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化妝品品牌集合店,屈臣氏沒想到其品牌被冒用為飲料企業名稱。
繼屈臣氏發布聲明稱“屈臣氏飲料(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屈臣氏天津”)并非其關聯企業后,7月7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屈臣氏天津生產的 “巴荔”蘇打氣泡水與元氣森林產品包裝類似,而其產品名字為“巴荔水”,又與雀巢旗下的高端水品牌巴黎水有著類似的讀音。
此外,“巴荔”蘇打氣泡水的代工廠為中山市海心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心食品”),該公司已多次被東鵬特飲、達利食品起訴。
業內人士認為,從屈臣氏天津到“巴荔”蘇打氣泡水,再到海心食品,其產品包裝、名稱等對于不知情的消費者存在一定的欺騙性。
“屈臣氏”賣“巴荔水”
就屈臣氏發布關于屈臣氏天津并非我司關聯企業的聲明中所提到的“巴荔”蘇打氣泡水產品,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該產品采用整體白色包裝,與元氣森林相關產品類似,產品名字為“巴荔水”,與“巴黎水”讀音類似。
有網友在購買了巴荔水之后表示:“巴荔水包裝抄襲元氣森林,名字抄襲巴黎水,公司還是屈臣氏飲料天津有限公司,不是真正的屈臣氏,山寨感滿滿的飲料”。
據了解,巴黎水為定位高端的一款氣泡水,而元氣森林主打無糖氣泡水,兩款產品在氣泡水領域頗受歡迎,有一定的消費群體和市場。巴荔水為屈臣氏天津旗下產品,天眼查信息顯示,屈臣氏天津成立于2019年4月4日,注冊資本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張洋中,經營范圍為食品、日用品、辦公用品、體育用品銷售等。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賴陽分析稱:“像巴荔水這樣的抄襲模仿行為,對消費者有一定的誤導作用。如果消費者對于相關產品、相關品牌并不是特別了解,很大程度上會造成認知的錯誤。因此,這些抄襲產品會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
7月6日,屈臣氏發布聲明表示,“巴荔”蘇打氣泡水產品上標識的“屈臣氏飲料(天津)有限公司”并非我司關聯企業,我司從未委托過該公司生產或銷售我司產品,亦從未授權其使用我司商號或商標“屈臣氏”從事任何生產或營銷活動。“巴荔”蘇打氣泡水并非我司生產、銷售或授權的產品。
對此,北京商報記者聯系采訪了屈臣氏天津,但截至發稿,對方并未予以回復。
賴陽表示,企業名稱和商標名稱重名在法律層面不能算是侵權,目前,市面上商標名稱和企業名稱重合的情況普遍存在,所以并不能通過這一方法界定其侵權。但如果相關企業在產品、包裝各個方面都有類似情況的話,一定程度上存在侵權嫌疑。
此外,天眼查信息顯示,6月4日,屈臣氏天津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天津市濱海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屈臣氏飲料天津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但是從大范圍來講,很多侵權企業有可能存在這樣的操作,比如,為了避免侵權被罰,很多公司都是一個空殼,通過空殼方式授權生產商進行產品生產,而在產品出現問題時,因為其為空殼公司、甚至沒有正常經營,名下也沒有資產,所以相關維權很難執行�!辟囮栠M一步說道。
擦邊多個知名商標
北京商報記者查詢發現,屈臣氏天津的委托生產商為海心食品。官網信息顯示,海心食品旗下產品涵蓋了醋飲料類、果汁類、碳酸飲料類、純凈水、奶茶類等系列的二十多個品種,產品的商標有紅雙喜、第五酷、酷汁源等。
眾所周知,“紅雙喜”商標為上海紅雙喜股份有限公司運動器材名稱,有著一定的知名度。同時,“紅雙喜”產品早在1997年獲得了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的“馳名商標”稱號,是多屆世界大賽的指定器材和贊助商,并成為中國馳名商標和國際知名品牌。
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知識產權總監郭晨輝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般情況下,商標注冊有所選擇的類別和群組,商標權僅在所注冊群組對應類別發揮禁止性效力,如果是不同類別和群組,就可以使用,但是對于馳名商標,根據商標法的規定可以給予跨類別保護。
商標法第十三條規定,就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已經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同時,商標法第十四條規定,生產、經營者不得將“馳名商標”字樣用于商品、商品包裝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活動中。
此外,北京商報記者對比發現,海心食品旗下酷汁源、樂鵬特飲在產品包裝上、名稱上也與多家知名企業的產品相似。以 “酷汁源橙粒多”為例,該產品與“美汁源果粒橙”包裝極為相似:兩款產品均為橙汁飲品,產品包裝都采用藍色為主,橘色為輔的設計,就連產品名稱所采用的背景色設計也一模一樣。
眾多消費者在網上吐槽:“買的美汁源也有可能是酷汁源”、“去超市買美汁源喝,結果喝完了發現它叫酷汁源”。
賴陽表示,這些侵權企業借助相似的商標或者包裝進行大規模的銷售,因其質量無法保證,對于被侵權企業的品牌形象有著一定的負面影響。對于企業而言,知識產權的保護包括了商標logo、包裝設計、外觀之列的很多項目,如果有類似自身產品包裝的商品,企業都可以進行相關取證,到法院進行維權。
已被多次起訴
產品名稱、包裝上均與知名產品相似,也讓海心食品屢屢站上法庭。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海心食品已被東鵬特飲、達利食品多次起訴。
東鵬特飲曾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中山伯爵咖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伯爵公司”)與海心食品、賓格瑞公司,保宜德百貨店立即停止侵害東鵬公司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伯爵公司與海心食品、賓格瑞公司,保宜德百貨店立即停止使用與“東鵬特飲”有一定影響的商品特有的包裝裝潢構成近似的包裝裝潢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伯爵公司與海心食品、賓格瑞公司,保宜德百貨店連帶賠償東鵬特飲經濟損失30萬元。
東鵬特飲與伯爵公司、海心食品、賓格瑞公司,保宜德百貨店的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一直從2018年延續到2019年。不過,2019年原告東鵬特飲敗訴。
除了被東鵬特飲起訴,達利食品也曾多次起訴海心食品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以及侵害商標權糾紛。天眼查信息顯示,雙方糾紛從2019年6月延續至2020年6月。
事實上,商標侵權亂象已在行業中屢禁不止。北京商報記者曾調查發現,鹿角巷”杯裝沖飲奶茶與臺灣網紅奶茶店“鹿角巷”所推產品存在產品重名的情況,而其生產廠家——安徽香飄飄食品有限公司則與“可繞地球一圈”的香飄飄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同樣存在重名行為。
此外,粵利粵餅干、小白兔奶糖、豆禾豆豆奶等也被業內看作是中小食品企業“蹭熱度”的行為。
在賴陽看來,因為維權成本較高,而侵權成本較低,所以侵權的現象比較普遍,而且由于侵權產品主要流向二級的農村鄉鎮市場,一些知名企業想要取證維權存在一定的難度。此外,一些侵權企業為小作坊,即使法院進行了相關的判決,在現實中也很難執行。
不過,從2019年11月開始,國家在法律層面上也進一步加大了對商標專用權的保護力度。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4條修訂后,增加了“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注冊申請,應當予以駁回”的內容。同時,商標侵權懲罰性賠償上限由3倍提升到5倍。
對此,上海衡孚律師事務所律師李紅俊表示:“如果一個企業注冊商標時很明顯是為了‘傍名牌’,在商標實質審查階段,即便沒有當事人的介入,也會被主動駁回�!�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 錢瑜 白楊 張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