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案 | 能忍受每個月交會員費,司機在過去只是沒得選。
半個月前,滴滴在成都和杭州上線試運營同城網(wǎng)約車貨運業(yè)務,訂單首日破萬。
滴滴在新領域開疆拓土,補貼獎勵自然是少不了的,此前就有行業(yè)人士分析,同城網(wǎng)約車貨運市場的頭部玩家貨拉拉一定會跟進補貼。
目前,貨拉拉已經(jīng)有了同時針對司機端和乘客端發(fā)放獎勵和現(xiàn)金券的措施。
但經(jīng)歷過網(wǎng)約車補貼大戰(zhàn)的朋友應該都記得,想靠刷單薅羊毛的人一定會有。試運營后,滴滴和貨拉拉的封禁名單也證明了這一點。
對平臺來說,能不能解決“刷單”等灰產(chǎn)問題,不但決定著補貼的成效,也關系到平臺生存、發(fā)展的根本:司機有沒有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用戶有沒有優(yōu)質的用車體驗。
滴滴在網(wǎng)約車常年的補貼大戰(zhàn)中,對黑產(chǎn)的態(tài)度一直是零容忍,不論在內部技術如人臉識別、反作弊層面,還是外部如警企合作都有成熟的積累和體系,形成了一張線上線下聯(lián)動、內部外部聯(lián)通的立體反黑產(chǎn)網(wǎng)絡,這是滴滴敢于在進軍同城貨運時推進補貼的底氣。
對貨拉拉而言,如果滴滴補貼持續(xù)加碼,不論主觀上是否愿意,補貼勢必持續(xù)跟進。但是,徹底反作弊、反黑產(chǎn),貨拉拉準備好了嗎?打擊肯定是會打擊,但是團伙刷單的情況似乎依然猖獗。
網(wǎng)約貨運亂象:不刷單接不到單?
“昨天刷了4單,下午回家就搶了一個單,把5單的名額跑滿了(我是高級會員)。昨晚上又接了一個單,600塊錢,是個通信器材之類,用個小箱子裝的。”在西瓜視頻,有位自稱“五年貨拉拉司機”,面相憨厚的小哥通過一系列自拍視頻,給網(wǎng)友講拉貨掙錢的經(jīng)驗。
小哥進一步解釋:自己能接到單子肯定是和刷單、把評分刷高有關系的。“這個單子是4公里外推過來的,我們小區(qū)中面以下至少有30來位司機,他們沒接到,我接到了。大家加油吧,我們幾個要好的朋友每個月都是1萬多,開始我也不知道怎么能接到單,我朋友告訴我要把單刷上去,只要分一上來,跑這個還是能掙錢,并不是說的那么坑。”他說。
視頻下面有一些評論,一位網(wǎng)友回復說:“我也自己刷單自己搶,這樣分數(shù)就上漲了,客戶好評也是關鍵”,另外有一位似乎比較憤慨,說“你把所有人教會了!!!我看你以后怎么中單子。”還有人提醒,“別讓官方看到你。”
視頻里最有趣的一點是,小哥反復強調自己不是貨拉拉的托兒,應該是被網(wǎng)友質疑過,貨拉拉自己不方便出面明著鼓勵刷單,吸引司機入駐,派了個托兒來下套。
可能有人要問,除了套補貼,刷單刷分對自己的好處是什么呢?這和貨拉拉平臺的搶單模式有關系。
貨拉拉同貨車司機的合作模式可以概括為:會員收費+搶單,下圖為貨拉拉中面包車會員等級及收費模式。
從中可以看出,非會員每日只能接2單,抽成為路費的15%,適合兼職模式。會員則根據(jù)等級不同,享有不同待遇,視頻里小哥所說的“高級會員”,月費499元,可無限接單,抽成也為路費的15%,但前5單免信息費。
至于所謂的“搶單”機制,目前看各類猜測說法都有,比如有司機認為必須充會員才能接到單,貨拉拉故意逼大家充會員;有司機認為和距離有關系,跟充會員不充會員無關;也有一些陰謀論懷疑,因為高級會員有免抽成費的待遇,所以貨拉拉更愿意把單子派給非會員,放長線釣大魚,激勵司機充值會員以獲得超過兩單的接單權限。
