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吳老師
出品 | 子彈財經
歷史從不眷顧因循守舊、滿足現狀者,機遇屬于勇于創新、永不自滿者。
在2020年,如果要挑一個歷史與機遇合二為一的地方來發展,那么這個地方的名字應該叫做海南。
今年6月,海南從自貿區變身了自貿港,一個字的差別,背后提升的空間卻很大,雖然很多人的眼光只停留在了“購物10萬免稅”的層面上,但海南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悄悄地出現了巨大的機會。
以當年上海外高橋為例,這是全國首家保稅區,目前封關運作面積只有8.9平方公里而已。但是2019年,外高橋保稅區經營總收入17000多億元,商品銷售總額15900多億元,進出口總額8100多億元,是上海各個園區經濟規模的第一名。
未來,海南將會把3.5萬平方公里的全島,都變成保稅區,規模能相當于4000個外高橋。
正是看見了這個勢頭,有人打趣說,如果現在讓馬斯克再選一次,估計他十有八九會把特斯拉的中國工廠放在海南,不僅可以有更大的廠房,而且海外零部件進來之后,可以直接保稅生產,再從海南銷往東南亞和中國其他省份,更快更便利。
如果說馬斯克沒有抓住這個機會,那么總會有企業會抓住,聯想或許就是其中一個。
11月14日,聯想智慧中國行海南峰會于三亞舉行。作為“聯想智慧中國行”系列活動的首個超級站,把第一個“super VIP”選在海南自然有聯想的深意。
借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的話說:“現在的海南既是旅游度假‘熱門’,也是投資創業‘熱土’。為企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廣闊的舞臺。”
誠然,海南的顏值無需贅言,但還需要秀一秀產業發展的肌肉,目前海南自貿港建設加快推進,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不斷增強,其實已經引來了不少巨頭的入場。
海南省自己也定下了目標,2025年年底,基本建成以“智慧賦能自由港”“數字孿生第一省”為標志的智慧海南。
其實“聯想智慧中國行”超級站的首站放在海南三亞,也是想把聯想對科技發展的思考,以及面向未來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放在海南這個站在歷史潮頭,有著“智慧海南”雄心壯志的省份。
作為第一批積極參與智慧海南建設的巨頭,聯想在海南持續投資已落地多個項目。
在老本行個人電腦方面,聯想2019/20財年占整個海南個人電腦市場的39%,今年上半年占比升至40%。在離島免稅方面,聯想旗下的來酷科技將海南作為全新的免稅戰略中心。
目前,聯想也在進行著智能化轉型,想以賦能者的角色服務對云、物聯網和AI有需求的企業用戶,成為市場和行業認可的頂級智能服務商。
而且,聯想已經有多個智能化轉型的變革成果,包括從易用好用的個人智能終端設備,到覆蓋了多個行業的智能解決方案。
聯想的這次戰略轉型,與海南將要著重發力的數字經濟方面不謀而合。
例如,聯想的企業科技集團結合海南多種類型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項目,其中包括海底數據中心、離岸數據中心,為數字海南打造智慧醫療、智慧農業及智慧水利多層業務架構,既進行著自己TO B智能化轉型的實踐,也幫助著海南打造“智慧大腦”。
除了秀一秀產業上的肌肉外,在十四五重點規劃的“新基建大潮”下,抓住企業云化和智能化轉型的紅利期,也是一個絕佳的機遇。
國家給海南的產業的科技定位很高,包含了生態環保、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等先進制造業。
這些產業需要的第一步就是打好新基建的基礎。其實早在2018年3月,也就是“自貿港”規劃的前一個月,海南省就提出了:依托云計算、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全新信息技術,構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歸納起來正是“新基建”作為領頭。
而聯想的“端-邊-云-網-智”技術架構與“新基建”的思路高度契合。新基建中的工業互聯網、5G、數據中心以及人工智能等等大的方向,也是聯想多年苦練內功,厚積薄發的領域。
具體來看,在“端”上,聯想將不斷擴充形形色色、不同形態的端,有面向B端、C端的一系列方案與硬件;
其次是邊,也就是邊緣計算,邊緣計算的硬件設施一頭連接多個端,一頭連接上云;
之后是“云”,聯想可以為私有云、公有云擁有者提供完整的硬件產品和解決方案,讓企業客戶更好地“漫步云端”;
