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萬字左右的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焦點。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深化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實驗中,新建一批雙創示范基地,堅持包容審慎監管,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更大激發社會創造力。
作為共享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共享充電寶近年來發展迅速,不僅緩解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用戶的手機電量需求,也為5G時代的電池續航提供保障。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提共享經濟,也是肯定了共享業態對于民生的利好作用。
滿足剛需 為共享業態續航
2014年,中國互聯網掀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次年,共享經濟進入互聯網的賽場,經歷洗沙淘金的漫長過程,只有可持續滿足用戶剛需的業態保留下來,共享充電寶便是其中之一。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交易額達到79.1億元,同比增長141.3%。這意味著,共享充電寶行業經歷多年發展,已經進入穩步增長階段,成為共享經濟的動力引擎。
共享充電寶行業之所以能夠迅速發展,主要源于中國移動互聯網使用率和滲透率廣泛,人們無時無刻不在使用手機,移動充電需求增強。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接近11億人,覆蓋為79%,其中人均每日使用手機的時間高達5小時。
此外,手機電池技術需要漫長的研發過程,難在短時間取得質的突破,無法給用戶更好體驗。硅谷一家電池優化技術公司負責人曾表示,“電池技術改進每年僅有5%左右,但手機耗電量的漲幅卻遠超過5%”。
用戶需電量增長與電池電量難突破的長期矛盾,促使共享充電寶等創新產品應運而生。自2017年誕生之初,共享充電寶便獲得市場及資本青睞,快速成長。作為共享充電寶行業的頭部企業,聚美集團旗下街電靠先發優勢快速在市場站穩腳跟,因而有更多精力優化用戶體驗,助推行業快速成熟。
時至今日,共享充電寶街電已進駐餐飲、購物、生活服務、交通樞紐等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消費場景,甚至成為生活消費場景的生意風向標。在今年五一小長假,街電全國整體日均訂單量較2月疫情期間增長812%,全國旅游景區共享充電寶整體訂單量較去年12月份增長達60%。
這意味著,疫情后的國內實體消費在迅速回暖,民眾在消費場景的停留時間激增。對實體消費領域的從業者而言,這是他們一直期盼的好消息。
拉動消費 為居民生活續航
2020年初肺炎疫情期間,實體消費陷入停滯狀態,遍布線下的共享充電寶也隨之陷入寒冬,而這并非共享充電寶最低迷的時刻。
2017年,陳歐剛剛執掌充電寶街電時,曾被無數人質疑。當時共享充電寶的商業模式尚未被驗證,共享經濟備受質疑。雖然資本狂熱,但看好共享充電寶的人寥寥無幾,唱衰之聲此起彼伏。
街電、小電、怪獸等共享充電寶企業在寒冬中堅守。直到兩年后,“三電一獸”陸續宣布盈利,共享充電寶行業才得以正名,被贊為共享經濟的一顆“遺珠”。
如今,共享充電寶發展前景被更多企業和資本看好。2019年6月,王興執掌的美團宣布重啟共享充電寶業務,并將在全國推廣。2019年底,怪獸充電完成5億元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軟銀愿景基金等知名投資機構。
2020年3月,艾瑞咨詢最新發布的《2020年共享充電寶行業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租賃交易規模達到79.1億元,呈現141.3%的高速增長。報告同時指出,未來幾年行業仍將保持50%-80%的高速增長趨勢。
可以預見,依附于生活消費場景的共享充電寶,不僅可以從側面描繪出實體經濟向上的發展態勢,同時也為人們出行帶來更多電量保障,刺激更多消費行為,助力居民消費市場邁上新臺階。
江湖老劉,TMT行業觀察者,社交電商行業分析師,知名IT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