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老師評小超
中小超重點新聞-手機內參-2019年2月號
溫馨提示:
1、本文專為節省高管們的閱讀時間而采編,屬于高管內參文本。
2、推薦使用國產手機自帶的WPS打開,只要不要選擇“適應手機”模式,每篇文章正好占一個屏幕大小,最方便閱讀。且點擊文章標題,即可直接跳轉至網絡原文,看完整文章。
3、重點新聞有詳解,一般新聞只有點評。
重點1:
推薦理由:前置倉賽道的新主力。
重點信息摘錄:
1、公司在上海已有200余個前置倉,覆蓋崇明以外上海全部區縣,日單量約15萬單,月銷售額超1億元。
2、盈利模型。前置倉面積約300平米,假設:①平均租金水平3元/平米;②客單價50元;③毛利率30%;④單倉20個配送員、10個分揀員。當前置倉日均訂單達1250單時,基本可實現盈虧平衡。
3、在不考慮補貼、滿減等優惠活動的情況下,叮咚買菜的產品價格整體低于盒馬鮮生,高于大潤發和永輝生活。
4、叮咚買菜15個月的復購率約40%,用戶留存情況在行業中較為領先。
老謝點評:
前置倉生鮮電商代表:叮咚買菜、樸樸,
社區生鮮店代表:誼品生鮮、生鮮傳奇、錢大媽。
五個新秀,一臺大戲,鹿死誰手沒有個五年十年看不出來。
重點2:
推薦理由:
數據多,論證翔實。
重點信息摘錄:
1、五定原則打造標準化門店:定位/定數/定品/定架/定價。
2、盈利模型:假設單店建面530平米,其中經營面積280平米,日銷3萬元,客單27元,平均日租金3.3元/平米,以2倍租金轉租,測算年坪效3.3萬元/平米,日均客流1100人。
主營毛利率18%,綜合毛利率21%(含轉租),凈利率可達約4%。
單店銷售800萬元、日銷2.2萬元即可實現盈利。
3、SKU:控制在2000以內,生鮮銷售占80%,常溫商品占20%。
老謝點評:
智能化、標準化和電商化中,生鮮傳奇做得最好的是標準化。
這與千人千面理念相反,對于現階段的線下店,這是更加切實可行。
推薦理由:
浙商陳慧民,給出了10-20億規模區域零售商可效仿的活法。
重點信息摘錄:
1、市場份額:2017年,寬廣超市42家門店,銷售近18億元,同比增長14.3%。占據承德市連鎖商超份額超過70%以上。生鮮類大部分都比承德大潤發便宜。
截止2018年底,寬廣超市是25家大賣場,9家“鮮生活”社區生鮮超市,50家便利店,2家百貨商場,1家物流公司,1家商貿批發公司。
2、作為近20億規模的區域商超,寬廣超市自己的定位是做區域深耕的區域性公司——發展多業態合作渠道,提升供應鏈和內部管理效率,強化主場優勢。
3、首先是經營奉行“生鮮品項全、食品全品項”,食品、生鮮品類齊全,在用品上做了品類取舍,比如砍掉鞋帽服裝、床上用品、家電等等,保留了百姓日常消費。精簡商品到1萬多支,同時加重個人護理、清美類進口品項,后者比重能達到30%左右,還做了20%的獨有商品,引進較多“新奇特”商品,比如做全香皂品類、全軟質毛牙刷,及一些網紅商品、個性商品。
4、鞋類在發現皮鞋類、運動鞋類萎縮厲害后,主推吸引中老年客層的常規鞋款,結果收益不錯。
5、小百:2019年的目標是新新優選。逐步壓縮商品,提高周轉。比如引進類網易嚴選的小清新格調的日用品,吸引年輕客流。
6、如果增加堂食:銷售可以增加10%,但要以200%的成本去提升10%,寬廣最后做了個折中--擴大了海鮮區(在店內做了三四十平米面積的海鮮區)。
7、此前寬廣超市認為鮮生活之類的社區超市未來可以取代大賣場,試錯發現,預期做到日銷2.5萬-2.8萬,但實際只達到1萬元左右。
8、另一個小店業態--100多平米的寬廣購便利店:單店能做到日均銷售6000元左右。但即使做到了這個數字,也不掙錢。原因是在三四線市場的便利店做不到一線城市日式便利店的高溢價,亦缺乏自制鮮食帶來的高毛利率商品。如果把店轉變為類個體經營的模式,比如永輝的合伙人模式,這樣小店店主就能賺錢,但顧客體驗和公司盈利,無法保證。
老謝點評:
寬廣超市內斂、理性,大膽創新、小成本試錯。
一般新聞
點評:前置倉模式好處在于,兩小時配送到家,短時間以大水漫灌形式完成區域覆蓋。
而弊端則體現在沒達到一定區域密集度時,履單配送、倉儲物流等費用,猶如黑洞般不斷吞噬著利潤,如何讓商品毛利率足夠覆蓋履單成本,是前置倉模式最難解決的問題。
點評:“麥咨達” 才是麥德龍最核心的競爭優勢之一。
“麥咨達”按照全球良好的農業操作規范,與中國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開展咨詢公司+企業+基地的合作,為它們提供生產、加工、包裝、物流及市場運作等方面的專業培訓和咨詢,指導它們建立從田頭到餐桌的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
這個體系是最符合侯毅隱藏的野心“控制零售供應鏈”。
老謝簡介:
12個年頭,漂泊過4家上市大賣場:大潤發、物美、永輝、世紀聯華。
之后數年轉做營銷教練,專門為中小區域超市建立營銷部。
看千帆過盡,不忘初心,始終堅守在超市營銷部,專心服務中小區域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