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探討我在區塊鏈思維應用方面的思考。
一、為什么需要區塊鏈思維
在前互聯網時代,事件的發展都是二維的,尚可預測。但是在互聯網時代,一切都變成了三維的。主要是增加了虛擬這個難以預測而又無處不在的因素,它的任何變動都會發生超空間和時間的影響。
對比在前互聯網的實體經濟時代,變化的影響在時間和空間上局限性非常強,尚能通過計劃和預測去應對。但是在當今社會,很多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素很難被預測。
二、區域鏈思維與零售
1、區塊鏈為新技術在零售領域應用(個性化定制生產)提供了操作或模式指引。技術發展解決了新零售的可行性問題,區塊鏈解決了操作落地的問題;
2、盒馬使用區塊鏈技術,實現農產品從生產過程到消費過程的全鏈路的跟蹤,也可以同時實現農民將自己種的某一個蔬菜賣給了哪一個消費者;
3、UFO使用區塊鏈的存儲機制,將鑒定后的完整信息上傳區塊鏈,鑒定信息就完全公開可查詢,憑借掃描置入的NFC芯片,無需再次鑒定,消費者就可以在任意交易平臺迅速交易,降低了二次交易的風險和再鑒定的成本。并且避免了侵權、盜版等問題;
4、區塊鏈環境下,任何人都是消費者,也是生產者。消費與生產的關系消失,代之以價值交換。即傳統的競爭關系變成共生關系-每個人都在為別人創造價值;每個人都要善于運用別人創造的價值,實現自身價值。
三、區塊鏈與社群
其實,我第一次了解區塊鏈和社群等概念,并意識到它巨大的價值。正是讀了運營社陳小賢老師的《區塊鏈社區運營與生態建設》一書,深受啟發。以下的思考也大多數是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產生的:
1、社群時代以個體參與者為主體:必定以區塊鏈的去中心化、信任價值為基礎思想。現在的關鍵是以什么樣的模式去實現、以什么樣的一種方法讓企業在社群時代獲取價值。
當前的社群建立及運營方法是必須借鑒的,但這還處于由營銷到社群運營的中途。運營社的模式可能走的更遠了一些,但這就是完美的嗎?還缺少什么呢?
各城市群是其基礎,但城市群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變現價值呢?如果說很低或還不夠,原因肯定就在于城市群的運營還不夠,具體就是針對社群運營的交流討論等不足(觀察一段時間,城市群除了簽到和不相關的讀書,有多少真正圍繞主業的分享或者討論呢?)。我想,運營社以社群為基礎,還可以發揮更大的群體價值;
2、區塊鏈社群:它是一種不同于現實社群的概念,在網絡時代,人類社群的一種新的組織形式:它是超時空范圍的,虛擬的;
3、區塊鏈社群是去中心化 的,在其中的個體創造價值即可擁有價值 :創造什么價值、擁有什么價值,是區塊鏈社群存在和運營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