而對于“網”的布局,聯想已經有了多年積累,目前聯想不僅能夠提供5G云基站、5G專網核心網和NFV網絡功能虛擬化等5G產品,還能夠提供5G場景化解決方案。
這一切其實都是為了“智”,打造一個智慧的中樞系統,以人工智能的先進算法加以學習、總結及提煉,就能針對垂直行業的特定場景打造端到端的行業智能解決方案,為產業和城市的智慧化提供解決方案。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海南的“野心”不僅僅在于產業發展,而是要用新基建、產業發展烘托起一座智慧城市。
聯想的野心,也不僅僅在數字技術架構的更替,而是想把自己的“智能化轉型”應用在場景更大的“智慧城市”中。
在智慧城市方面,聯想早已經“暗中布局”。
2019年11月,聯想與海南省文昌市人民政府達成戰略合作,推進“文昌智城”建設,助力把文昌打造成我國智慧城市的新標桿。
例如,文昌的學校之前應用的系統由各個學校分頭采購,無法滿足數據采集、資源互換和教學交流等需求,且學校機房獨立分散、設備陳舊且缺乏運維人員,出現管理繁瑣和硬件資源浪費,導致了文昌學校的信息化建設出現了“建成即落伍”的現象。
而且由于沒有統一綜合性的政務、教務及教學等方面管理平臺,使學校、區縣和市局之間數據無法共享、互聯互通。
聯想接手后,迅速完成了聯通上下、覆蓋文昌全市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體系和教育“云+端”一體化建設。
另外,別以為這就是一套系統,其實它觸及教育管理機構、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等各方,串聯個人電腦、互動展示大屏、移動終端和智能終端等各類硬件設備。
同時,聯想還部署了智慧教育融合分析平臺,從不同終端采集數據并進行數據目錄管理、數據清洗加工、建立模型和數據分析等工作。據悉項目建成后將覆蓋文昌160多所中小學的8萬多名師生和11萬余名家長,其中處于農村地區的學校就有100多所!
今年5月,聯想文昌智慧教育解決方案還獲得IDC亞太區智慧城市大獎(SCAPA)教育類最佳智慧城市項目。
由文昌的試點成功,我們可以看出,聯想有提供智慧服務一攬子解決方案的能力,業務范圍也涵蓋智慧城市、智慧教育及智慧農業,這都是國家重點戰略項目。
智慧城市加速,抓住歷史給的機遇,國家給的康波,需要企業有更大的“聯想”,也需要聯想這個企業做更大的努力。
去年,聯想智慧服務業務連續突破智慧城市、智慧農業和智慧能源等行業眾多頭部客戶。
到了今年,聯想開始智慧服務將在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農業及智慧教育等領域實現規模化復制,推動智慧創造新價值,助力經濟發展釋放新動能。
而且現在,聯想或許更有實力去實現自己的智能轉型。因為本財季聯想營業額及利潤均創造新高,各板塊業務全部實現同比增長,收獲了歷史最強勁業績:單季營業額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00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7.4%。稅前利潤達到32.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1.7%。
所以今年7月,面向不同垂直行業,聯想開始全面啟動了百站“聯想智慧中國行”系列活動。
截至目前,聯想智慧中國行活動足跡遍布41個城市,與政府部門、產業專家以及廣大企業從業者探討產業智能化趨勢和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變革新路徑,與生態合作伙伴共同尋找面向未來的智能化解決方案,推動智慧創造新價值,助力企業降本增效、行業智能化轉型升級和推動國計民生改善。
據悉,聯想將陸續在重慶、杭州、天津、上海、深圳和武漢等15個城市繼續開展超級站活動,深化聯想的戰略落地,全面展現聯想智能化轉型的綜合實力。
未來五年或十年,是一個萬物互聯、以數字為核心的時代。在這個趨勢下,沒有一個人能夠置身事外,都要跟著潮流往前走。
作為一家有責任、有擔當的中國企業,在當下要真正發揮科技的深遠影響力,就要去更多的城市,把智能技術帶給更多的人,積極助力國家構建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用創新的解決方案和豐富的國際化經驗,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這正是聯想所強調的“使命驅動的創新”,也是一個巨頭應該背負起的社會責任。畢竟,只有敢于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才能收獲別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