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平地而起,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如何打造強體驗性的、獨具特色的購物中心,在眾多的商業項目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商業地產人共同面臨的一個難題。
如今,購物中心的核心消費客群已從80后、90后逐漸向新生代95后、00后轉變,他們的喜好和價值觀逐漸對商業空間規劃與設計產生極其顯著的影響。“下沉式設計”這種個性化的設計方式,與現代人們的生活態度以及時代潮流相符合,正在越來越多地被商業體所運用。
01
何為下沉式設計?
曾有位建筑大師說過:“好的建筑就像植物,從大地中生長出來,向著太陽。”“下沉式設計”正是基于這一設計理念而生的。
“下沉式設計”是為了打破巨大空間的空曠感和視覺的單一感,通過運用垂直高差手法分隔空間,以取得空間和視覺效果的變化,在心理上也給人一種親切的包圍感和安全感。
現在商業中心中越來越多的運用了下沉式廣場的設計,下沉廣場是重要的中介轉換空間,扮演著地下空間的門面。
一方面,打破了巨大空間的空曠感和視覺的單一感,通過運用垂直高差手法分隔空間,以取得空間和視覺效果的變化。另一方面,由于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商業廣場打造景觀吸引人流的方式越來越受到重視。
那么,一個優秀的“下沉商業”可以從哪些維度打造呢?
02
打造“雙首層概念”,增加商業價值
雙首層式為最常用也是最好用的打造方式:通過負一層首層化可減小地下空間逼仄感,引導人流快速進入下沉商業,使地下商業有更好的展示效果,大大提升地下一層的商業價值。
優秀案例:
位于新加坡的City Square Mall,項目位于歷史悠久的公園 New World Park 當中,本身環境即被綠植所環繞。是一個雙首層式廣場,在組織形式上采用了中心圍合型設計。
City Square Mall 在入口處構建了一處下沉廣場,使其成為公園中獨立分區的一部分,這處下沉廣場置于公園中自成一體,是一個雙首層式廣場,在組織形式上采用了中心圍合型設計。這個下沉廣場的直接作用是連接公園與購物中心,引導人流進入商業,起到匯聚人氣的作用。
有良好運營的項目地下一層商業租金普遍大于地上二層商業的租金。從這個角度來說,地下一層商業的價值是非常高的,通過“雙首層概念”把人導入地下商業,能充分發揮出地下一層商業的潛力價值。
03
結合多種交通,豐富消費者進場方式
下沉式商業需要滿足一系列商業設計邏輯,即人流從哪里來——購物中心提供怎樣的資源使其擁有合理的使用場景——以及人流會往哪里去。
因此,對于下沉式廣場來說,第一個問題是如何將多種交通方式相結合,讓人群順利、方便的從各個方向進入下沉式廣場。直連地下交通設施的人流通道,從地面進入下沉式廣場的步行樓梯、扶梯、坡道等等都要綜合考慮、統一設計。
優秀案例:
上海LCM置匯旭輝廣場位于B1層的下沉式廣場命名為“時光花園”,其本身就是一個公共空間,但在商業層面,賦予了整個項目強烈的立體感和生動性。
直達2層的扶梯、到達B1層下沉式廣場的階梯、室內外聯結的觀光梯、與蘇州中心異曲同工的退臺式外立面設計等等元素,這些全部都有起到打通室內外空間的作用,同時也連接著北側的“嗨街”和西側生態公園兩塊區域,極大豐富了消費者進場的方式。
04
打造令人愉悅的景觀
使其成為消費者逗留的社交場所
下沉式廣場如果僅僅是人群經過的一個空間,那這個空間也實在太浪費了。沒有為人們提供公共活動和休息娛樂的空間,對商業服務和文化營造等內容也考慮不足,降低了廣場的吸引力,造成其逗留性和可坐性差。
因此,我們需要思考如何才能將人留下來,使下沉式廣場成為一個生機勃勃的社交場所。
優秀案例:
Mega Bangna創造性地設置了一個圍繞著中心庭院和下沉式、露天廣場作為顧客聚集和舉行各種活動的主要社交場所,最低處作為舞臺或社交場所,環顧周圍的場地則可開發為休息或者觀看區域。
一個由木質臺階組成的露天劇場,將游客帶入一個充滿活力、極具森林質感的餐飲商業步行通道空間,通過互動景觀裝置,讓游客在舒適的小氣候環境下擁有愉快的體驗。
在這個下沉的廣場空間,無論白天還是夜晚,由實木制成露天劇場座位都能給游客提供舒適的落座體驗與視野。
流動的水景是其中一種成功的氛圍催化劑。
通過將植被嵌入露天庭院等建筑、設置水景與戶外景觀等手段,給消費者提供愜意空間和社交場所。
05
下沉廣場的四類打造形式
在商業下沉廣場的打造中,根據場地尺度規模,建筑圍合程度以及下沉的高度,可將下沉的模式分為雙首層式,多層綠地式,中庭式和大廣場式四類。
1.雙首層式
雙首層式為最常用也是最好用的打造方式,因為商業廣場的一層價格較高,人流量大,通過將負一層首層化可減小地下空間逼仄感,引導人流進入下沉商業,大大提升地下一層的商業價值。
2.多層綠地式
這種商業下沉多依托于建筑的景觀的整體規劃,下沉與地上屋頂花園相結合,形成層層跌落的綠地山谷之感。
3.中庭式
由于建筑的采光要求,或在極為緊迫的空間打造的下沉廣場,將此類空間稱為中庭式下沉空間,在這類下沉廣場中,通常運用大量精致細節的景觀小品,與室內景觀相呼應。
4.大廣場式
這類廣場通常是用局部的下沉解決高差問題,是不以打造雙層或多層下沉商業為目的的下沉廣場空間。這類下層式廣場的空間開敞、便于聚集人氣。
06
下沉商業廣場設計要點
1.采光
下沉式商業廣場的設計經常搭配著商業空間設計的需求去思考其空間的規劃,以便提升地下商場的經濟效益。下沉廣場的設計,不僅增加了光的照明和陽光射線與人的接觸,還可以在相當程度上進行節能。
2.降噪
主要是運用空間變化的方式來避開噪聲聲波傳送的路徑。
3.防災
下沉廣場是一個四周圍合或半圍合、頂部開敞式的公共空間,就消防而言,其有利于防火分隔和人員疏散。
2. 雨水收集與排水
下沉式廣場的排水設計比較難,稍一不慎就會在下雨天造成廣場積水等問題。下沉式廣場可以兼具雨水花園的功能,主要利用景觀和場地的土壤、植被等生物作用、物理作用及化學作用等來實現對雨水的處理。
3. 通風
與地上建筑不同,地下商業建筑的通風以大地作為冷源,以室內商業動線作為風道。研究顯示,在其他模擬條件一致的情況下,地下商業體較地上商業體的風速更高,反映了大地對熱壓通風具有影響作用。
07
寫在最后
下沉式廣場既有效緩解了人們進入地下空間時壓抑的心理,又可以很有效地解決地下建筑的通風與采光。在解決不同交通形式的分流以及轉換問題上,下沉式廣場也發揮了很好的功效。由于其本身空間下沉的特性,更是為人們在喧囂的都市里提供了一處安靜安全、具有較強歸屬感的社交場所。
然而,并不是每個項目都適合做下沉式廣場,高昂的造價,排水設計等難點也是需要納入考慮的,同時,在滿足新一代消費者休閑放松需求的同時,如何通過有效運營,為項目業績帶來提升,也是商業地產人需要核心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