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百貨企業翠微股份正在籌劃重組事項,股票于11月8日起開始停牌。
11月7日晚間,翠微股份發布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科融通)現有股東所持股權(全部或部分)。
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不構成重組上市。公司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十個交易日。
重組方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
根據官網信息顯示,翠微股份本次重組擬購買的海科融通成立于2001年4月,注冊資本為2.558億元,是一家專業面向中小微商戶及為行業提供完整支付解決方案及綜合金融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海科融通持有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全國范圍內銀行卡收單業務類型《支付業務許可證》,擁有全國范圍內經營第三方支付業務的從業資質。
海科融通業務線覆蓋全國各省份,在全國設有33家分公司,服務餐飲、娛樂、服裝、零售等400萬個小微商戶,并與中國銀聯等30多家金融機構達成合作關系。
翠微股份在公告中稱,海科融通是我國較早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長期深耕第三方支付服務領域,綜合服務能力突出、項目經驗豐富、牌照資質齊備,目前發展勢頭較好。
實際上,早在2015年和2016年,海科融通就曾先后與上市公司融鈺集團(原永大集團)和新力金融(原巢東股份)有過重組計劃,但最終都沒有成功。
不過,海科融通此次與翠微股份的重組具有先天的優勢,因為二者為“近親”。
公告顯示,本次重組交易的交易對方為北京海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淀科技)等,其持有海科融通35.0039%的股權,為海科融通的控股股東。而海淀科技與翠微股份的實際控制人均為北京市海淀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因此本次交易也構成了關聯交易。
不過,公告顯示,本次交易各方尚未簽署意向性文件,因此仍存在不確定性。
早已進軍金融業
公開信息顯示,翠微股份主要從事商品零售業務,以百貨業態為主,同時包含超市、餐飲等業態。公司在北京擁有翠微百貨、當代商城中關村店、鼎城店和甘家口百貨等共七家門店,營收主要來源于商品銷售和租賃業務收入。
公司在2012年登陸A股市場。但隨著近年來百貨業態式微,2013-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連年下滑。
2017-2018年,公司通過關閉虧損門店、降低管理費用率等手段進行自救,雖然營業收入仍在下滑,但凈利潤卻實現了連續增長。
與此同時,翠微股份也在謀求轉型,主要方向是進軍金融業。早在去年5月,翠微股份發布公告稱,為推動零售主業轉型升級,拓展新零售、新業態、新生活領域,通過投資運作助力產業拓展,公司出資5億元與西藏集義創業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合作設立“蘇州翠微新生活股權投資基金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新生活基金)。投資基金重點用于消費升級、新零售、教育、餐飲等與生活服務相關行業的股權投資。
同年10月,翠微股份又與國新融智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合作設立了“北京融智翠微藍天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藍天基金),公司作為有限合伙人認繳出資3億元,主要投資于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等綠色產業相關項目的股權投資。
今年4月,翠微股份又向藍天基金增加認繳出資3億元。藍天基金的投資范圍調整為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等綠色產業以及消費升級、科技創新、新興產業等相關領域的股權投資。
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翠微股份剛剛公布的三季報顯示,公司今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35.4億元,同比增長0.32%;凈利為1.33億元,同比增長45.98%。
凈利增長的重要原因是公司前三季度獲得投資收益2384萬元,同比增長162%。而投資收益來自藍天基金及新生活基金的分紅款。
(來源:中國商報 記者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