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鋪子又又雙叒叕攤上事兒了……
3月23日,微博話題:#良品鋪子雞肉腸#登上熱搜榜21位。據頭條新聞報道,一位廣東東消費者發微博稱,自己在良品鋪子網上旗艦店購買的零食中發現里面爬滿蛆蟲。據該消費者稱,買回來時零食包裝已經破損,而零食距生產日期僅為一個月,仍在保質期內。
3月22日晚,良品鋪子發布聲明表示,經查該消費者購買的20210130批次產品工廠內部成品出廠檢驗報告,以及由譜尼測試公司出具的監測報告均合格。可以導致食物變質的原因較多,通過消費者提供的圖片信息預測,有可能是物流運輸造成的包裝袋破損、或產品封口不嚴、或開袋長時間未食用等方面原因。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表示,即使是由于物流原因導致食物霉變,良品鋪子也難逃責任。“良品鋪子作為食品生產商,應該預估到物流運輸對食品可能產生的潛在影響,針對該影響采取防范措施。”
官方雖然出面回應,但誠意似乎不足,該消費者表示希望商家公開道歉,但客服方面卻表示申請到了十倍賠償,并要求該消費者刪帖刪評。
良品鋪子存在食品質量的問題,不是一天兩天了。
早在2016年底,四川省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抽檢結果顯示,四川良品鋪子在售的金針菇(香辣味)不合格。而2017年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食品抽檢中發現,湖北良品鋪子分裝的一款原生腰果霉菌超標。
對此,央視也曾點名報道,2017年3月份,因良品工業委托兩家供應商食品產品不合格,湖北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其下發了《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款金額合計64.28萬元。
雖然在食品安全問題上屢屢“翻車”,但良品鋪子仍然沒有停止登陸資本市場的步伐。天眼查App信息顯示,去年2月份,良品鋪子正式IPO,首輪募資金額為4.88億人民幣。
“食品安全是我們的生命線。”良品鋪子成為上交所第一家遠程視頻上市的企業之后,創始人楊紅春在上市致辭表示。然而,在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的事實面前,良品鋪子任何關于“食品安全底線”的承諾和宣言都似乎顯得的那么蒼白無力,甚至反而頗有幾分反諷的意味。
一方面,是食品質量和安全隱患上“唯唯諾諾”,另一方面,在產品和品牌營銷投入上卻“重拳出擊”。
無論是從黃曉明、楊紫、吳亦凡、迪麗熱巴等高流量代言人的選擇上,還是在《歡樂頌2》《精英律師》等熱門影視劇集中的頻頻露面,良品鋪子在營銷投入上可謂“不惜重金”。
根據良品鋪子發布的財報顯示,去年前三季度,在銷售費用上,良品鋪子就已經花掉了11.63億元,前三季度的銷售費用分別占總營收的20.25%、20.81%、21.98%。
上市之后,良品鋪子給外界的感覺似乎有一些掙扎,一方面,不斷花大力氣的做營銷希望獲得更多年輕人的青睞,另一方面,安全問題頻發,也可能進一步導致年輕人的品牌好感度不斷下滑。
據CBNData發布的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線上零食消費的第一大消費人群集中于23~28歲年齡段,90后對零食消費的偏好程度遠遠超出其它年齡段的消費者。
對于當下的年輕人中,圈層已經成為一種帶人格化特征的用戶細分方式,同時,這一屆的年輕人更加“記仇”。一方面,他們雖然更認可高端品牌形象的休閑零食,但另一方面在質量安全問題頻發之后,他們也會第一時間拋棄品牌忠誠,在“精致的利己主義”下迅速投向別的品牌,
這似乎意味著,對于一家食品企業來說,即便再多的營銷投入,一旦產品最基本的安全紅線失守,消費者信任感崩塌的隱患爆發之后,品牌的意義也可能隨之瓦解。
一家企業的價值有多少,資本市場的反映是最誠實的。
今年2月份,在上市一周年之際,良品鋪子發布高瓴資本大舉減持的公告,據公告內容,高瓴資本計劃堅持不超過6%的公司股份。消息一出,良品鋪子股價大跌9.56%。
從第三方投資機構的角度來看,雖然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投資機構本身就需要獲得回報,但可能也能從側面反映出,投資者對公司增長前景的下滑。
單從數據上來看,去年良品鋪子的業績確實也出現了下滑。根據去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財報期內良品鋪子實現營收55.3億元,同比增長1.29%;凈利潤2.64億元,同比減少16.15%;扣非凈利潤2.16億元,同比減少19.46%。
低利率之痛,似乎成為良品鋪子揮之不去的陰影。
一方面,由于較高的營銷費用投入,良品鋪子的經營利潤率降到了不到10%左右的水平,另一方面,隨著線上流量越來越貴,線下渠道成本越來越高,利率水平,很可能會進一步受到影響。
良品鋪子身為“高品質”零食品牌,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卻頻頻發生,高銷售投入成本的窘境,似乎也暴露出”低研發+OEM的“輕模式”下,食品企業的“先天缺陷”。
食品領域知名專家朱丹蓬之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良品鋪子和三只松鼠沒有自己的工廠,是屬于"貼牌+銷售"的食品企業,因此質量體系內控相當薄弱。
在研發費用上,去年前三季度,良品鋪子研發費用為1951.45萬元,占營收的比例為0.35%。同行業公司中,鹽津鋪子同期研發投入為3050.45萬元,占營收的比例為2.13%;洽洽食品同期研發投入2283.7萬元,占營收的比例為0.63%。
在模式上,一家企業在高速增長的過程中要想節約成本快速擴張,外包最合適,太重的商業模式絕對不適合進行快速擴張。
然而這種“走捷徑”的背后蘊藏著品質質量方面的隱患。畢竟不是所有環節都掌握在自己手里,這就導致良品鋪子的產品制造無法實現全面的管控,這其實就是滋生品質問題的外部環境。
因而,良品鋪子問題頻發的背后,是OEM模式下食品代工生產質量安全問題的阿喀琉斯之踵。對此,良品鋪子招股書中也表示,“公司的產品質量不可避免的受限于農副產品原材料供應、供應商生產能力等因素影響。”可見品鋪子也清楚地意識到,如果公司銷售的商品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甚至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將會對公司的品牌形象和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如果說,無心之過還能得到消費者的諒解,可品牌如此清楚其中利害關系,卻仍然有如此這般的品控,實在是讓消費者難以理解。
結語:
進入門檻低、同質化嚴重、行業集中度低是零售行業的特質。重營銷宣傳、輕產品研發;質量安全困擾也是零食企業需要面對的現實。
面對廣闊的市場,各家品牌絞盡腦汁尋找突破口,而良品鋪子雖然通過高端化定位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面對質量安全問題,仍然需要花費大力氣去解決。
同時,作為消費者,我們也樂于看到更多優秀的休閑食品品牌崛起,為市場帶來更多的休閑食品選擇。
科技自媒體劉志剛,訂閱號:互聯網江湖。微信:13124791216,轉載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