雖然以上猜測都無憑據(jù),但坊間公認,貨拉拉的搶單機制不可能純靠手速,背后也應該綜合了一套基于算法的派單系統(tǒng)。至少,拒單率低、準點率高、綜合評分高的司機應該更容易搶到單,一些灰產(chǎn)經(jīng)營者的朋友圈應該也能佐證這一點。
這讓西瓜視頻上小哥自述的做法有了一定合理性:利用高級會員前五單免費,把單刷了,提升準點率,接單率提高了,再踏實拉活兒掙錢。雖然后面再拉活兒要被抽成,但總比拉不到活兒好。
按照貨拉拉的公開說法,搶單模式完全基于客戶需求量,然而近年來網(wǎng)絡上充斥著司機接不到單的種種抱怨。大部分司機每月依然充值會員費,試圖提升搶單成功率,失望之后,一些司機選擇離開平臺。少部分司機則是寄希望于通過刷單來增加搶單幾率,而這不僅破壞了行業(yè)的良好秩序,也為自己的職業(yè)生涯帶來了風險,是竭澤而漁的做法。
灰產(chǎn)背后,平臺與司機之間的關系要迭代了
如今,市面上流行著各種針對貨拉拉的司機搶單神器,“黑科技”層出不窮,甚至連號稱3D打印出來的物理外掛都有,某賣家稱自家外掛已經(jīng)發(fā)展到第三代,可以徹底解放司機雙手。
【商業(yè)街探案】在微信上聯(lián)系到了一位軟件賣家,對方有兩種售賣解決方案:一是300元買軟件,使用期限兩個月;二是花1380元買一臺雜牌手機,用完一個月后需要每個月花150元重新購買激活碼。至于效果,保證解放雙手,但是不能承諾成功率。
對于搶單外掛,從報道看,貨拉拉會持續(xù)提醒司機不要使用外掛,并強調其中不乏騙子,但從貨拉拉自身公布的一些舉措和數(shù)據(jù)是可以看出一些東西的。
比如 “截止2019上半年,貨拉拉打擊45款以上的外掛及輔助程序,包括‘萬XX、天XX、滅XX、熊XX、盛XX’、‘一體機’等等”、“和今年4月專項打擊前的相比,6月使用外掛的司機下降了90%以上。”
這些數(shù)據(jù)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圍繞貨拉拉的搶單灰產(chǎn)已經(jīng)比較猖獗,其中一些確實不是騙子,產(chǎn)品可以用,而司機需求很旺盛。
在指責外掛破壞公平搶單環(huán)境的同時,貨拉拉應該反思的是司機為什么要冒著上當?shù)娘L險購買所謂的搶單神器,正如一位吧友吐槽的一樣:“一天到晚雙手按著手機不能怠慢,這也叫自由嗎?”而從這些吐槽看,從2018年到2020年,大家吐槽的都差不多。
目前,一些司機在貨拉拉拉活兒,負擔并不輕:一般注冊要交1000元保證金,300元激活費,再加上每個月的會員費和外掛費,等于活兒還沒拉就先給各個官方和私下的利益相關方交錢。
有司機吐槽運營過程中還要冒著罰款風險給平臺貼車貼,否則有扣保證金的風險——所以外掛服務商也開展了車貼代傳業(yè)務。
在此前在微博熱搜有個“貨拉拉不到兩公里收費5400元”事件。事件原因其實不是司機對運貨費獅子大開口,而是因為疫情不能進小區(qū),雙方對搬運貨物上樓的費用有爭議。事件中,有貨運司機表示委屈,平臺搶單不容易,抽成高,如果搬運費再不讓賺錢,就沒得干了。
這可能也是平臺屢禁不止的司機刷單和借助外掛的原因,而生存壓力讓有成熟數(shù)字和物理外掛經(jīng)驗的司機,一旦有了補貼,就可能嫻熟地從搶單、適度刷單變成過度刷單。
自滴滴貨運入局,貨拉拉平臺加大了補貼力度,但平臺依然面臨著不小的壓力。滴滴貨運采取的派單+抽成模式是否適合這個市場還有待驗證,但至少已經(jīng)為司機師傅提供了新一種選擇。
對貨運司機們來說,這不僅意味著鉆空子的作弊者將進一步無所遁形,更重要的是,不需要被市場唯一的頭部玩家拴在平臺上了。
一直堅持的商業(yè)模式會不會就此崩塌?這才是貨拉拉面臨的真正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