時間內快速搭建出了一個符合公有云標準的金融級生態(tài)云平臺“建行云”,目前,該平臺已經支撐了建設銀行自有業(yè)務的運行和多項科技能力輸出項目。

在業(yè)內,這屬于“超大單”,幾乎是“成功人士”的標志,而“建行云”的標桿價值就決定這并不是結束,只是開始。

2019年3月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與騰訊在北京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雙方宣稱要“以中國人保數字化轉型為出發(fā)點,攜手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差異化、專業(yè)化的金融保險服務。”

有接近合作的人士透露,人保之所以選擇騰訊,就是看中了騰訊與建行的合作案例的操作經驗,以及過程中沉淀的成熟技術解決方案。很明顯,這種技術經驗遠比服務一般互聯網保險、金融客戶更加珍貴。這也是騰訊從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公開資料顯示,近幾年,同為踏足保險業(yè)務的另一巨頭—中國平安,快速發(fā)展創(chuàng)新業(yè)務,業(yè)績和市值都得以快速攀升。對于人保來說,無疑需要這樣一個得力合作伙伴,通過云技術穩(wěn)定承接更多金融創(chuàng)新型業(yè)務。

從數字上看,騰訊云已經服務了超過6000家金融客戶,包括150多家銀行、40多家保險公司、20多家證券公司,但如果從市場開拓的過程看,從0到1的標桿決定從1到100到10000的擴張速度,騰訊金融云不是一口吃成大胖子,而是一單扣一單做下來,不斷為自己疊加背書,加速擴展進程。

2、打造標簽——金融太特殊,有比“訂單本身還看重的東西

股票市場好的時候,大家都開心,但也有發(fā)愁的,例如交易系統(tǒng)。

舉個例子,交易所需要面向券商提供IT接入服務,而原有的IDC模式總會有不靈活的時候。更為重要的是,當用戶需要更多增值能力的時候,傳統(tǒng)IDC的模式更是捉襟見肘了。

為此,作為中國兩大證券交易市場之一,深交所旗下深證通就與騰訊金融云合作,搭建了一朵合規(guī)、可信、安全、穩(wěn)定的行業(yè)云,面向證券行業(yè)提供完整的IaaS、基礎PaaS、行業(yè)PaaS以及SaaS等全棧云服務與金融科技的能力。

因此,這朵金融云從誕生開始,就既具備了騰訊的技術能力,也有了深交所“背書”的天然合規(guī)性,非常適合券商行業(yè)的需要。

不難看出,這也是騰訊金融云結合行業(yè)思考的一種策略,也是騰訊回歸滿足To B客戶真實需求的結果。

3、回歸價值——金融“客戶”更會算明白賬

騰訊云TDSQL首席架構師張文曾說,“針對核心系統(tǒng)的數據庫進行改造的難度無異于做一次心臟更換手術”,這話沒錯,但只有“手術費”不太貴、新的心臟能支撐的更長的時間,這樣的手術也才有意義。

傳統(tǒng)金融的改造,一看合規(guī)性,二看迫切性,三看經濟性。

張家港行原本實用的Sybase,你也不能說它不好,只是“現在不夠好”,相當于一個城市道路規(guī)劃,很多年前4車道已經足夠闊綽甚至奢侈,但現在看卻十分小氣。

要替換Sybase,新數據庫一方面成本得更低,至少比Sybase運營成本+“治堵”的成本更低,另一方面還得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都足夠使用,不顯得局促。

騰訊似乎把這一切算得明明白白,具體數據不得而知,但張文透露,“張家港行這邊的硬件成本不到1000w,綜合降低成本75%以上(相對其他商業(yè)銀行采用大型機、小型機模式)”。

實測中,TDSQL數據庫負載均保持在10%以下,余量可以滿足張家港行未來五到十年業(yè)務發(fā)展需求,而這個數據庫與傳統(tǒng)Sybase被邏輯限定死不同,如果需要“擴容”,并不需要“拆了重建”,而只需要“插卡式”水平擴展。

回過頭來看,無論是傳統(tǒng)金融適應性改造,還是核心關切的滿足,亦或是現實的經濟價值考量,都是門檻極高的事,客戶需求復雜、多樣且?guī)缀鯖]有可以忽視或者擱置不理的內容,每一種需求的滿足都必須耗費巨大精力,“硬骨頭”實至名歸。

方向對了,但“基因改造”里的團隊更要跟得上

一句話總結業(yè)界詬病騰訊不能ToB的主要原因:ToC“基因”太濃。

要改造基因,盡管改變了總體上的業(yè)務方法論,但企業(yè)的基因就是管理層和員工腦子里思維方式集成,從金融云的實踐看,重要的還有團隊適應從甲方變成乙方的角色轉變,拋棄富二代思維。

按騰訊CSIG員工自己的說法,做C端產品時聊得最多的是產品體驗,做一個東西去打動用戶,現在這些交流變少,“不是在見客戶,就是在去見客戶的路上,甚至陪客戶見他的客戶”,而這其實就是To B型企業(yè)的日常,CSIG員工已經完全按照企業(yè)服務的要求在工作。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騰訊員工出現可以被客戶罵哭的事了,這在C端業(yè)務上當“甲方”時是不可能有的事。

當“大廠”的中層員工開始戲說“放下我的膝蓋”,某種程度上何嘗不是騰訊團隊放下身段,克服了非常多自己原來to C的這些習慣,ToB基因逐漸形成的表現。

可以看到,騰訊金融云客戶規(guī)模不斷擴大,克服高門檻的努力讓騰訊自然收獲了競爭壁壘,而內部數據透露騰訊政務云2019年增長25倍。行業(yè)質疑下,整個騰訊云卻在速度、規(guī)模上都在快速發(fā)展,一些券商預測金融科技與企業(yè)服務馬上成為騰訊新的支柱板塊。

旺盛的業(yè)務能力背后,飽受質疑的騰訊產業(yè)互聯網,To B基因已經形成,然而這也只是一個好的開始,騰訊C2B戰(zhàn)略落地,未來的挑戰(zhàn)還有更多。

*此內容為【科技向令說】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完】

曾響鈴

1鈦媒體、品途、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多家創(chuàng)投、科技網站年度十大作者;

2虎嘯獎高級評委;

3作家:【移動互聯網+ 新常態(tài)下的商業(yè)機會】等暢銷書作者;

4《商界》《商界評論》《銷售與市場》等近十家雜志撰稿人;

5鈦媒體、36kr、虎嗅、人民日報客戶端、澎湃新聞等近80家專欄作者;

6“腦藝人”(腦力手藝人)概念提出者,現演變?yōu)椤白悦襟w”,成為一個行業(yè)。

7現為“今日頭條問答簽約作者”、多家科技智能公司傳播顧問。

回頂部

  快速回復 高級回復
用戶名:   密碼:   [注冊]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網站簡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ICP證:浙B2-200701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人成在线 | 午夜天堂精品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片 | 国产精品综合 | 欧美一区2区三区4区公司二百 | 人人精久 | 一级毛片一级毛片一级毛片 | 欧美精产国品一二三区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97人人干| 国产九九精品 |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视频免费看 | 成人免费黄色毛片 | 羞羞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6高清 | 午夜免费电影 |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www.久久久 | 免费在线看a | 亚洲成人1区 |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午夜 | 欧美一级毛片日韩一级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 | 国产精品视频 |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高潮 | 亚洲黄色一区二区 | 一级大毛片 | 亚洲国内精品 | 国产裸体bbb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 日韩欧美一级精品久久 | 日韩免费av一区二区 | 第一色网站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 亚洲视频 欧美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